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子係統內企業的競爭並不一定導致浪費。製造業的模塊化必然導致浪費,因為企業間的競爭勝者隻能有一個,其他企業的投入必然浪費。而旅遊業並不一定導致浪費,因為六個子係統本身而言並非專為旅遊而設,也是居民生活的必需。除此之外,旅遊者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因此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需求來消化,不一定造成浪費。
模塊化與網絡化
模塊化與網絡化是企業間競爭與合作的產物,也是在新的技術條件下和製度變遷下企業間組織發展的產物。市場良性競爭秩序的建立需要通過網絡化和模塊化來建立。
一、模塊與網絡的聯係
模塊化與網絡化之間存在內在聯係,具體體現在:第一,模塊化與網絡化都是企業間競爭與合作的產物。網絡化是將企業間的競爭轉化為網絡間的競爭,以企業網絡或者戰略聯盟的方式弱化網絡內企業的競爭程度,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而模塊化是將競爭顯性化,形成贏者通吃的競爭格局,從而實現整個係統的績效提升。
第二,網絡化是模塊化的內化,是在網絡內實現不同模塊的分解與集成。
企業網絡不同於協會,在建立過程中會挑選競爭力強的企業進入網絡,從而實現強強聯手的局麵,實現整個網絡的優勢地位。因此網絡化是在競爭中選擇企業,並將不同的企業作為價值鏈的一環進行集成而形成的。
第三,模塊化是網絡化的外化,是在更大空間的網絡化運作。
模塊子係統內存在激烈的競爭,模塊之間則是合作與集成,是一個網絡化組織。以子係統的最優企業形成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而形成這個網絡的最優。
二、模塊與網絡的區別
模塊化與網絡化的區別大致可以用新舊木桶理論來區分。
1.企業網絡與木桶理論
企業網絡是不同的企業之間形成一個聯合體,由此形成的組織的競爭力是這些企業各自競爭力的最低者決定的。
2.模塊化與新木桶理論
模塊化是各個子係統的最優競爭力者決定最終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這就如同新木桶理論,即用子係統最長的一塊板來構成最富競爭力的新木桶。
3.聯係紐帶不同
企業網絡或戰略聯盟多以協議為聯係紐帶,缺乏約束力;而子係統內企業之間、模塊之間更多以契約為聯係紐帶,其約束力強。
三、技術與製度的推動
技術與製度的不斷創新不斷改變企業與市場的邊界,也因此推動了網絡化與模塊化。
1.技術創新推動
無論是企業網絡運營還是產業模塊化生產都需要新的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支持,可以說技術是主推動力。數字化時代環境不斷推動企業組織結構形式的創新,也使得網絡化與模塊化成為可能。
2.製度變遷推動
相對技術而言,製度變遷對網絡化和模塊化的推動處於從屬地位。但是如果沒有製度的變遷,模塊化與網絡化難以實施,包括行政區劃造成的諸侯經濟等因素難以實現資源在更大空間內的高效配置。
四、優化建議
在我國旅遊企業同質化競爭激烈的今天,推動旅遊企業網絡化和模塊化更具有現實意義。但是無論網絡化還是模塊化,都需要信息平台等要素的支撐。由此形成優化建議。
1.構築一體化信息平台
歐美在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相繼發展了旅遊服務業的中央化和一體化信息平台,盡管是基於傳統技術的體係平台,但已主導了全球旅遊業的80%以上信息和交易,並被全球90%以上從事旅遊服務的企業使用。這不僅加快了美歐旅遊業企業的全麵集團化和規模化的發展並成為全球性的行業標準。我國目前在企業內建立信息平台的較多,但是其係統良莠不齊,因此運營效果也難言理想。建立覆蓋更大範圍的信息平台將有助於打破旅遊企業發展瓶頸,逐步形成企業網絡和產業的模塊化運營,也有助於垂直分工體係的建立。
2.打破行政區劃限製
長期以來,我國旅遊服務業受製於行政區域、稅收、信息交流等的局限,旅遊服務業企業都在分散地單體運作,因此網絡化難以形成。2003年“非典”後,區域旅遊一體化逐步走向實施層麵,行政區劃限製有所下降,因此形成了諸多企業在全國的擴張,也推動了企業網絡化的發展。進一步打破行政區劃,將推動企業網絡化的深化,也有助於模塊化的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