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建者大愛(2 / 3)

賈星攤開小區規劃圖紙,向驗收專家彙報,整個小區建好後成“韭”字型,由於將來一共入住六七千戶人家,所以必須考慮小區綜合體建設要求,學校、醫院、商業購物、文化休閑、綠化等要素,不可忽略。專家聽了彙報,十分滿意。

有專家評價說,群星建設集團援建工程有三個全國第一,太陽能開發利用,有這麼大一個小區全麵實現,這是全國第一;綠色環保門窗,特別是K值係數達到1.1至1.2,這在全國第一;鋼結構民宅,三十萬平方米連片建築,這又是全國第一。

賈星感謝各位專家的好評,他說:“我們群星建設集團把最好的科技獻給了災區,這可是我們的看家本事,為這我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啊。”賈星的三言兩語,雖說得輕鬆,但專家們一聽便知道是真話,是大實話。他們為賈星鼓掌,為群星建設集團鼓掌。

專家驗收組離開後,賈星和徐洪剛、姬勇斌商量細則,認為在第三期工程沒有開工之前,應該開個總結會。總結第一二期工程的經驗,查找存在的問題,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不能鬆勁。

援建工程中途的總結會開得很有效果,大家不僅總結了經驗,主要是為驕傲情緒敲了警鍾。有相當部分的技術人員和工人認為過去把困難估計大了,其實沒有這麼複雜。在災區援建,同蟒河建築工程沒多大差別,所以,有工人嫌天熱,不戴安全帽,認為餘震級別低,不會對鋼結構建築產生搖晃,在高空作業的技術工人對係安全帶的事敷衍,怕麻煩。

賈星聽到這類情況,頭皮都麻了。他自我批評道:“忽視了對安全工作的檢查,錯在於我,我原以為派過來的全是一流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不會出現這麼低級錯誤問題。”賈星在會上再次強調安全生產,“安全問題要高度重視,誰違犯操作章程,立即下崗,絕不姑息!”

快散會時,周晟俊副市長趕過來了。他對大家作了勉勵:“剛才在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開會,總指揮長和專家組長要給群星建設集團請功,通報嘉獎所有援建工程人員。”

徐洪剛說:“還有金屬結構廠徐誌鋼和張總經理,我們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他們。”

周晟俊副市長說:“一個集體,都是一家人,我看就變成你們集團西南分公司好了。”

賈星點頭說可以考慮,他對徐廠長和張總經理說:“這得看你們的意願,如果行,等援建工程完工後,我們可以坐下來進一步協商。”

張總經理站起來說:“好啊,能成為群星集團的成員,我們求之不得,還希望董事長們能吸納我們。”

賈星笑了,他說:“過兩天我要回蟒河參加群星小學開學典禮,把災區的孩子安排完畢,就召開董事會議,討論這件事情。周市長說得好,我們是一個集體,早是一家人了。”

徐誌鋼廠長和張總經理緊緊地握住了賈星的手,長時間不願鬆開。

周晟俊和賈星一道乘火車回到蟒河市。市政府通知周副市長回去參加經濟工作會議,今年蟒河經濟發展有了良好勢頭,財政收入在全省排名第二位。市政府認為,能不能保持在全省的排名地位,關鍵是第四季度要穩住。周晟俊告訴賈星說:“強市長的意圖再明確不過了,那就是保二進一。”

賈星擺著手說:“不可能,蟒河市比不過省會城市,工業短腿是致命問題。雖說近年工業發展了,但也是在起步階段,高新科技跟不上。沒有高科技的工業,盡是夕陽工業。抓工業一定要有高科技的支撐,否則,就沒有前途。”

“這次經濟工作會議,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周晟俊靠在臥鋪上,把臉轉到車窗外說道。他看著窗外原野,鐵路沿線的一排排樹木,從眼前一晃而過,不停地變換著景色。遠處的一座鄉鎮,一群孩子正在籃球場上打球。周晟俊看到孩子,便想到災區一批學生去群星小學讀書的事。他問賈星說:“災區的孩子全都安排好了嗎?”

賈星說:“群星小學有學生宿舍,有食堂。孩子們一到地方,便會得到很好的照顧。”

周晟俊說:“孩子的學習有老師管,生活也必須有專人負責管理。一百多個孩子供養到大學畢業,這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是不是需要政府來幫助?寫個報告,我們研究考慮。”

賈星急忙擺手說:“不,不。不增加財政負擔。我打算搞個認養活動,有條件的,有經濟能力的,可以一對一領養或供給孩子的學習、生活費用。這不僅是為了減輕集團經濟壓力的事,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個溫暖的家,有親情感,這對孩子更重要。”

“好啊,老賈,我家沒有負擔。老伴退得早,在家也寂寞,你給我選一個或兩個。周悅獨立了,成天不回家,領養或供養一兩個孩子,周末和節假日就充實了,這多好呀。”周晟俊說著就來勁了,“你一定要把這事給落實了。”

