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讚揚別人,也能激勵自己。現實生活中,一個善於發現別人長處,善於讚揚別人優點的人,絕不是單方麵的給予和付出。不知你是否也有這方麵的體驗,讚揚別人,往往也會激勵自己。別人的精神會感染我,別人的榜樣會帶動我,人家行,我何以不行呢?

既然讚揚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我們就要在和周圍人相處的過程中,毫不吝嗇地讚揚別人,使讚許動機獲得廣大而神奇的效用。

□巧妙地攀談

說話時,如果你能使對方談到他感到有興趣的事情,就表示已經很巧妙地吸引了對方。此時,你再以詢問的方式誘導對方談論有關他個人的生活習慣、經驗、願望和興趣等方麵的問題。對方如果對你的問題有興趣,自然願意敘述自己的一切,對方會因為你表示出的關懷備至而開懷暢談,甚至因此而對你表示出崇敬之意。

美國紐約市鳳凰人壽保險公司的代理商哈利。·N·赫歇爾先生曾說過: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覺得最感興趣,也是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跟別人交談。為此,他細述道:“常常有人來向我請教,問我如何與在吃午餐時所碰到的人,或者在旅館門口以及旅行車上遇到的人說話。我對他們說,在雙方互通一些例行的客套話之後,我可以客氣地問對方:‘非常冒昧,可以問你從事哪一種職業嗎?’如果對方樂意回答,便可以進一步地問他:‘可以告訴我,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從事那種職業嗎?’關於這個問題,十有八九的人都回答:‘唉!說來話長……’這麼一來,我們不就很自然地成了他的聽眾了嗎?而對方因為有人聽他講話,自然會侃侃而談了。”

□感謝話要出自真誠

前麵我們談了讚賞的運用方法,現在我們再來談談感謝話的運用。

譬如說,有人送你一隻花瓶,你說一句感謝話自然是必需的。但稱謝的同時再加以對花瓶的稱讚,則贈者必定更高興。“這花瓶的式樣很好,擺在我的書桌上是再合適不過了。”稱讚中隱寓對方的選擇得宜,他聽來一定更高興,說不定他下次還有另外一件東西送給你呢!

“好極了,這張唱片我早就想買了,想不到你卻送來了。”如果真是你渴望了許久的東西,你應該立即告訴送給你的人。

“對我來說這收音機再合適不過了,以後每天我們都可以有一個愉快的下午了。”直接把你打算如何使用這禮物說出來,是一個很好的讚美方法。

“我從來不曾有過這麼漂亮的手帕!”把最大的尊榮給贈者,他一定會感到很高興的。

感謝和稱讚,是有密切的連帶關係的。“承蒙你的幫助;我非常感謝。”這僅僅是感謝,如果再加上幾句:“要不是靠你的幫助,而是靠另外一個人,一定不會有這麼好的結果的。”加上了這樣一句話,就覺得完善多了。

有些人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因為未能十全十美,就表示埋怨;或接受了別人的禮物還說些吹毛求疵的話,那不僅是不懂得談話的藝術,而且簡直是太不近人情了。

□看人說話

有一位學者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能和任何一個人連續談上十分鍾而使對方產生興趣,你就是一流的交際人才。”

這句話看來簡單,其實也並不容易做到。因為“任何人”這個範圍是很廣的,也許是個工程師,也許是個律師,或是教師、藝術家等等。總之,無論三教九流,各個階層的人物,你能和他談十分鍾使他感到有興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論什麼困難,我們總是要渡過這個難關。常常看到許多人因為對於對方的事一無所知而相對默然,這是很痛苦的。其實如果你肯下工夫,這種痛苦的事情就會減少,甚至有成為一流的交際人才的可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雖是一句老話,但至今仍然適用。所以,首先必須充實自己,做到“利其器”。

一個胸無點墨的人當然不能希望他應對如流。學問是一個利器,有了這個寶貝,一切皆可迎刃而解。你雖然不可能對各種專門學問都有精湛的研究,但是對一些常識卻是有必要具備的。有了一般常識性學問,如果能巧妙地運用起來,那麼應付任何人十分鍾有趣的談話,想必是不困難的。

