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溝通的方法
開放進步與發展的社會需要廣泛的人際交流與溝通。溝通的成效取決於思維的方法。清晰而有條理的思維使你的人際溝通能力大大提高。思維方式決定行為方式。
27.雙向溝通
用語言溝通是智慧者的遊戲,交談可以縱橫疆場、攻城略地,一張嘴抵過三千毛瑟槍,也可以咳槍,也可以唾成珠,戰勝對手,贏得聽眾和榮譽。
在語言的雙向溝通中,可分為四種主要的會話:社交性會話,心對心交談,教育性、啟發性的非私人理論交談,說服式的非私人實際談話。
這裏我們要區分遊戲性與認真嚴肅會話不同。遊戲性的會話,指沒有任何目的,任何主題,沒有事先安排的談話。此外,就像遊戲本身,它的活動純粹是為了樂趣,是娛樂式而沒有任何嚴肅的動機或用意。
還有另一種類似如此的談話,我們稱之為“社交性會活”。它是一種輕鬆、非正式的談話,隻要有一群好朋友或令人可喜的友伴聚在一起即可發生。它可以是見聞廣泛,帶來情報消息的,也可以不是;它可以是具有啟發性的,亦可以不是。總之,它主要是帶來娛樂,並能使朋友問的感情更好或者幫助認識彼此。
一個好的社交性會話絕對沒有預先的安排。隻要偶然的情況適合即可發生。如果是事先預定要討論的就好像是有計劃安排的商業會議一般。社交性的會話是隨意漫談的,它沒有想追求的目的,也沒有要決定的事情。
剩下的其他三種會話,根據分類的標準,都是屬於較認真、嚴肅性質而非遊戲式的。它們都是有目的且經過引導的。而這三種會話的主要區分是某些是個人的、某些是非個人的。
使用“個人的會話”,我們都能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裏回憶出一兩次這種事件。我們都會對極親近的人說:“讓我們對××事來個心對心交談吧!”或者“關於××,我們私下談一談吧!”
“心對心的交談”這個名詞,如果被解釋為隻有心情的參與,那麼就容易被誤導了。所有的交談,不論是遊戲式或認真型,不論是個人的或非個人的,都需要有心智頭腦的參與。而“心對心的交談”就是既包括心智的活動又加入了我們的情緒、感覺等。這種談話是關係到個人的情感問題,它是極嚴肅的,可能比任何其他的交談都要來得認真。因為它的目的是要除去感情上的誤解、偏差,或者如果不能消除情緒上的緊張,至少也要使之緩和些。
另外的兩種談話,都是嚴肅且非個人的。一種可以稱之為理論性的談論,它的目的是要影響一個人心意的改變。如果說是使人獲得以前不知道的學問知識,那麼它就是具有教育意味的;如果說是使人了解以前不了解的,或者更進一步了解以前知道的,那麼它就是具有啟發性質的。
如果談話的目的是某種行為的接受、影響行動的決定、感情態度的改變或鼓舞人做某事等,這種會話即是較實際的。而這些實際目的,例如欲銷售商品、贏得政治支持、商業政策的接受等,仍都是非個人的交談。
基於這些實際的目的,說服者通常都會利用被說服者的心理情緒,而他自己的情緒感情則很少牽涉在內。但在私人的會談、心對心的交談中,雙方的感情都是牽連一起的。這種談話大都發生於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子女、家庭成員、朋友戀人間。我們絕不會對不熟悉、不親近的人做這些交談。
在私人及心對心的交談裏,參加的人都彼此視為平等。既然他們之間存有年齡的不同、成熟度的不一,如父母和子女、友情、愛情等,但他們都應重視這些存在的不平等,而彼此不存隔閡、不存距離地交談。
至於非個人的會談則不是如此。雙方之間可能有極大的不平等和差別,如業務會議是主管指導員工,如座談討論會可能是老師教導學生……如果他們隻是第一次見麵,那麼必須先了解彼此的觀念、成見。
這裏有某些特定的規則可以適用於各種形式的認真會話,同樣也是對此會談非常有效果的因素。我們必須都將這些要素列入考慮,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克服其中的困難和障礙,讓我們先從認真嚴肅的會談下手,而後再討論社交性的會話。