“好啊,這批孩子是小北她們挑選的,又是學校推薦出來的優秀學生,一定能成才。我們一定要把孩子培養出來,讓他們享受最好的教育。”賈星滿懷信心地說道。

小北做事真是細致入微,她在火車上就給張睿的媽媽打了電話,告訴她張睿已經在去蟒河的火車上了。火車將路過成都,問她想不想見兒子張睿。張睿的母親在電話上一再感謝賈董事長,感謝小北老師,她說她可以出院了,想去張睿的學校看上一眼。小北不敢表態,她把電話遞給了胡敏。

胡敏說:“那好呀,歡迎你來蟒河市群星小學。要不這樣吧,我們的火車明天早晨到達成都站。你過來,我們一道走好不好?”

張睿的母親淚流滿麵,喉嚨像被卡住了似的,出不來聲音。她說:“我向醫院提提,看他們怎麼安排。”

胡敏眼圈紅紅的,她把電話放在張睿的耳朵上。張睿隻喊了一聲“媽媽”,便哭了起來。電話那頭是張睿媽媽喊著“睿睿”,也是哇哇大哭的聲音。

張睿的母親在解放軍醫務人員的護送下,坐著輪椅來到站台。年新立、胡敏、小北等一大群人從解放軍醫生手中接過輪椅,把張睿的母親抬上了火車。一名護士長將一大包行李物品送了上來,她和張睿媽媽抱頭痛哭。列車上的顧客被感動了,大家都給張睿媽媽送來了好多吃的東西。

列車長帶著幾名乘務員過來了。一位美麗的女乘務員,抱著一捆紅紅的玫瑰,香氣撲鼻。她給張睿的母親行禮,用地道的普通話歡迎來自災區的乘客乘坐本次列車。列車長把五位乘務員介紹給大家,他說:“災區孩子們的服務,由她們一路負責。如果有事,就找這幾位同誌。”列車長彎下腰對孩子們說:“她們是大姐姐。”孩子們拍起小手,幾個小女孩,拉著大姐姐們的手請她們鋪上坐。

列車上的技術修理人員正忙著在衛生間安裝坐便器,乘務員抱來兩床新被褥給張睿媽媽鋪上。坐其他車廂的醫務乘客聞訊專程過來為張睿媽媽義診,特別是一位上海市的外科大夫,他檢查了張睿媽媽截肢傷情後,建議她去上海骨科醫院做一副假肢,他說安上後完全可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他走時將一張名片遞到胡敏手裏,說:“我們可以免費做這件事。”胡敏握著大夫的手說:“感謝你,吳教授。”

蟒河市來了一百多名地震災區的讀書兒童,這消息是《蟒河日報》的記者周悅報道的。她的這篇題為《永不磨滅的愛,永不坍塌的家》的長篇通訊,讓蟒河市民眾談論了好幾天。地震給這些孩子的家庭造成的不幸,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帶來的傷痛,以及孩子們的生活現狀和困難,讓蟒河市幹部、群眾的內心隱隱作痛。他們知道這群孩子是來群星小學讀書的。於是,群星小學成了市民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群星小學還沒有開學,正在加緊籌備開學典禮。因為市政府強市長等一大批官員要來參加這所學校的開學典禮儀式,上至校長,下到每一個小學生,都在認真準備著。早上,老師領著一群學生,在學校給花草澆水,為綠化樹培土修枝。一撥又一撥的市民走進校園裏來,參觀災區孩子們的住宿,參觀學生的食堂,人們讚不絕口。

當張睿媽媽坐著輪椅從食堂出來時,被一位市民認了出來,她驚叫道:“張睿媽媽!張睿媽媽!那是張睿媽媽!”《蟒河日報》有過報道,人們都知道有一位不幸的母親。很多人跑上前去同她握手,送上千言萬語的問候,還有的人推著張睿媽媽合影留念。校園裏擠滿了市民,學校老師、保安不得不出麵做工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群眾請出了校園,並關上了鐵大門。

大門封不住蟒河民眾的關愛,圍牆柵欄邊也擠滿了人,他們中有人無法表達自己對這群孩子的感情。甚至朝校園內撒了一把錢,十幾張百元大鈔,飄得到處都是。

小北她們驚呆了,急忙從教學樓上跑下來,把地上的錢拾起來,她們本想著退還出去,撒錢人卻早沒了蹤影,而後麵有人跟著撒了起來。而且鈔票越撒越多,綠化樹枝上、草坪上、花枝上,紛紛揚揚。場麵很動人,她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隻是一個勁地鞠躬表示謝意。

電視台的攝像記者把發生在群星小學的這個場景錄製了下來,在當天的晚間新聞中進行報道。一連好幾天,群星小學圍牆外圍滿了人,蟒河的民眾那幾天見麵,相互問候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去群星小學了嗎?”

