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電子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及計算機管理係統(二)(2 / 3)

是立體倉庫技術,是係統在自動化倉庫中的應用。計算機係統可以充分發揮這種存儲方法的潛在作用,其中包括消滅手工差錯,改善物資的倉位分配和提高倉儲設備的利用率。

12.成本計劃及管理子係統

該子係統包括如下功能:直接勞務費用的計劃和管理,直接材料費用的計劃和管理,其他直接費用的計劃和管理,間接費用的管理和分攤,企業資源的分衝。

上述十二個子係統的相互關係示意圖。和工藝裝備數據,等等。它們是製定各種計劃和組織生產的依據。還有一個是成本計劃和管理子係統12,在圖上,它雖然沒有與其他子係統相連,但實際上與每一個子係統都有關係,它要監視和控製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情況。

COPICS係統是個完整的生產管理係統。1979年下半年該係統軟件包正式投入市場,到1980年10月止,僅在美國境內就發出了3700份許可證。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我國)都先後引進了這個係統。係統運行的曆史雖然不長,但已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果。如美國工廣(生產電子計算機邏輯檢查儀的工廠)使用係統四個月之後,根據係統的要求,改變了一些辦事的規則,對各種文件進行了標準化,結果就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果。產品生產的調度控製得到改善,配裝線上的缺件率由20%多下降到2%,使生產周期由23周降為12周,庫存周期由132天下降為72天。在人員、設備基本不增加的情況下產量增加一倍,職工的分紅由占工資總額的2.1%提高到17.1%。

二、蘇聯企業的職能子係統

蘇聯等國對職能子係統的設置有其自己的特點。如蘇聯部長會議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1977年6月18日批準的《關於建立企業和生產聯合公司自動化管理係統的部門指導性方法材料》規定,在企業(公司)自動化管理係統中,可以劃分出如下的職能子係統:生產技術準備管理;技術經濟計劃;基本生產管理;物資技術供應;產品銷售管理;財務會計管理;產品質量管理;人事管理;輔助服務等子係統。以上例舉的職能子係統中,他們認為下述六個是最基本的。

1.生產技術準備管理子係統、

生產技術準備是企業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它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包括新產品的研究、試驗、設計、試製,老產品的改進,以及對產品生產工藝的試驗和改進。生產技術準備工作完成的質量和期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生產的技術和組織水平,而且也決定著企業整個經營活動的效果。

生產技術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個階段:①科研工作;②生產的設計準備;③生產的工藝準備;④試生產;⑤專用工藝裝備的設計和製造。

在設計生產技術準備的自動化子係統時,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夠用計算機來實軛的。在每個具體條件下,應選擇最適合計算機處理的項目。目前用計算機處理的工作和核算項目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①定額標準查詢信息文件的組織;②新產品生產技術準備計劃的編製;③產品部件和零件構成的確定;④產品耗用材料和勞動量的確定。

2.技術經濟計劃子係統

工業企業活動的計劃是整個國家計劃體係的一部分,它的特點是指令性(企業、車間、生產工段分別對自己的全部計劃指標完成負責)和綜合性(計劃包括企業活動的所有方麵)。

保證及時地、均衡地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指標完成國家計劃任務是企業計劃工作的基本任務。

企業自動化管理係統的技術經濟計劃子係統的任務在於:、使企業、車間、各個工段計算產值、產量和暈主要的質量指標的最繁重的工作實現自動化,並使計劃方案盡可能滿足優化的要求。該子係統的職能包括擬定和論證長期的和近期的(年度的)計劃。

企業發展長期計劃(主要任務按年度劃分)的擬定能夠保證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也就是在生產協作、生產過程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實施,企業職工業務水平的提高等基礎上增加產品產量和掌握較先進產品的生產。

短期計劃是企業長期計劃任務在該計劃期內的具體化,它考慮到前幾年長期計劃執行情況和企業潛力進一步挖掘的可能性。短期計劃的基本文件是企業的生產技術財務計劃,它是按年編製的,其目的在於保證勞動的、物資的和財務的工作指標相互協調。

編製企業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的原始數據是:①工資總額;②銷售的產品總值;③利潤、上繳預算和預算撥款的總額;④中央的基本建設投資總額和固定資產投產及其生產能力試製新產品的任務。

