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城市抗災(1 / 3)

大劇院工程快要竣工了,宋星很興奮,組織項目管理班子人員認真收集整理大劇院工程的全部資料,準備編輯出版四套文獻:一是大劇院的項目管理經驗。二是參加大劇院施工的各方麵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包括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業主方、材料供應商、機械租賃單位無私奉獻的業績。三是大劇院工程施工中,建築業十大新技術的應用,還有獲得的專利和積累的工法。四是大劇院爭取魯班獎的全部資料。可以說大劇院工程取得了四大成果,向社會交了一項優質工程,積累一套大型項目建設管理經驗,研發和推廣應用了一批新的技術、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藝,造就了一批方方麵麵的工程建設的優秀人才。

就在準備召開竣工慶典的時候,天公不作美,連續下了四天瓢潑大雨,同時刮起了大風,整個城市在風雨中飄搖。有的電線杆和路燈大型標語牌被大風刮倒了,地麵上堆積了各種垃圾。凡是低窪地帶都積滿了水,還有個別的公共建築屋蓋都被掀翻了,大劇院工程正在經曆風雨的考驗。用於竣工慶典的彩門、標語牌以及彩燈都已不像樣子。最糟糕的是大劇院前麵有一條很寬的街,在這條街下麵有一條地下過街通道,下大雨的第四天,周悅坐著采訪車來到大劇院,怎麼也過不去,汽車一輛接一輛地排起了長龍。周悅足足在車裏待了四個小時,最後還是掉頭回去了。第二天早上,已經是下大雨的第五天了,在大劇院前的地下過街通道裏,由於積水太深,一些汽車一旦進入地下通道就漂了起來,駕駛人員和乘車人員都無法逃生,其中有四輛車進水,造成八人溺水死亡。這件事引發了全市人民的一片怨聲。在市人大會議期間,市區人民群眾和市人大代表提出了二十個為什麼,其中大家最關注的是:為什麼我們的城市抗災能力這麼低?四天的大雨就淹死了十二個人,僅大劇院前的地下過街通道就死了八個人;為什麼我們城市地下沒有管溝?城市的上下水管線、電線、電訊線和煤氣管線等,無論是檢修還是鋪設都要把馬路開膛破肚,以至於有人說我們的馬路是拉鎖馬路;為什麼我們的建築隻管地上不管地下?有的樓房居然建在煤氣管線上……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直接指向建築的前期規劃。

周晟俊副市長本打算通過大劇院工程的竣工,對全市建築業進行表彰。但這場大雨改變了市領導的思路和全市人民的認識。在市長辦公會上,周副市長說:“我們今天的城市建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城市大了,城市人口密集,城市建設麵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城市建築的抗災能力!也就是城市的抗災能力!強市長讓我抓緊召開大劇院的竣工典禮大會,我認為目前還不是時候,我們急需對這場大雨給城市帶來的災難進行反思。”

強市長不太讚同,“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該反思的反思,該表彰的表彰。”他這麼一講,其他人都沒法表態了,最後還是周副市長讓了步,同意下周三在新建的大劇院舉行竣工典禮大會,並舉辦一場現代芭蕾舞演出。

這次活動賈星也不同意舉辦,但宋星堅持要大操大辦,兩人為此事還有了分歧,就在準備召開慶功大會的當天上午,大劇院前麵圍了很多人,多數人都戴著白花,先是十幾個人,之後有幾十人,再之後有一百多人。大家圍著要為大雨奪去的生命致哀,要為他們開追悼會,大劇院前麵的一條街上全是人,大劇院前的慶典標語也被改頭換麵,原來是熱烈慶祝大劇院竣工典禮的召開,現在成了強烈要求將六月三日定為城市災難日。

強市長來了,隨後公安局長、建設局長都來了,麵對著如此混亂的局麵,大家都毫無辦法。最後周晟俊副市長拿起話筒和市民喊話:“市民們,政府理解你們,但不要衝動,不要集會,你們可以派代表到市長辦公室,我和你們一起商議此事。”經過這樣再三地喊話,圍觀群眾開始自動疏散。突然間,人群後麵傳出了一個巨大的爆炸聲,緊接著冒起了火光。公安人員緊急集合圍住了現場,眼看著建設局的兩台車起火了,消防人員也上來了。經過半個小時的救援,兩台車的火被撲滅了,但兩台小汽車燒成了車架,強市長非常惱火,命令公安人員走到前麵,強行帶走了幾個鬧事的人。

這天夜裏,市裏有兩個大廳燈火通明,一個是周副市長所在的會議廳,周副市長和建設局長一起與圍觀人群中派出的市民代表對話,周晟俊說:“我是主管城建的副市長,對我市大雨中死亡十二人的災難負有責任,大家有什麼要求盡管提出,我和建設局長一定把大家的意見整理後,原原本本地向市政府、市人大報告,三天之內一定給大家答複。”

這時,一位代表站立起來說:“我們老百姓不瞎,親眼目睹了這幾年我市的發展變化,但我們老百姓也不傻,看到我們的城市抗災能力越來越低,可以說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又一個代表站起來說:“我兒子是群星集團的工人,六月三日冒雨乘車去大劇院參加市裏組織的座談會,結果淹死在大劇院前麵的地下過街通道裏,他和出租車司機一起被淹死了……”老人哽咽地說不下去了。

