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銷售要懂心理學--銷售是場“心”與“心”的較量(3)(2 / 3)

有人說,一個人成功15%是依靠專業知識,而85%則是依靠有效的說話,可見說話的重要性。隻有掌握了說話的技巧,善於抓住客戶的心理,見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讓自己的話語合乎人心,給人以如沐春風的感覺,那麼不僅使彼此的交流輕鬆愉快,也會使辦事水到渠成。正所謂“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銷售員要學會洞察人心,說話時注意對象,注意方式方法,既要說明白自己的意思,又要讓客戶聽得舒服,才是有效的說話。

但是有很多銷售員往往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說話。

例如,銷售員一見到客戶就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總是說自己的產品與眾不同,能給客戶帶來很多的利益,同時比同類產品受客戶的歡迎等。但是很可惜,客戶不想聽這些,即使你說得再好,也不會起到任何打動人心的作用,反而會讓客戶感到厭惡。所以銷售員在開口之前,就應該先想想客戶是否願意聽我說這些,這樣說是不是會讓客戶聽了很高興,不然的話,說再多也是浪費口舌,銷售員要學會把自己的每一句話都說到對方的心坎上去。

銷售員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善於說話的智者,用最巧妙的語言,把話說到對方心裏去,為自己順利開鑿一條成功銷售的通道,學會說話的技巧,能夠深深地吸引客戶,滿足客戶傾聽的心理,這樣才能引起客戶的興趣和注意,從而促使銷售活動順利進行。

比如,有的銷售員麵對客戶時,總是硬生生地來一句“請問您要購買某某商品嗎?”“您對我們的服務感興趣嗎?”,這樣的提問往往會得到客戶簡單而果斷的回答“不!”於是銷售員好不容易等到一個準客戶,剛說一句話就再也搭不上腔了。

很多銷售員都有這樣的感受,就是總是覺得和客戶實在難以溝通,難以讓客戶接受自己的建議。這就是銷售員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沒有把話說好,不僅沒有獲得客戶的認可,反而拉大的彼此之間的距離,導致客戶的防範心理越來越重,成交的希望也就越來越小了。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銷售員一定要訓練自己的“嘴上功夫”,做到說話有“術”,能夠把話說到客戶的心裏去,才是真正的能說會道。在銷售中,銷售員要注重平時語言的學習和積累,在不同的場合下,麵對不同的客戶,要選用最得體,最恰當的語言來準確地傳遞信息、表情達意,力爭取得最佳的表達效果。

某公司舉辦了一次盛大的化妝品展銷會,為了贏得更多的客戶,使自己的商品深入人心,公司特地從公司精挑細選了50名銷售精英進行現場推銷。50名銷售精英個個都是能言善道的,特別善於和客戶進行溝通,讓客戶開開心心地購買自己的產品。

他們有的在台上以專業的術語向客戶詳細地介紹產品的原料、配方、使用方法等,有的專門回答客戶的各種疑問,反應既快又準,對客戶的問題對答如流,而且語言也是彬彬有禮,風趣幽默,吸引了很多客戶。

有一位客戶問:“你們的產品真的像廣告上說得那麼好嗎?”一位年輕的銷售員馬上回答道:“您試過以後的感覺比廣告上說得還要好。”

客戶又問:“如果買回去,用過以後感覺不好怎麼辦?”另一位銷售員笑著說:“我們會等待著您的感覺。”

有這些優秀的銷售員現場進行推銷並解決客戶的疑問,使這次展銷會空前火爆,不僅產品的銷量大大超出預算,還使產品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公司的慶功大會上,公司的總經理特別地感謝和表彰了那50名銷售精英,沒有他們的參與是無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的。並要求其他銷售員要向他們學習說話的技巧,提高自身的嘴上功夫。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人們通過語言進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它作為一種媒介,會使人們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反應,一句話說對,就能夠贏得客戶的信任,同樣一句話說錯,也可能會使銷售員失去一筆生意。因此話不能隨便說,應該經過仔細思考,精心琢磨才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很多銷售新手在銷售時,總是喜歡單刀直入,迫不及待地向客戶灌輸“信息垃圾”,以此來撬開客戶的嘴,然而客戶卻冷冷地說“不”,銷售員便無計可施。而有經驗的客戶則會先尋找和客戶的共同話題,聊到客戶開心,再趁機提及銷售,往往會後發製人。不能夠打開客戶心門的話,說再多也是白說,而對客戶胃口的話,說一句就能夠頂十句。

有一位客戶因為自己買得家具出現了問題,十分生氣地去找銷售員理論,銷售員很認真地聽客戶發完牢騷,對客戶的意見表示認同,並說:“如果我買到這樣的產品,也會氣成您這樣的。”這樣的一句話使火冒三丈的客戶一下子火氣消了一半,有原先的要堅持退貨變成了更換產品。因此把話說到客戶的心裏,就能夠化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