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銷售要懂心理學--銷售是場“心”與“心”的較量(9)(1 / 3)

一、提供客戶真正想要的產品

現實生活中,人們最怕別人拒絕,卻經常會遭到拒絕。而從事銷售工作的人遭受到的拒絕卻是最多的。銷售員的工作是辛苦的,不僅會耗費巨大的體力,也會損耗很多的心力。而在銷售中,接二連三地遭受客戶的拒絕也是讓銷售員十分鬱悶的事情,給自己的心理會造成很大的打擊。這就需要銷售員擁有極好的心理素質,敢於承擔這些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但是一味地忍耐也不是治本的辦法,既然有問題,就要努力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了解並思考客戶拒絕你的真正原因,找到客戶拒絕的心理根源,對症下藥,攻破客戶的心理抗拒,就會獲得更多的成功的交易。

有的銷售員一聽到客戶拒絕,馬上就會像泄了氣的氣球,放棄了所有的希望,也放棄了繼續爭取的念頭。其實很多時候,雖然客戶會提出了很多拒絕購買的理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的產品不能滿足對方的理想要求。這時,客戶隻是想要進行比較,或者期待更好的商品,給自己留有選擇和緩衝的時間。客戶在購買商品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心理效應--抗拒推銷。當你直接把商品拿出來,放在客戶的麵前,說這就是你所需要的,客戶往往會覺得是你硬塞給他,因此他會本能地挑出各種毛病加以拒絕。而如果銷售員先問清楚客戶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商品,然後再拿出合乎客戶要求的商品,這是客戶就會覺得這是自己所需要的,從而樂意接受。因此銷售員如果想把產品銷售出去,就必須知道客戶究竟想要些什麼,並且讓他親口說出來。

聰明的銷售員都會暫時不去考慮客戶提出的一大堆拒絕理由,而是想方設法讓客戶說出他們期望中的產品應該包含哪些特征。如果客戶願意開口說出自己期望的產品特征,那麼就意味著你已經突破客戶的心理防線,找到了實現成交的道路。銷售員應該記住這樣一條:給客戶提供他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推銷給客戶你想賣給他的東西。這樣才會把拒絕轉化為接受。

陸林是某電腦公司的銷售代表,一次他到一家公司去推銷電子設備。可是,他剛剛表明身份,就遭到了那家公司經理的拒絕,經理說:“你不需要在這裏浪費時間,我們一直以來都與一家品牌電腦公司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並且會繼續合作下去。對於其他公司的產品我們不感興趣。”

陸林還沒有介紹自己的產品就先吃了個大大的“閉門羹”。然而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仍然微笑著注視經理說:“先生,我想知道,您覺得那家公司的產品確實值得您信賴,是嗎?”

公司經理肯定地回答:“那當然。”

於是陸林又問:“那您能說一說那家公司的產品有哪些特點最令您感到滿意嗎?”

公司經理微笑地說:“它的很多的特點都讓我們很滿意。首先產品質量以及研究技術可謂是世界一流的。更關鍵的是,這種品牌的產品自上市以來,一直都受到顧客的喜歡,並且市場評價也很高。這些都足以讓我們放心與之合作。”

陸林見經理已經打開了“話匣子”,便趁勢又問:“我覺得,您理想中的產品不應該隻具備這幾點優勢吧?如果你希望那家公司能夠做得更好一些,會希望他們在哪些方麵進行改進?”

公司經理思考片刻,告訴陸林說:“考慮到我們公司的具體情況,我希望他們能在技術細節方麵做得更加完善一些,因為公司裏的員工經常反映在生產中有些操作很繁瑣,如果再簡單一些就更完美了,但是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是否能得到解決。

當然了,如果可以的話,我還希望他們公司的產品價格能夠再降些,我們公司在不斷擴大,每年都要購買進大量產品,花費的資金實在不少啊。”

陸林見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便真誠地對公司經理說:“先生,我很榮幸地告訴您,您提出的願望我們都可以滿足。因為我們公司的技術人才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所以,對於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水平您大可以放心。而且,我們公司特別在產品的使用操作方麵做了改進,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操作起來是非常靈活的。我們現在正在用低價來打開市場,因此在價格上更低廉,希望能夠像您這樣的大客戶進行合作。”

由於陸林所提供的產品能夠滿足公司經理提出的所有條件,引起了經理的興趣,於是立即就決定先購進一小批產品進行試用。

陸林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突破了客戶的拒絕,他沒有直接把自己產品介紹給客戶,而巧妙地探究客戶心中真正想要的產品應該是什麼樣子,最後再把能夠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拿出來,客戶自然沒有話說。如果他不去詢問客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產品,而隻是一味地渲染自己的產品多麼優良、多麼便宜,客戶照樣不會買他的帳。

化解客戶拒絕是需要技巧的,最重要的是了解客戶的內心,探求客戶真實需求。當客戶突出購買條件時,即使你的產品不完全符合客戶的要求。也可以通過強化和渲染符合客戶要求的方麵,並淡化不符合要求的方麵,從而增強產品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