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星笑了笑說:“我和胡敏在災區,不是天天在一塊兒嗎?再說,開會不是又在一塊兒了嗎?你咋婆婆媽媽起來了?”
“賈董事長。”張秀琴說,“我看你可瘦多了,又黑了。”
賈星嗬嗬地笑,“你沒看見我更精神了?方方麵麵的工作都順利,又順心,有什麼可以和這些好事相比的呀。我們群星建設集團越來越強大了,這是我們共同希望的事情呀。”
集團的副董事長們和各公司的高管,聽說賈星董事長回來了,沒到開會的時間都跑來了,他們有太多的話想和賈星說說,也有很多的事需要請示彙報。更重要的是他們心裏都藏著點小隱私,都想請董事長替他們說說話。
會議分兩個部分進行,首先是各位在家的副董事長、單位總經理談工作,這沒有啥可說的,生產情況明擺在那裏,生產進度月月增長,兩地的勞動競賽進行得熱火朝天,今年,是群星建設集團最紅火的一年。
賈星在大家彙報完工作後,便向同事們介紹了災區金屬結構廠、建築公司的情況。賈星說:“在他們兩家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我們的援建工程才有現在這個進度和模樣。趙欣然、徐洪剛、年新立、李永剛他們對兩家的情況作了全麵的了解,提出組建群星建設集團西南分公司。就這個問題,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姬丹楓說:“災區兩家單位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了。姬勇斌在電話上告訴我,地震前,他們在當地很有業績,也有實力。即使現在,他們在隊伍、裝備上依然不減當年。我舉手讚成,一方麵擴大自己、壯大自己是好事;另一方麵,為災區地方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這更重要。”大家都同意姬丹楓的說法,很快達成一致意見。
賈星讓辦公室擬草有關方麵的文件,這事就算定下來了。“還有一件事,我們得認真討論,那就是一百多個孩子的大事,我的意見是……”賈星還沒說完,就有人開口把話接過去了,說話的人是宋星,他說:“聽說你們在災區,把孩子的領養、供養之事瓜分完畢了。有沒有這回事?要有的話,我看不作數。這麼大的事,要召開董事會或擴大會來定。”在家的副董事長和總經理一起嚷嚷起來了,他們附和著宋星的意見。
辦公室主任用眼光提示了賈星,示意他翻看一下手裏的卷宗。賈星明白了,他讓大家把話說完,他明白意見大的人,一定就是帶頭寫申請報告的人。賈星笑了,這個宋星想法不少嘛,他想通過先申請、再研究這樣一種正規程序,達到他的心願。
賈星聽了大家的發言,一個勁地笑,但他沒有表態,是同意還是反對等會兒他們自然明白。他對大北說:“你把企業文化建設部的方案給大家講講。”賈星環視著在座的人,又說道:“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都得聽大北他們的,因為這事是他們牽線辦理的。”
宋星、張秀琴把頭轉向大北、小北,還沒等大北開口,張秀琴先說話了,她說:“大北呀,你放在我桌上的預算報告,我還沒時間審核呢,等這會開完,我便給你們辦理。”
大北很客氣地說聲謝謝,頭都不抬起來。他知道大家都在拿眼光看著他,三百多份申請報告,這要他拿什麼麵對在座的各位領導呀。賈董事長把皮球推給他和小北,自有董事長的難處。
大北心裏清楚,賈星事先打電話說,先搞個方案,一對一幫扶,不要怕得罪人,沒有條件的家庭不勉強,你勒緊褲腰帶,說得美,萬一有點閃失呢。條件好的多的去了,按家庭條件好的搭配。有賈董事長撐腰,大北膽子稍大了一些,他念道:
張睿,男,十二歲,父親去世,母親殘疾,群星小學五年級,由賈星家庭供養。
譚晶晶,女,八歲,父母去世,群星小學二年級,由張秀琴家庭供養。
林雪梅,女,九歲,群星小學三年級,由宋星家庭供養。
楊靜,女,八歲,群星小學二年級,由李永剛家庭供養。
郭玉英,女,十歲,孤兒,群星小學四年級,由姬丹楓家庭供養。
戴燕,女,七歲,孤兒,群星小學一年級,由周副市長家庭供養。
舒芬,女,七歲,孤兒,群星小學一年級,由二北供養。
……
大北在一個孩子、一個家庭宣讀的時候,小北便把打印好的資料、名單等分給參加會議的所有人員,這個資料比大北宣讀的要詳細。每個孩子的信息都寫得清清楚楚,比如:張睿,男,出生年月日,籍貫,殘疾母親姓名、年齡等。一百零五個孩子的情況都在資料、名單裏。同時,還介紹了供養家庭的基本情況。
賈星笑著問宋星、張秀琴、姬丹楓:“你們看看,還有什麼意見?”