“語言”是我們溝通的一種道具,並且也是使用最多的。如果我們能善於應用語言,那麼它將成為一個幫助我們了解對方心意的完美媒體,並使人們的會話能達到要點。不幸的是,事實卻非如此。由於一些人不會善用它,以至於造成溝通媒體——語言的失敗,使用的語言大都是模糊不清、模棱兩可並充滿了誤解的陷阱。
有時候,大部分的人都無法使用正確重要的話語來讓對方了解,尤其是那種具有較難意義的話。如何使它們發揮出正確的意義來,的確是個問題。而即使我們非常努力去注意到、探求到這些字的意思時,往往這些重要的言論卻沒被聽到。從與我們溝通的人的反應中,我們很難過地發現,他們要不是沒聽到就是不專心。
當然,人們會話的詞彙有些含有多種意思,各人都有自己使用的方法和意義。這雖是不能改變的事實,但卻可以做些補救。比如,我們可以記下同樣字眼的不同意思。這工作比較起其他使會話更具溝通性的方法是需要更多的細心和耐力,但除非我們這樣做,否則結果可能產生誤解及不能調和的衝突。
有兩件事可以方便我們克服這種語言的不良媒體的障礙。一種是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的密集訓練,另外一種則為學習一般的傳統,普遍的閱讀及對有關的基本意見的了解。
在嚴肅性的非私人會談中,第二個要因是情緒的加入。這並不同於心對心交談的例子。心對心交談中情感是討論的主要實質,但在某些實際上的說服目標裏,情感亦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我們做得好的話,亦就是這情感經過了巧妙安排和控製,那麼目的也不難達成。但無論如何,在非私人會話欲追求的了解和同意裏,該是知性的話題而不存有感情、情緒的進入。
如感情侵入了這種會談,那麼將會把這會談搞壞,使得本該是純粹的知性麵對麵變為感情的衝突。結果呢,以彼此成見的衝突之戰代替了意見的交換和觀念的爭辯。
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自覺”。我們有了自知之明即能方便這種知性的會談,反之,則成了會談的阻礙。了解自己是互相了解中的一個非常必要因素。一個人至少要能很清楚地對自己交談,這種自言自語是不可缺少的,如此才能跟他人交談時非常清晰有條理。如果缺少了這項知性交談的要點,就無法預期自己能在知性會談中洞察他人。
最後,同等重要的便是在從事嚴肅認真式會話所需要的努力。一方麵是由於我們可經此得到好處,另一方麵是鑒於從好的會談中能得到的樂趣。把你的意思說出來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而聽出別人所說的意思來也是同樣的困難。這二者都需要花費腦力,但卻有很多人不願意如此花費心思,這些人都是懶惰的交談者。他們的這種腦力怠惰是不智慧且不正確的,更是妨害他們從中獲取利益的基本原因。大部分的人隻有在逼不得已或有利益引誘時(如金錢或愛情)才會努力如此做。假如我們感到有一股相當的力量和需要時,我們為了心靈交會、互相了解以及同意協定時,就可能努力地使這交談更具深度、更具思想。
那麼可適用於各種形式的會談的一般規則,將有助於我們達到雙向溝通。
選擇一個適當的地點及時機交談,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不要有任何足以打擾會談、使人分心的事物。
並非所有的時機都是適宜真正正式的會談。比如說,當你走進某人的辦公室,你想花上一兩個小時與他談些重要事情,但你發現他正十分忙碌於公事或者私事,那麼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時機,因為你無法預料對方完全注意或專心。
事先知道你的會談是哪一種形式,就像讀書的方法,要將一本書讀好的第一個原則便是知道你要讀的是哪一種書。讀一本小說和讀一本曆史書的方法是不一樣的,而讀這兩種書的方法又不同於讀有關哲學或科學的書籍。
例如,認真嚴肅型的會談,其主題、討論目的都彼此不同。要先清楚你將進行的會談特性,是實際的呢,還是理論的?以及它的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