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會談,注意選擇適合的人選。不要想跟每一個人討論每一種話題,就算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缺少這項能力及興趣亦不要和他們談論。但是有時候也並非是能力及興趣的缺乏使然,而是有些人性情不易親近,或者彼此個性不合等。如果說張三和李四彼此厭惡,那麼就不要將他倆牽扯在一起會談,因為這麼做隻會引出他們情感上的敵對罷了。
最重要的,絕對不要和一個對討論主題排斥且敬而遠之的人談論。當你知道某人是無法說服的,就不要嚐試去說服他。當你知道某人對這話題的真實性抱著強烈的懷疑態度時,你就不要嚐試去和他討論、解釋以改變其心意。因為他隻會對所有的論點和答案裝聾作啞,或者堅決站在反對的立場。
某些特定的事情是忌諱討論的,所以我們就得避免談論到它。如果不遵守這項規則,那麼雙向溝通隻會變成彼此偏見的交換。
如果談論的是關於每個人不同的嗜好、興趣,那在這個會談中,你的了解程度隻能做到別人跟你所不同的愛好,以及為什麼他喜歡的卻正是你所不喜歡的。關於這種差別是不需要爭辯誰好誰壞的,如果你這麼做,那隻是個人時間的一種浪費。
除了喜愛不同無法討論爭辯之外,還有私人的觀念和成見也是同樣的。當這出現在會談上時,我們隻能從中知道每個人不同的觀點和先入為主的偏見,但我們卻不能想借著討論而達到使對方放棄他的看法而接受我們。像這種事情是無法達到心靈相通的,而如果你堅持要爭辯的話,那也隻是徒勞無益的。
不要讓別人光聽自己所說的。我們都曾有下麵會談經驗:當張三在說的時候,李四則保持沉默。但李四卻不是在聆聽張三所說的話,而是禮貌地等待張三說完,然後再開始發表自己內心想說的事。而李四所說的可能與張三講的無關。
而當李四說話時,張三亦禮貌地等待——但也不是在聆聽。當李四講完後,張三趕緊繼續他先前的話題,或者說些和李四剛剛發表內容無關的其他事情。這樣的情形就好像兩個人各自在不同的房間說話,因為隻有自己一個人在聽話。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則是在你聽問題時需要密切注意。那就是在回答之前努力去了解問題。而後呢?根據你的了解程度來回答問題。很多人把問題視為隻要說出話來就好,而隨意地說出當時心裏想到的事,也不管他們的回答是否跟問題有關。
當你對被問到的問題一點概念也沒有時,不要貿然地回答。你必須請求詢問者將問題解釋一遍,或者用你比較能明了的方式再重述一次。當你完全不明白時,實在沒有必要回答之,努力尋求了解後再嚐試作答。
如果在會談中你是一個問者而非答者,那麼你必須要求自己的問題盡可能的明白。不要做一個懶惰的詢問者,不要認為因為你自己了解問題,那麼你表現出來的方式別人亦會明白。你或許需要以多種不同的方式來發表你的問話,然後努力發現哪一種方法最能抓住別人的心、最易讓人明了。
關於良好的嚴肅型會談裏的詢問還有一個規則。有些人認為他們在從事會談中,能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詢問,並且對答案也都欣然接受,沒有批評疑問。這種方式在為了某些特定目標的特定情況裏,可以算是非常有用的詢問方法。但在雙向溝通裏卻無法抓住重點。
當別人在說話時不要打岔。千萬不要太沒耐性,急著在他人未說完時將自己心裏想的表現出來,也不要認為你能根據說話者前麵的言論而知道他將說些什麼而打斷他的話;讓說話者有機會發表出來。
在會談中,如果你是說話者的反對者,不要太魯莽的爭辯,同時你也不用太過禮貌地保持沉默。當你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時,你的語氣和態度要始終保持著文明理性,過分的客氣隻會壓抑你該說的話。如果你認為你說的話具冒犯攻擊性,那麼試著用溫和的方法說出你的要意,但是不要對應當說出來的話三緘其口。