宋星臉上樂開了花,他說:“這事咋不早說?早知道有這個方案,我也不提意見了。”
張秀琴也笑了,她嗔怪賈星說:“孩子剛到蟒河時,就聽說被你們在災區的人瓜分了。我跑到群星小學看望孩子們,那真是見一個喜歡一個。來自災區的這些孩子真可愛,他們那麼懂事,那麼堅強,使我們很受教育。所以,我得為他們的生活,為他們的成長,出一把子力,做點貢獻。”她談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說:“董事長,我不是對你有啥意見,我是怕沒有做貢獻的機會,所以,才著急呢。”
賈星笑著說:“我太知道你們了,從災區回到蟒河,剛同你們見麵,我就知道你們的情緒。原打算這批孩子由集團供養,有同誌提議采取現在這個辦法,不是錢的事,是讓孩子有親情,有家的溫暖。我強調一點,我們僅僅是供養,必須遵守群星學校的管理製度,接孩子回家,隻能是周末。疼愛不是溺愛,誰把孩子寵壞了,誰就是罪人,我們所有供養的家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有責任的。”
宋星說:“二北呀,你們不能隻發資料、名單給我們,還必須按照董事長的意見,作出一些規定或注意事項,提出一個指導性的東西供大家學習、參考。”
小北說:“供大家學習、參考的資料,我們正在討論,爭取做到更周密、科學。不然的話,就會出現今天補充一條,明天修改一點的情況。討論出草案,還要廣泛征求意見,特別是教育學、心理學專家的意見。”
姬丹楓接著補充了一句:“還有營養學方麵的知識。”
群星服務公司總經理有意見,他說:“二北啊,你們很不公平哩。辦學校選地址,可是我一手操辦起來的。現在災區來了一群孩子,你們別把我忘了。”
大北、小北臉都給說紅了,照說群星服務公司在擴建學校的事情上,是最有貢獻的,特別是總經理,為挑選校址,苦口婆心地做那一帶群眾的搬遷工作。這小半年,他們與總經理在一起共事最緊密,精力都花在群星小學的擴建事情上,從個人感情上來說,那可是鐵哥們。現在總經理意見提得這般尖銳,弄得二北兩人不知咋開口作解釋。
賈星見二北兩人的窘態,便把話接過去了,“這是我的決定,你的情況特殊,在座的人都知道。上有老下有小,可以不談,許多家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我隻談你妻子,她長期生病住院,還有你孩子在校讀大二。據說你嶽母今年七十多歲了,也是三天兩頭生病住院,你的負擔不輕呀。”
張秀琴說:“你已經貢獻愛心了,服務公司也都獻了愛心。沒有你們的努力,群星小學的擴建就會非常艱難,也趕不上秋季開學。好了,你的事就別談了。再談我可揭底子了啊。”
賈星、宋星、姬丹楓不知道張秀琴揭啥底子,麵麵相覷。胡敏咳了一聲,她說:“啥底不底的?這事我也是剛知道,沒來得及給老賈彙報,就去災區了。大家不知道啊,他老嶽父去年生病住院有小半年,絕症花錢大,現在還有一萬多元的貸款沒還上呢。”
會場上的高管們發出一陣噓聲,賈星看著這位總經理,說:“一年為公司創造上千萬的營業額,養活著幾百名職工,當年為群星公司分擔了多少富餘人員?在座的人心裏都有數。”賈星問他說:“這事咋不哼聲呢?工會也不知道這事嗎?”
