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信樂--
本阿彌空中是本阿彌光悅之孫。尾張德川家藏的銘“白雲山”的茶碗據說就屬於空中信樂。
※仁清信樂--
江戶時代京燒傑出的大師野野村仁清製作的信樂燒。與空中信樂都是用黑穀的陶土與信樂之土相混,以粟田口(京燒的一個窯)的技法在京都製作的。器底左側有仁清的銘。另有所謂“仁清無印”,其實並不是仁清的作品。
※信玄壺--
元和八年(1622)起奉命燒製,專為進獻皇室與將軍家的貢品。釉色上部為茶色,腰以下為白色,肩部有耳。據說是武田信玄喜歡的式樣而得名。
●信樂燒名器圖片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1:信樂一重口水指
高14.7cm
桃山時代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圖2:鬼桶
經小堀遠州鑒定的中興名物之一。上大下小,厚唇,自然釉產生幽玄的變化,胎體上點出無數“蛙目”。無為、恬淡的樸素感正是其魅力所在。千宗旦附書題曰:“紹鷗一覽道閑所持之古信樂水指也”。
傳來:清水道閑~益田鈍翁
高20.2cm
口徑24.0~25.7cm
底徑14.5cm
重3460g
圖3:蹲
高18.8cm
室町時代
圖4:信樂水指
千利休所持。稱作“利休信樂”的一係列水指的代表。
玉林院傳來
高16.8cm
桃山時代
畠山美術館藏
圖5:信樂茶碗“水の子”
信樂的陶土不適合作茶碗,因此信樂茶碗比較少見。無釉而使胎體的質樸感在窯火的試煉下表現得淋漓盡致。信樂土的乳白色斑在茶碗盛水後看上去的感覺是此器得名的原因。
傳來:津田宗及~江月和尚~冬木喜平次~鬆平不昧~根津青山
高9.4cm
口徑9.8cm
足徑5.0~6.0cm
足高0.9cm
重415g
根津美術館藏
圖6:信樂三角花入
近三棱狀的身體,花瓣形的口,出色的釉景,製作時留下的劃痕,都是這件花瓶的意境所在。口下原開有口(可能是用來吊掛),今已填沒。
傳來:雲州鬆平家
桃山時代
圖7:三夕
信樂水指。中興名物。帶蓋。胎體鮮紅,因取寂蓮、西行、定家詠秋之夕暮的和歌,命名為“三夕”。
傳來:冬木家~鬆平不昧
高19.2cm
口徑17.5~18.5cm
底徑17.0~17.8cm
蓋11.0~12.5cm
重2960g
圖8:信樂結柴形水指
雖然掛名“信樂”,其實是京窯(上像是修學院燒)的作品,隻是用的信樂的陶土。精工細作的上品水指。丹波燒也有同類型的水指,但在意境上遠不及此件。
高18.5cm
口徑15.2cm
滴翠美術館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