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爾·柯華博士曾經這麼說過:“我對於世界的重要性是微乎其微的。但從另一方麵來說,我對於自己卻是非常重要的。我必須和自己一起工作,一起娛樂,一起分擔憂愁,一起享受快樂。”
這是完全正確的,人類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如果你對這個最基本的人類本性已不再感到震驚,你就會懂得如何調節自己適應談話了。坦率地說,和對方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實際上對你自己也是有益的,盡管他們所愛好的和你所愛好的可能不盡相同。你可以先滿足他的自尊心,然後再滿足你自己的自尊心。
這是一種自嘲嗎?完全不是。
如果你能夠謙恭誠懇地對待你的親人和朋友,想像著他們對於你有多麼重要,你就會發現他們在你生活中的意義的確不容忽視。同時,你還會發現你自己對於他們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我們大家都期望能得到別人的讚揚,而且還會因此更加追求上進。總有一天,你會欣喜地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任何一個看上去有缺陷、不聰明或反複無常的人,其身上都存在著一些美好的東西。
心理分析專家認為,精神病患者一旦開始對別人及其他自我之外的事物產生興趣,就說明他已經進入康複階段了。如果說關注自我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是瘋狂的表現,那麼可以說沒有一個人絕對正常。然而,我們愈是同他人交往——給予而不是索取,那麼我們就會愈接近正常了。除此之外,你還會有一個收益:你越關心別人,別人也就越關心你;你越尊重別人,你也能夠得到別人更多的尊重。
如果你能夠真正對別人產生興趣,這種興趣會自然地溢於一言表。你會和他分享甘苦,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盡力去幫助他。你將發現別人教給你的東西要遠遠超過你能教給別人的。
所以,請不要猶豫,盡快傳出你手中的球,保持傳遞,讓別人接住,然後再傳回來。你傳遞的技巧越好,這場遊戲就越生動有趣。
□要簡潔而有條理
“不要讓你越種的植物被叢叢雜草所隱沒。”老師對學生們這樣說。
不懂節製是最惡劣的語言習慣之一。那些說話漫無邊際、累贅重複、東拉西扯、廢話連篇的人很快就能發現:他們其實隻是在自言自語,因為聽眾早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那隻小貓一樣靈魂出竅了。
亞曆山大。史密斯將軍在國會中的發言一向以冗長而不著邊際著稱。有一次,他對政敵亨利·克雷說:“先生,你是代表當代發言,而我卻是為下一代說話。”克雷這樣回答:“是的,不過你的發言,聽上去好像是看到聽眾來了以後才匆匆忙忙決定開口似的。”
沒有準備的漫談是不太容易克服的一種語言習慣。
當唐吉訶德指出桑丘·潘沙講的故事重複太多,條理混雜時,潘沙為自己辯解道:“這就是我的同胞講故事的方式,他人要我改變舊習慣是不公平的。”也許大多數人都對此有些同感。
無論是和一位朋友交談,還是在數千人的場合演講,如果說有什麼應該用紅色標出來的要點,那就是:“說話扼要切題”。
那些擔任企業行政主管職位的人幾乎都認為:在商業場合中,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說話不安排條理的習慣。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時光都因此被銷蝕一空——浪費在那些信口開河、多餘無聊的話題中去了。有一位工程顧問,他的任務是勸說製造商降低生產成本。他發現,有時隻用兩滴膠水就可以貼好的東西,而人們往往要用五滴以至更多的膠水,而且還需要工人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把多餘的膠水擦掉。
同樣,談話也往往會有多餘之處,一個字就可以說明白的話偏偏要用上整整一行字。特別是那些兒女已經長大成人,空閑時間開始越來越多的女人,她們說話時不惜在種種細枝末節上花費大量的口舌,投入無數的光陰。
“約翰”,史密斯太太說,“我記得你上次打電話是在禮拜二的中午十一點,因為就在接你的電話前,喬治太太來向我借過麵粉。我記得清楚極了,因為她當時穿了一件粉紅色的、綴著金色紐扣的衣服,腳上穿著一雙平跟咖啡色皮鞋……”
希望這位史密斯太太的言談不會讓你聯想到自己。如果你說話的目的是要告訴別人一件事,那就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不必扯得太遠。
漫無邊際的談話,可能是思路混亂的表現,也可能是委婉曲折地達到目的的手段。不過,對更多人來說,那隻不過是一種習慣,糾正這種習慣其實比一個煙鬼戒掉多年的煙癮要容易得多。
如果你發現自己就有信口開河的習慣,不妨想像你是在花高價打國際長途電話。
有些愛開玩笑的人也是如此,盡管他們的玩笑並不精彩,可他們還是被一股奇特的衝動所驅動,總是想說笑話,其實這種人自己正是真正扼殺談話效果的人。
一次,某女士與一位住在一公裏之外的老朋友相聚。,她們有五年沒有見麵了,因此對這次重逢很重視。結果女友帶了一位先生來,這位先生從一開始就獨霸了談話,一個接一個地說著笑話——可並不幽默。而她卻在一旁不停地鼓勵這位先生繼續說下去。她們告別之後,這位女士對她的這位女友五年裏的情況和重逢前一樣,毫無了解。
在過去的雜技表演中,如果一個節目拖得時間過長,站在幕後監督的人就會用一根很長的、頭上帶鉤的竹竿,鉤住那位違禁的演員,把他從舞台上、從觀眾的視野中拖出去。
□要盡量少插嘴
插嘴就是一種鉤子。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我們最好不要用它。因為這種治病方法有時比疾病本身還更糟糕。
約翰·洛克說過:“打斷別人說話是最沒禮貌的行為。”
假如一個人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一件事,聽眾們也像圍著新娘的女賓一樣興高采烈,而這時你突然插上去一句:“喂,這是你到紐約去的那個禮拜發生的事嗎?”
被你打斷話的那個人肯定不會對你有好感的。其他的人大概也不會對你有好感。
因此,請記住:
不要用相關的話題打斷別人的談話。
不要用毫無意義的評斷擾亂別人的談話。
不要搶著替別人說話。
不要急於幫助別人講完故事。
不要為爭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打斷別人的正題(這經常發生在夫妻之間)。
總而言之,別輕易插嘴,除非那人說話的時間明顯地拖得太長;他的話不再能吸引人,甚至令人昏昏欲睡了;他的話越來越令人不快,他已經引起大家的厭惡。
這時,你要是打斷他的話,大家一定反而認為你是做了一件好事。
□要避免令人掃興的話題
可能別人不願意聽你的高談闊論,諸如自己的健康、食物和菜譜、足球以及你的家庭糾紛之類的話題。
你的健康問題可以跟醫生去談;你的食物和菜譜可以和你妻子談;關於足球,你可以與球迷談;至於家庭糾紛,最好不要外揚。
有一位模樣精明的律師,在一次聚會中本來可以活躍一下氣氛,談談最近發生的重要事件。但是,他卻花了整整半個鍾頭給人們講述他怎樣找回了一條失蹤的長毛狗。等他講完之後,人們對他尋狗經過的地方路麵有幾條裂縫都了如指掌。但所有聽眾都被他弄得像隻長毛狗一樣無精打采,頹喪哀歎。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就認為不宜總是把孩子的事掛在嘴上。
某次,一位大使對丘吉爾說:“首相,你知道,我一次都沒有和你說起我的孩子呢。”
丘吉爾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知道,親愛的夥伴,為此我應該好好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