當天晚上,公安局的會議室也是燈火通明,強市長在這裏坐鎮和今天帶頭鬧事的幾個人談話,這些人是被抓來的,強市長的態度又很強硬。強市長問清了這些人的單位,才知道不少人都是群星集團的員工。有一個人站起來昂著頭說,“市長要抓要殺隨便你,但要讓我們說上幾句話,我們好幾個人都是群星集團的,你們知道群星集團一邊全力以赴救災,一邊夜以繼日建大劇院,大劇院竣工了,我們也高興。就在下大雨的六月三日這一天,我們有七八個師傅被邀請參加劇院竣工慶典前的座談會,有早來的有晚來的,我早來了一會兒,但在我後麵來的三個師傅都死了,就在這地下過街通道裏淹死的,今天上午宋星總工要我們準備大劇院竣工典禮會標,我們不讚成,我們現在沒有這份心情,也沒有什麼興趣開這個慶功會,我們在忙著開追悼會。本來我們十幾個人想找賈星董事長談談,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人越聚越多,驚動了您,我說的全是實話,政府要如何懲罰,請你們自己決定吧。”聽到這裏,強市長把賈星、宋星都叫來了,因為這樣的會很難開下去,隻好讓他們來解圍。

賈星一到,這幾個員工打起了精神,都望著他,賈星也看了看大家。又在市長身邊說了幾句話,最後對大家說:“你們都是被抓來的,抓得好!不抓你們,那就不是燒掉建設局兩台車的問題了,有可能還要燒掉我們的大劇院,燒掉我們的城市!”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有一個老工人站起來說:“老賈啊,這是什麼話,不能冤枉人,我們誰也沒有燒汽車。”

賈星說:“你們沒有燒我相信,但汽車被燒了也是事實。沒有你們帶頭集會,誰敢來燒?也就是你們這麼一鬧,壞人才有機可乘。今天強市長請你們來,我再次聲明是請不是抓,當然了,不抓能請來嗎?看看你們一個一個激動的樣子。你們也知道不能把你們怎麼樣,但今天市長請你們來就是一件事,請你們協助市公安局抓住燒汽車的壞人。”

這麼一講大家紛紛表示同意,散會時,賈星對宋星說:“宋總啊,凡事要動一動腦子,特別是有功勞、有成績的時候更要冷靜,要多想一想現代企業的社會責任。”

第二天,市政府召開了擴大的辦公會,請市人大代表、報社記者列席會議,會議首先由周晟俊彙報群眾代表提出的三點要求。會上的爭論激烈。有人說,我們市本來是個地級市而且是個農業為主的地區,建市以來,城市建成這樣,應該說是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不用反思也了不起。也有人說,我們過去是個地區總想變成市,改市之前盼改市,不知為何要改市?改市之後難辦事,改與不改一回事。有人說,大劇院建得好,建出了精神,建出了文化。也有人說,這都是麵子工程,叫地上建了不少高樓大廈,地下留下不少定時炸彈。有人主張由死難者所在單位開個追悼會,有人主張由市政府來操辦。作為擴大會議的擴大人員,市人大代表賈星站起來說:“各位領導,我作為企業負責人,特別是建築企業負責人,我公司建了不少優質工程,也建過倒塌工程,現在想起來,有成績、有問題,作為一個現代企業最缺的還是社會責任。”周晟俊聽了心想,看來老賈有進步了。

在辦公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大家心裏想我們市有希望,要是我們的強市長能早一點這麼做,能讓大家發言、講話,能這麼開明就好了。最後強市長做了總結發言,他說:“剛才周副市長跟我講了對話會上群眾代表提的三條意見,第一條我們接受,我和周副市長商量打算用一周的時間,在市直機關開展一場大討論,就是要反省,要討論我們城市的抗災能力,增強我們城市建設的社會責任。第二條我們也接受,要以全市的名義為被大雨淹死的死難者開一個追悼會,並安撫好死難者家屬。第三條我們也答應,但把這一天的名稱改一改,把每年的六月三日定為我市抗災同心日。”強市長一說完,大家熱烈鼓掌,一致讚同。強市長也感到特別舒暢。他和大家多年相處,也算是老領導了,但很久沒有聽到這麼長時間的雷鳴般的鼓掌聲了。

強市長強調,公安局要盡快破案,抓住那個燒汽車的人,特別叮囑參會記者要把今天討論的情況和市政府決定告知全市人民。

時隔五天,公安局抓住了兩名鬧事的逃犯。他們最先策劃是在大劇院慶典大會上或者是在芭蕾舞演出時投放一枚自製的炸彈,結果聽說有這麼多群眾聚會,就趁機在人群中投放了這枚炸彈,炸彈被大家踢來踢去也沒有響,還絆倒了好幾個人。一不做,二不休,他們倆幹脆把停在路邊的汽車引爆了。

賈星回到公司總是在想,建築與城市、建築與抗災、建築與城市穩定健康發展這幾個大題目。他找周晟俊,兩人暢談了巴黎的城市地下管溝可以開汽車、可以供遊客觀光,莫斯科的地鐵四通八達,還暢談了新型建築工業化和城市現代化,特別是城市建設不能重地上輕地下、不能重規模輕功能、不能重建設輕管理。周晟俊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城市新區借鑒巴黎的地下管溝建設,把老城區橫的豎的四條管溝打通,無論是新區還是老城區都要重新做地下工程規劃圖,讓全市人民討論。賈星喜出望外,表示堅決支持,周晟俊要求賈星帶頭聯係更多的建築企業做出實績來。賈星說:“你可說到我心裏去了,我打算把群星房地產開發公司改個名,大張旗鼓的將群星房地產公司改為群星房地產和地下工程開發公司,並聯合港澳的幾個大公司專門投資城市地下,專門開發城市地下,在群星設計院裏成立一個城市地下空間設計事務所,真正把地下空間利用起來,這才是我群星集團真正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