當社交性會話在進行時,主題可以是一個或數個,而且可以隨時改變。談論的範圍可以是人、事件或意見觀點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談論的主題最好是跟大家互相關聯的。如果你發現了在場的某人眼裏顯出倦意或無聊,不論你是否是說話者,你最好趕快換個能引起他注意的話題。
要使社交性會談更成功、更具娛樂性應盡量避免:粗鄙地大聲咒罵;種族的笑話和惡意中傷;自以為是,故意抬高自己的身價;陳腔濫調的口頭禪;外國話的單字或片語,除非你發音標準且了解其意義;不平常的字眼,尤其是隻有學術專家所熟悉的專有名詞;一再地重複別人已耳熟能詳的故事或笑話。一些話題並不一定要絕對避免,但最好是隻跟極親密的朋友提及,他們或許對你所說的真心話感到興趣:個人的健康狀態及最近動過的外科手術;個人的小寶寶以及他們可愛的俏皮把戲;個人的孩子以及他們傑出優異的表現;自己家裏養的寵物等。
當會談進行得非常好時,不要隨意離開或改變主題。這需要一直保持專心和注意力,並知道什麼是有關的重點,什麼是無關的廢話,還包括了解自己的部分。如果不在你的範圍之內就不要自作聰明,爭取表示,除非別人詢問你的意見。
關於社交性會話,還有一些原則要遵守:不要想打聽別人的私生活,不要問別人一些私人的問題。千萬不要對別人的長輩、國籍、事業、職業及私人嗜好作無關的發問。
絕對不要為事實而爭辯,事例要十分準確,不要穿鑿附會。
不要說些惡意的閑話。如果你認為大家都以為你所批評的人名聲很壞,那麼就錯了。你這種形式的爭論是個人的,是攻擊某人而非針對要點、事物,這是一種惡意形式的難題。
不要說些機密的事,除非你希望他們告訴別人。
問些別人的事,不要一直談論自己。
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音調,該笑的時候笑,但不要發出刺耳尖銳的笑聲。而自己說話的時候,也不要一直咯咯地笑。
眼睛要注視著說話者,不要隨意亂看。
如果有另一個加入談話,簡要地告訴他正在進行的話題,並鼓勵他一起討論。
在晚宴上,問你鄰座一些問題以打破沉默,並且試著讓大家說出看法而成為會話主題。
28.心靈交會
所謂的心靈交會是指當彼此不能同意時仍然了解對方,或者由於了解對方而達成協議。
由於誤解的阻隔,常常使實際性的會談不能成功地得到一個決定。即使有充分的了解存在,有時也因為不同意而阻礙了行動的產生。
人們可以針對關係他們的主題作一再的會談。而每一個會談都可構成每一個進步的階段。即使是在這個階段裏並未達成互相了解及決定性、結論式的同意,但若對目的有進一步的建設亦是有所獲益的。
遵循以下規則能使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及同意。
第一個規則便是不要隨意反對。同樣地,也不要輕易同意——除非你確定你自己了解對方所持的立場。在你未了解事情真相前而反對是魯莽,但同意則是無知、愚蠢的。
在你反對或同意之前欲確定自己了解與否可以禮貌地詢問對方下麵這個問題:“我是否明白了你剛才所說的……”前麵的“……”則用自己的話說明你認為你聽到對方所說的話。他可能給你的答複是:“不,這並非我的意思,我想說的是××××。”然後經過他對你再度的陳述之後,你再像先前一樣的用自己的話簡要說明其意思。如果對方仍然對你的說明有異議,剛剛所提的詢問與回答過程則必須一直繼續,直到他認為你已抓到要點,並且正確地了解了他希望你所了解的事。最後呢,你才有理由去作智慧的、有理的讚成或反對。
這種問答過程是很浪費時間的,它需要耐力和毅力。大部分著急想達到目的的人都隨隨便便將計就計。他們寧願粗魯地、無知地在未了解前同意或反對。他們隻願滿足於表麵的同意與否,而不願尋求心靈的真正交會。
當兩個人發現他們是真的不能同意對方時,心靈交會的工作仍然是必要尋求的。而所采用的形式是去了解這種反對。為了這個目的,二者都必須放棄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以無私公正的精神來對待對方所持的意見。我們這裏所說的無私態度是指去了解為什麼對方要如此堅持這意見。在會談時,不僅要能陳述對方所支持的看法,更要會說出他根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