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領導藝術占第一位的是在方法上表現出有效性。任何一個決定,都不能違背管理的原始目的,離開原始目的製訂的一係列措施,肯定是舍本逐末的方法。高超的領導藝術應該是在管理中達到真、善、美的自由創造。“真”是把握規律、實事求是,圍繞問題中的主要矛盾來采取合理的解決方法。“善”就是管理中要人文化,達到團隊利益、成員利益高度的統一,要公私兼顧。“美”就是領導的策略要讓成員愉悅、舒暢,能夠主動接受,要在規律中將其升華到藝術境界。領導藝術是領導者個人素質的綜合反映,實踐活動是檢驗領導藝術的唯一標準。
有一家公司,為了淘汰設備,準備新建廠房。但董事會決定,原有廠址與舊設備都要保留。董事會中有人說:“既然這些設備要保留,就得留兩個看門人。”
問題這兩個人怎麼管理,於是又派了兩個管理者。一個負責給這兩個人布置任務,一個人負責給這兩個人製訂工作計劃。
董事會中又有人說:“這幾個人究竟工作效率怎麼樣?必須要讓高層管理者了解。”於是,又派出了兩個人,一個人負責考查人員的工作情況,一個人負責總結工作的得失。可又有人說,這幾個人收入如果搞平均主義,就會喪失工作的積極性,應該拉開收入差距。這樣又有兩個人被派出,一個人負責考核人員的出勤情況,另一個人負責發放報酬。
問題又出現了:這些人相互之間如何管理,出了問題誰是責任人。這樣,又派出了四個人,一個總經理,負責全麵工作;一個計劃部經理,一個財務經理,一個監督部經理。
可是年終下來,董事會一致認為,一個舊廠房、一些淘汰的設備,已經成為公司的沉重負擔,必須通過改革,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啟示:有些孩子認為,管理就是管住成員,最大限度地完善管理機製,就能出管理效益。就像這家公司一樣,原本是為了管理舊廠房與淘汰的設備,在管理過程中卻把重心放在如何管理看門人的身上,一再增加管理的成本,為管理而管理,使這項工作成了公司的累贅。家長要教育孩子,管理的目的是做事,不能讓管理的目的錯位,管理需要調動成員的積極性,不需要為管理人而管理。家長還要讓孩子知道,必要的管理必須要有,但為管理人而不斷地投入管理成本往往是浪費。
訓練支招:
(1)教育孩子,管理的目的是管好事,不是管好人。
(2)引導孩子,在從事一些團體管理時,要充分相信成員,從調動他們的自覺性上入手,而不是從增加管理成本來達到目的。
(3)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培養孩子做事的有效性,提高孩子的務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