在座的工會主席連忙說:“不知道這事。平時我們把精力放在一線職工身上了,下來我們一定研究。”
服務公司總經理說:“唉,你們把會議事項是不是引歪了。咋扯到我身上來了。”他指著工會主席說:“研究什麼?現在的日子這麼好,我一個總經理還拿困難補助呀,這事鬧出去,不砸我總公司的牌子啊。告訴你們,今年底我的獎金就可領十萬,什麼事情不能對付過去?好了,好了。我對供養孩子的事沒意見了,這總該可以了吧。”
大家看總經理被嚇的模樣,都哄堂大笑起來。笑聲落下,張秀琴嚴肅地說:“這是我在查賬的過程中發現的,總經理欠款,我當時內心就咯噔,後來核實,才知道事情的真相。趁出差之際,我還去過他農村的老家,父母年事已高,喪失勞動能力,日子過得不是很好。”張秀琴對二北說:“這就是集團領導的榜樣,你們不是在抓典型嗎?能不能調查了解寫一篇出來,這對集團廉政建設很有意義呀!”張秀琴很動感情地說著。人們都了解張秀琴,搞財務工作很嚴肅,平時批評得多,指出各公司財務問題多,但這次卻不一樣,她的話剛落音,會議室裏便響起了掌聲。
總經理站起身來,給大家躹了一躬,他說:“別拿我這點小事說事好不好,集團還有這麼多大事,等待著我們來研究。謝謝大家了,謝謝同誌們對我的關愛。”
賈星沒等總經理坐下,便開口說:“這事可不是小事,我看是大事。明天群星小學開學,強市長要參加學校的開學典禮。一個市長,參加一個小學的開學典禮,這可能是蟒河曆史上從沒有過的。所以,明天的這個儀式,我們每個人都得參加。最後,請張秀琴、二北談談四百多萬元善款的管理、開支情況,這是對全市人民負責的事。”
張秀琴向大家彙報了捐款的情況,介紹了這筆錢的存入、管理等各項具體的操作程序。二北他們向各位領導彙報了管理支出方案,介紹了捐款經費的開支範圍,申報手續程序,公開、公示程序等有關規定。
會議對討論的各項工作,形成了會議紀要,接下來的任務便是落實實施。
群星小學的開學典禮,由於有強市長、周副市長等一大批政府官員的參加,舉行得非常隆重,市直許多單位和社會各團體為群星小學贈送了一批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群星建設集團職工同一幫一的災區孩子見了麵,他們之間的交流讓孩子們感到了溫馨和幸福。
胡敏告訴賈星說:“在火車上,碰見上海骨科醫院的吳教授,他們願意幫助張睿的母親,訂做一副假肢,讓她重新站立起來。”
賈星說:“這能行嗎?啥時去上海?”賈星感到很高興,他希望越快越好,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不能就這樣坐在輪椅上生活一輩子。如果接上假肢,能夠行走,這對於她來說是多麼幸福的事呀。
“吳教授大致檢查了她的傷情,認為手術後恢複半年時間就可以去。這會給她的生活帶來新的希望。能站立起來,並且可以行走,那她就可以生活得更好些了。”
“要知道,她還這麼年輕呀。”賈星望著不遠處的母子倆說道。
周晟俊和周悅牽著戴燕過來了。小燕子今天打扮得像個小公主,兩隻小辮子梳得非常活潑,在後腦勺一跳一跳的,一雙深紅色的皮鞋亮鋥鋥的,一條翠花背帶裙,臉上抹著胭脂,額頭上點了一顆小紅點,黑黑的大眼睛很明亮。她向賈星、胡敏問好。
“這一看就是周悅的手藝,把我們小燕子打扮得像個小天使。”胡敏蹲下身子,為戴燕整理著衣領子。
周悅快活得像個大孩子似的,她說:“這可是我家的寶貝啊,星期五晚上接她回家見奶奶,還不把奶奶高興壞呀。”
胡敏埋怨賈星說:“我在災區孤兒院有兩個女兒,回來就叫宋星、張秀琴給領走了呢。你怕別人有意見,我不怕。”賈星沒回話,他和周晟俊隻是笑。
“你們不用愁,賈月辰多能幹,想抱孫女,這還不好辦。”周悅說,“我把戴燕當女兒養,明天就去民政局辦手續。”
胡敏捂著嘴笑,她說:“結了婚,還不是要生。”周悅的臉一下紅了,她拉著小燕子往花園跑。
賈星、周晟俊、胡敏看著周悅的背影,止不住嗬嗬地笑著。
“我明天就動身去災區。”賈星說,“第三期工程還得加把勁。另外,關於組建西南分公司的事,還得進一步協商,看看怎樣優化組合才好。”
“全市經濟工作會還得開兩天。”周晟俊說,“你先去。不然一個指揮長、一個副指揮長都不在抗震救災現場,那怎麼行呢。對了,家裏的事也得安排好呀,否則,我們胡總有意見了。”
“我沒意見。”胡敏說,“聽建設局說他們要派人去,主要是參觀群星援建的鋼結構建築。月辰這兩天還在纏單位領導,她非要求去看看不可。”
“那就讓她去唄,災區條件艱苦。”周晟俊說,“我打個電話給建設局,不一定都得是專家、工程師去,各處室的中層幹部去感受感受,我看有必要。”
賈月辰像孩子一樣哼著歌在家忙著收拾行裝,胡敏給她帶的東西,她全扔了出來,裙子、高跟鞋之類的,她不要。帶了一雙爬山鞋,衣服都是工裝。她說:“去災區,又不是去上海,別搞得那麼小姐氣好不好,去災區就得同災區百姓打成一片。”
胡敏不讚同她的話,同災區人民打成一片,關鍵在思想感情。“你這副模樣,姑娘不像姑娘,小子不像小子,年新立見了咋想?他認為你在給她難堪。”
賈月辰笑著對她媽說:“年新立沒那麼勢利吧,他要是真認為穿工裝不好看,那我就脫了,這該行了吧?”
胡敏瞪了賈月辰一眼,她對青年人有些不理解。
“媽,你也不看看是啥年代了。像你和爸那樣就好啊,談了一年戀愛,手都不敢拉。那談它幹嘛?戀愛應該是浪漫的,更應該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