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銷售要懂心理學--銷售是場“心”與“心”的較量(8)(3 / 3)

張傑是一家機械公司非常出色的銷售員。有一次,與他進行過多次交易的客戶突然打電話對他說:“張先生,非常抱歉,但是我還是要告訴您,以後我不準備向你們公司購買發動機了。”

張傑很困惑,不知道為什麼:這是怎麼回事?一直以來,他和這位打電話的鄭先生合作都很愉快。於是他鎮靜地問道:“哦,為什麼?鄭先生是覺得我們的發動機質量不好,還是價格太高?”

張先生答道:“因為近來一段時間我發現你們的發動機溫度太高,以至於我都不敢去碰了,我擔心它會燙傷我的手。”

如果是在以前,張傑可能會和客戶辯論一番,但是打電話的這位是他一直合作得很愉快的客戶,所以這次他決定改變策略,采取“蘇格拉底問答法”。

“鄭先生,我非常讚同你的這個觀點。如果這些發動機的溫度過高。你完全沒有必要購買它們,對吧?”張傑問道。

“我很高興你讚同我的看法。”客戶說。

“不過,張先生可能也知道,全國電器製造商規定,合格的發動機可以比室內的溫度高出72攝氏度,對吧?”張傑並沒有刻意辯解,然後裝作漫不經意地問了一句:“你們廠房的溫度大概有多高?”

“應該在70攝氏度左右。”鄭先生答道。

“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廠房的溫度是70攝氏度,試想一下,當你把手伸到142攝氏度的水裏時會是什麼感覺?你的手會不會被燙傷呢?”

對方沉默了一會兒說:“張先生,我認為你的看法是正確的。那麼我現在可否再向您訂購200台發動機呢?”

可以看出,銷售員張傑正是因為打破了客戶的顧慮心理,才使得客戶很愉快的決定與他進一步決定與他繼續進行合作。

所以說,銷售員在銷售的過程中,要盡自己最大能力來消除客戶的顧慮心理,使他們覺得自己所購買的商品物有所值,而且極具品味。

其實,銷售員要想在銷售過程中消除客戶的顧慮心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向他們保證,他們決定購買的動機是非常明智的,而且錢會花的很值得;而且,購買你的產品是他們在價值、利益等方麵做出的最好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消除客戶顧慮的過程也是幫助客戶恢複信心的過程。因為當他們猶豫是否購買你的商品時,他們的信心出現動搖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這時候,銷售員如果能及時地幫助他們消除顧慮,也就幫助他們強化了自己的信心和勇氣。

另外,要想消除客戶的顧慮心理,還需要銷售員用自己的行動和語言來幫助客戶。因為,銷售員的沉穩和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自信往往可以重建顧客的信心。如果銷售員對自己沒有一點信心,就更無從幫助客戶建立自信。

有了自信的態度還是不夠的,另外還需要以言辭作後盾。一個客戶想要購買一種計算機軟件,但是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而且目前市場上種類繁多,他不敢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聰明的銷售員發現了這一點,於是說:“我很了解你的想法,你不是很確定這種軟件是不是具有您想要的那種功能,對不對?”客戶點了點頭。

“既然這樣,我建議您先試用一下,看看它的功能如何。現在我就幫你把這個軟件裝進您的電腦裏,你可以使用一段時間,到時候你可以根據您試用的效果來確定到底要不要買這種。你認為怎麼樣?”在關鍵時刻,這位銷售員運用了他純熟的言語技巧,使得客戶的顧慮頓消。

人的思想是很複雜的,當接觸一些新鮮事物的時候,往往會不理解,想不通,疑慮重重。但隻要能把握脈絡,層層遞進,把理說透,就能夠消除客戶的顧慮,使銷售成功進行。

【心理提示】

在銷售的過程中,顧客心存顧慮是一個共性問題,如若不能正確解決,將會給銷售帶來很大的阻礙。所以,銷售員一定要努力打破這種被動的局麵,善於接受並巧妙地去化解客戶的顧慮,使客戶放心地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顧慮是心與心之間一條巨大的鴻溝,填平它,銷售員才能通向成功交易的彼岸。

在銷售中,不是每一次推銷,都能讓客戶順利地接受,有時候客戶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進行逃避、拒絕、討價還價等。這些現象雖然在銷售中是比較普遍的,但是很多銷售員卻在麵對這樣的狀況時,往往顯得束手無策,難以應對。即使有辦法,有時候也需要費很大的功夫來說服一位客戶。那麼如何才能夠輕鬆化解客戶的心理抗拒,成功達成交易呢?這就需要銷售員學會攻心戰術,從心理上來進行突破,激發客戶的購買心理,化解客戶的拒絕心理,從而成功實現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