15.言語溝通的要領

麵對麵的溝通,主要通過語言。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最講究的就是有效地表達,無論你出於怎樣的目的,都不希望沒有效果,甚至適得其反。說話的目的有四——不論說話者是否有意識,說話一定具有以下四個目的中的一個:引起聽者行動的短語;提供知識或訊息;引起共鳴,感動與了解;讓聽眾感到快樂。

說話的方法可以決定人們彼此問的評價,以及洽談事情的成功與否。因此我們可以說,不論你所從事的工作是何種性質,與人說話的方法是促成事業成功的關鍵之一。

說話的內容固然相當重要,但是別人的評價好壞與否,我們給人的印象如何?以及人們彼此之間的接觸和聯係,全靠說話的方法而定。

我們都知道,同樣的一件事情常有種種不同的表現方式,諸如它所影射的含義,它的微妙差異,以及說話時我們應付出多少熱誠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因此,在說話之前,我們應該先仔細考慮說話時應具備的態度以及如何連貫自己的思想等問題,這並不是一件浪費時間而毫無意義的事情。

說話的方法同時也可以決定我們是否能把該強調的重點明確地表達出來。有時候我們輕鬆自如地說話,也能把重點強調出來;或者心平氣和地說話,也一樣能留給對方深刻的印象;有時甚至我們的態度近似保守和畏縮,卻能充分地表達我們的意願。這種種意料不到的結果,乃是因為我們說話時的心情毫無保留地表露在交談之中的緣故。如果我們能夠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來與任何人交往,定能深受人們的好評。反之,如果是說話時喜歡裝模作樣、驕縱蠻橫,別人一定認為你是自命不凡、優越感太強;如果說話時話中帶刺,具有強烈的攻擊性,那麼你一定會遭到別人的極端厭惡。

總之,一個善於與人和睦相處的人,工作成績也一定是優異的。看一看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幾乎每一個都具有能與任何人融洽相處的優點。也就是說,他們不論和誰說話,都能使對方專心一意地聆聽,以至完全被他的人品和思想所吸引,最終達到溝通的目的。有效的溝通,有如下這些要點:

□要引導別人進入交談

在交談的時候,除了吸引對方和引起對方的興趣以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要引導對方加入交談。

你必須要注意一點:自己是否挫傷了對方的自信?是否給對方留有充分發表他們見解的機會,而不是拒之於談話之外?

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對他們的話表現出關注,而不是隻顧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交談就像傳接球,永遠不是單向的傳遞。如果其中有人沒有接球,就會出現一陣難堪的沉默,直到有人再次把球撿起來,繼續傳遞,一切才能恢複正常。

問一些需要回答的話,這樣談話就能持續不斷。

如果感覺到很難讓你的談話對象開口暢談,你不妨用下列問句來引導他們:

“為什麼……?”

“你認為的想法,應該是……?”

“按你的想法,應該是……?”

“你怎麼正好是……?”

“你如何解釋……?”

“你能不能舉個例子?”

“如何”、“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這幾個詞是提問的法寶。

當然,如果回答還是個僵局,那就和提問是僵局一樣,交談仍然無法進一步展開。你必須盡一切努力把球保持在傳遞中,而不是使它停在某一點。

有時,你的談話對象一開始不同你呼應,那也許是他還有些拘束,也許是他太冷漠,或者反應太遲鈍,或者你根本就沒有接觸到他感興趣的話題。

在參加聚會之前,如果能夠從主人或女主人那裏打聽到一些客人的情況,一定會對談話有所幫助。不過,即使如此,也未必能確保別人一定開口,打破矜持的氣氛。也許在用餐時,你不得不和一位高傲的律師同座,而你想盡方法使他開口卻沒有辦到。那你也不要灰心,接著再試一試。你提到非法越境進入美國的墨西哥人問題,他可能無動於衷。但你談起用肺呼吸潛水,也許他就很有興趣。或許,你還可以提起保護環境及計劃生育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