子係統必須保證完成下述幾個主要方麵的任務:

產品生產和出產的計劃工作;為生產提供固定資產、勞動資源、流動資金的計劃工作;產品成本、財務、產品銷售的計劃工作。根據上述三個方麵,組成了技術經濟計劃子係統所要處理的基本課題的項目:

①企業生產能力的核算:②產品銷售和利潤計劃的核算;③折舊提成的核算,勞動和工資計劃的核算;生產大綱完成情況報表的編製;產品成本(直接費用)計劃的編製年度最優生產大綱(最優總產值計劃)的核算;⑧按日曆時間(年、月、旬)劃分年度生產大綱,即日曆工作量計劃。

3.基本生產管理子係統

其任務就是為車間、工段編製和規定短期內(從年到月、旬、日、小時)完成企業生產計劃的任務,以及這些任務完成情況的統計、控製和調整。所以子係統的基本職能可歸結為下述幾個方麵;

①編製作業計劃,即根據生產的工藝流程和生產組織的方式,將企業的計劃任務按地點和時間具體化;②生產過程的作業統計和分析;③作業調整,即為了消除所產生的差異,擬定對生產過程各方麵調整的控製指令。

基本生產管理子係統各項任務及其相互間的關係通過例舉的各項任務的處理,基本生產管理子係統要實現下述目標:保證按質、按量、按期完成國家下達的生產任務和合同規定的各項訂貨的任務。

保證設備、生產麵積和工人最大限度的負荷,保證最短的生產周期和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在每個生產工段進行有節奏生產的基礎上,保證成品的均衡生產物資技術供應子係統

工業企業物資技術供應管理子係統的基本任務是及時地、成套地保證車間、工段和工作地所必需的物資。

物資技術供應中應用計算技術能使全部繁重的計算任務實現自動化,這些計算任務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物質資源總需要量組成的管理它是按大類計算材料和外購件的需要暈,並提出總需要量的訂貨。在成批和大量生產的企業裏,較普遍地采用直接計算的方法,即生產大綱規定的產品數量乘這一產品的某種材料的消耗定額,以此確定年度物質資源的總需要量在變動較大的試製和單件生產的企業裏,在確定具體類型材料的實際需要量時,帶有很大的估計性質。

物資資源訂貨的管理。根據物資資源明細的分類消耗定額和生產儲備定額,確定計劃期(年、季、月)生產大綱的企業物資資源的需要量。根據分品種的明細供應計劃執行情況的統計和檢查,對當前的供應進行作業調整。為此,或者向供應者簽訂補充協議,或者在計劃間隔期內將訂貨進行重新分配。

物資資源儲備的管理。各類物資進廠通常先存入企業的物資倉庫。存入倉庫的每種物資或半成品的儲備管理應處理如下九項任務:①材料和外購零件儲備定額的核算(計劃階段);②平均儲備量的確定(統計階段);③超定額儲備量的確定(控製和分析階段);④訂貨和總需要量的修改(調整階段)。

企業內部物資資源分配的管理,這項職能的內容包括:①計算各車間的材料限額卡(計劃階段);②發給企業各機構的材料和外購件的統計;③材料和外購件供應情況的檢查,限額卡執行情況的檢查和分析;④各單位間物資資源的再分配。

企業的產品銷售管理子係統是企並自動化管理係統中的基本子係統之一,它擔負企業產成品的銷售計劃、統計和管理的職能。

這個子係統的管理機構就是企業的銷售財務科,而管理的對象是運輸服務部門從倉庫發出的產成品流。

產品銷售管理子係統活動的任務是銷售的組織和管理工作,以保證按合同向用戶供應產成品,以及收回計劃規定的產品銷售總額。

實現產品銷售符理的程序是:生產車間製造的成品先發到成品庫,然後從成品庫發給用戶。在個別的情況下,可能從車間直接發運成品。根據產品供應憑證、合同企業生產技術財務計劃的控製數字,在日曆年開始之前,編製產成品的銷售計劃,後者應與生產計劃和運輸計劃協調。根據銷仿射科的指示,込輸服務部門執行產品的發運業務。這裏,管理的命令就是成品發運的提貨單。發運的管理過程應盡可能按計劃執行,一般成品裝運的數量應是裝運最低定額的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