“你去了嗎?”有人問強市長。強市長抬頭見是市政府辦主任,他說:“去了,能不去嗎?我去不是捐款,是去受教育。是災區的孩子教育了我們,從他們身上我懂得了什麼叫堅強!”強市長停在樓梯的台階上說著自己的感受。

“這個賈星,還真有一套。”政府辦主任說。

強市長又停下上樓梯的腳步,他看了一眼政府辦主任說:“這叫大愛。”

賈星回到蟒河市,家都沒進,便提著行囊去了群星建設集團。他在辦公大樓剛露麵,同事們全都擁到跟前,又是握手又是問候,董事長辛苦了!董事長您還好嗎?董事長,我們可想你了。賈星親切地與同事們握手,表示謝意。

集團辦公室主任過來了,他把這兩天發生在群星小學的事向賈星作了簡要彙報。賈星一聽,便問辦公室主任說:“二北他們呢?咋不作勸說、解釋工作?”

辦公室主任搖頭說:“誰製止得住呀,你是沒看到那個場麵。”主任神秘兮兮地俯在賈星耳邊說:“有人看見強市長了,他也擠在人群中間。”

賈星愣了愣,他又問:“強市長沒說什麼嗎?”

“他說這是大愛。”

賈星對主任說:“你這就備車,把張秀琴叫上,我們一道去看看。”

主任說:“好吧。”隨手把一個卷宗遞到賈星手裏。

賈星問道:“這是啥文件?”

“這哪裏是文件,全是集團員工的申請報告,把我弄得吃飯、睡覺都得接電話。”主任說。

賈星翻開卷宗,第一份申請報告是張秀琴的,要求撫養或供養一名災區的孩子。他往下翻,再翻,幾百份全是申請報告。賈星笑了,他自言自語道:“咋都想到一塊去了?”

群星小學仍然圍著不少市民,特別是老大爺、老奶奶。人多的時候,他們圍不上邊,現在過來看看這些孩子們。學校門口樹著一塊高大的公示牌,牌子上公示著幾天來群星小學共收到社會各界愛心捐款數額一百一十多萬元。

捐款存入蟒河市建行北京路分行,賬號代碼521。敬請全社會各界人士監督、查詢詳情。舉報電話5577888。

賈星回頭看了一眼張秀琴,張秀琴說:“這是我給他們辦理的,這筆錢是愛心捐款,一定要公開透明,公示經費使用情況。”

賈星點頭說:“做得對。我們不僅要對孩子負責,還要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負責。大筆開支前,也應公開征求愛心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支持的多就辦理,反對的人多我們就不辦理、不開支。”

他們一行走進校園,大北看見了,拉上小北跑了過來。正在打掃衛生的孩子們看見賈爺爺來了,一窩蜂地叫著喊著跑上前來,他們簇擁著賈星,大聲喊著爺爺。

張睿跑到廚房,他媽媽正在案台前摘青菜:“媽,賈爺爺來了。”他媽放下手裏的活說:“快,推我去見見。”張睿小心地推著輪椅朝外走。

小北抬頭便看見張睿推著輪椅過來,她叫孩子們讓開一條道。賈星看見張睿,不用別人介紹,便知道輪椅上坐著的女人是誰了。賈星大步向前,他伸手握住張睿媽媽的手。張睿媽媽聲淚俱下,不停地說著感激的話。

賈星內心湧上一股悲痛之感,眼前這個女人還這麼年輕,正值人生最好的時光,可她永遠失去了雙腿,一輩子坐在輪椅上生活,叫誰看了都會傷心。他緊緊握住她的手,竟然說不出一句話來。張睿拉著他的衣角叫了一聲爺爺,他說:“我媽媽能做事,她想留在學校給我們做飯、洗衣,媽媽什麼都會幹。”張睿抬著頭,一雙大眼睛閃動著希望的光,他是在懇求著他。他是多麼希望媽媽留在身邊,他也好天天照顧她。在他的生活中,他也不願失去媽媽。

賈星摸著張睿的頭,他說:“好呀,就讓媽媽為你們做點事吧。”

張睿媽媽用手擦抹著淚水,她說:“我會炒菜,四川回鍋肉、成都罐罐雞、重慶火鍋魚,樣樣都會做。董事長,有空我做一回,請你嚐嚐。”

賈星笑著說:“好呀,等有空,我把群星集團的老總都叫來,就來吃你給我們做的菜。”

“要得,要得。我一定把最好的手藝獻出來,保證老總們滿意。”

賈星從群星小學出來,對辦公室主任說:“通知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們下午開會,我一方麵要聽聽工作情況,另一方麵有事同大家商量。”說完,他轉頭對二北說:“二北,你倆也參加。”

張秀琴止住辦公室主任說:“董事長,你還沒回家呢!會不能明天再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