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工業企業中物流和信息流
一、管理過程實質是信息處理過程
從控製論的觀點看,管理過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判斷和決策的過程。無論是整個國民經濟係統,還是其組成部分的工業企業係統,它們的全部活動可概括成兩大類,一類是生產活動,輸入原材料和其它資源,經過工人在各道工序的機器設備上進行操作、處理,輸出的是製成品;另一類是管理活動,圍繞和伴隨著一係列生產活動,執行著決策、計劃和調節職能,以保證生產有秩序、有效能地進行。生產活動中流動的是物,從輸入、轉換到輸出是一股物流;而管理活動中流動的是信息,從輸入、轉換到輸出是一股信息流。物流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流程,信息流是伴隨物流而產生的。同時,信息流要規劃和調節物流的數量、方向、速度、目標,使之按一定的目的、方向活動。
在一個企業係統中,物流是有目共睹的,如從原料經過加工變成半成品和成品。物流的暢通與否,是經營管理人員極為關心的事。但是在這個主要的物流中,伴隨著許多信息流,而且在信息流通過程中存在著信息反饋。例如,我們要了解半成品庫的庫存情況,隻要翻開半成品賬目即可一目了然,因為賬目上的黎據反映半成昴的流溥情在賬目上的進進出出,看來是數據變化的流通,實際上是反映了物資流通的狀況,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數據去分析和掌握物資流動的規律,從而管理好物資的儲存、運送、加工和銷售等環節。可以說物流的暢通與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信息處理的水平和質量(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傳遞、存貯以及各種經營決策)。而且更重要的是,信息流要促邊物流的暢通。在經營管理中,信息流起主導作用,如果在企業管理係統中忽視了信息流的主導作用,就會導致物流的全盤混亂。
二、對物流和信息流的要求
對物流和信息流的共同要求是:流動快,暢通無阻。但也有其各自的特點。
對物流的具體要求有以下三個方麵:
物流的速度。要求快,盡量減少滯留現象,減少各種儲備,縮短生產周期,加快生產節奏,滿足市場對產品的需要。
物流的質量。據統計,在整個物品流動中,真正用於使物品進行形態(物理)和性質(化學、生物)變化的過程,也就是加工過程的時間隻占很少的比重,尤其在間斷性生產的行業中,如機械製造業中,隻有5%的時間處於加工狀態,其餘都處於貯存和搬運狀態,因此,改善輔助環節的組織工作、減少輔助過程在物流中所占的時間比重,對加速物流進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物流的運量。改進工廠布置,是減少物流運量的重要措施。據國外資料估計,機械產品成本中有四分之一是物料的儲運費用。物料儲運並不創造使用價值,但又是必不可少的,減少物料運量的最主要的途徑是改進工廠布置,它包括生產力布局、工廠總體安排、車間生產係統布置和生產設備的排列,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與物流運量有密切關係。
物流過程是一個增量的過程,隨著加工過程的進展,不斷地將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價值向加工對象中轉移,是一個價值的轉移和增值的過程。
信息流經轉移過程後,各種數據去偽存真,從繁到簡,從不確定到確定。
信息流轉換的規律,從管理結構層次的縱向來看,從上到下是各種命令、文件、指標等進行分解和具體的過程,從下向上通過會計報表、統計報表、業務報告等形式進行集中,是個綜合化的過程。每級管理機構都要壓縮(綜合)向上級傳輸的信息,細分(分解)來自上級的管理命令。對向下的信息流分解到何種程度,就表明所采取的決策集中到什麼程度;對向上的信息流壓縮的程度,則表明對采取決策所必需的資料在處理中加以集中的程度。
在目前手工管理的條件下,信總流中的各級轉換機構(或叫做信息的調節器),也就是各級的管理部門。這些部門既是信息的管理者,也是信息的處理機構,它們要真正起到信息的轉換作用,這種作用或是使信息具體化,或是使信息綜合化。如果沒有起到轉換的作用,而隻是作為傳輸環節,也就是隻起到收發室的作用,這種機構的存在,不僅不能改善信息的質量,而且還會増加上級在信息處理中的過重負擔,延緩信息流的速度,這樣的機構要盡可能減少,甚至撤掉。在這裏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管理機構的設置,主要是滿足信息流轉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