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企業間組織:網絡與模塊(2)(1 / 3)

2.網絡化組織的製度安排

博弈論表明,博弈雙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為行為準則展開博弈,因此網絡化組織內企業都有脫離網絡的可能性,尤其是有足夠的利益誘因時。持續交易帶來的長期利益如果超過當前放棄交易所能得到的短期利益時,雙方都有動力來維係交易的執行,合作關係的維持也就比較具有可能性。如何建立製度維係網絡化組織內各企業間的長期交易關係,如何能規避個體理性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這需要有一套利益約束機製來製約企業的行為,以防止帶來整體效率損失。

(1)人質機製人質機製是指交易雙方做出在市場上不能自由交易的特殊投入,以此增加雙方退出交易時障礙,從而保障交易關係的長期穩定。人質機製一般是雙向的,這種機製與自由締結的市場交易關係有本質上的不同,其市場流動性非常低,一旦投入就很難退出,因此雙方一旦提供一定的特殊投入就相當於彼此作出具有價值的可信承諾,並以此來規避彼此的機會主義行為,增加經營預期的長期穩定性,通過彼此的長期合作來提高整體效率。

在旅遊業網絡化組織中,最主要的人質機製是交易雙方企業相互投資參股,這樣網絡形成利益共同體,各個企業的利益符合整個網絡化組織的集體利益。由於旅遊業很多投資專用性較強,如景區建設、主題樂園開發、飯店營造等投資中的大部分屬於沉沒成本,一旦投資經營失敗很難收回。如果這些專用性很強的投資是單方麵的,在市場不太景氣的時候開發企業隻能獨力承受投資失敗帶來的巨額損失,其他競爭者甚至會乘虛而入。如果開發商與其他旅遊企業(如旅行社)建立合理的人質機製,數家企業共同投資建設,合作各方就有內在動力和約束去共同克服困難。相互持股隻是人質機製的一種方式,其他方式還有對信息積累、支付方式、連帶交易等方式的人質性約束。

(2)利益機製一個企業加入或退出網絡化組織是基於充分比較其長期利益的基礎上做出的。網絡化組織改變了原有的市場競爭結構,個體企業加入網絡化組織後就從簡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逐步轉為在追求網絡共同體的集體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要先把蛋糕做大,再切分蛋糕。人質機製將個體企業的利益與整體利益統一起來,利益機製則解決了企業間利益如何獲得和分配的問題。網絡內企業間先合作把蛋糕做大,然後按照在組織內的貢獻率實現利益的分割。這種利益安排機製既是網絡化組織存在的根本前提,也是維係其發展的機製保障。

(3)聲譽機製作為信號顯示,企業聲譽可以使得企業降低搜尋成本,減少討價還價,並防止事後的機會主義行為,使交易雙方形成合作的預期。在網絡化組織內成員企業比市場上更加重視塑造良好的信譽,這是由於網絡化組織內各企業彼此了解程度較高,容易對敗德行為達成共識並集體對背叛者實行懲罰,甚至將敗德企業驅逐出網絡。因此,在網絡內,企業聲譽就是交易方對己方的預期,從而決定對方的行為決策。為提高聲譽或者規避不良聲譽,即使機會主義行為帶來的短期利益高於長期預期收益,企業也有內在動力去維係交易長期穩定進行,因為喪失聲譽就意味著未來收益的下降,企業必須在聲譽與長期收益之間作出權衡。

(4)文化機製網絡化組織內的成員企業都受到集群文化的影響。這種文化具有確認網絡製度安排合乎義理與凝聚網絡內企業個體的功能,一種合理的網絡化組織文化可以使成員企業間達成共識,從而節約了信息費用,克服搭便車之類的問題,提高企業間合作的效率。可以說這種文化機製就是網絡化組織內的非正式製度,對這種文化的背離將使得背離者與其他企業間的信息費用等大幅上升,降低合作的效率。

3.企業網絡化組織的優勢

一般而言,旅遊業采取網絡化組織方式既符合旅遊業本身的特性,又能使單個企業形成個體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其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市場信息資源的共享旅遊企業提供的主要是服務產品,而顧客對產品有個性化的需求,這種需求通常需要與顧客麵對麵接觸才能有效地獲取。一般而言,單個旅遊企業無法承擔大量的市場調研、信息搜尋等費用。旅遊企業建立起網絡化組織後,就可以實現有關的消費需求、技術谘詢、融資和物質資源等信息的共享。可以說,網絡化組織是一種比市場機製穩定、比等級組織靈活的新型組織形式,是一個開放性的係統,各種信息資源可以在網絡化組織內自由地流動。因此,企業加入網絡化組織可以得到原來難以獲得的資源和信息,因而可以更及時地應對市場和技術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