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及其他 額外一(下)(1 / 3)

現在隻剩下最後一座珊瑚礁了。遠遠望去,島上光禿禿的寸草不生,四周惡浪洶湧,和這幾座小島的綺麗風光大不相同。我感到十分納悶,為什麼在同一串島群裏,竟有截然不同的兩種麵貌?難道它是大海的棄兒,沒有分得半點鍾愛嗎?我隔得很遠,也能隱隱聽到那兒怒潮澎湃,清楚瞥見飛濺上天的浪花,使人不寒而栗。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接近島嶼的,如果在慌亂中被衝離了木筏,就會必死無疑。

我盤算著:值得為它冒險嗎!忽然靈機一動:平靜的水麵決不會發生問題,隻有遇著這樣的險礁,才可能觸礁沉沒,沒準兒我要尋找的線索就在前麵呢!

我下定了決心,仔細把木筏加固,就鼓起勇氣駛了過去。

這座礁島旁邊的水勢果然特別險惡,像是在拒絕來訪的客人,用一排排巨浪築成水牆。奇怪,這兒無風,為什麼卻有掀天大浪?仔細一看,原來這兒有兩股急流交彙,加以水下暗礁密布,更增添了水情的複雜程度,成為一處極其危險的海區。

此刻,我不可能仔細琢磨它的一切秘密。越靠近小島,航行越危險。波濤一下又一下把我的木筏拋上天空,再嘩地一下落下來,震得我幾乎沒法坐穩身子。為了防備不測,我趴下來,雙手緊抓住筏麵,不敢稍微放鬆一丁點兒。

波浪像重錘一樣,砰砰擊打在木筏上。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木筏忽然散開了。“壞啦!”我一把抓住那塊珍貴的船板木,就沉下了水。

由於大聲呼喊,我咕嚕嚕地喝了幾口海水。當我暈頭暈腦地被一股上升水流攫住,重新浮起來時,一眼瞧見了一根筏木,我連忙伸手緊緊摟住它,這才穩住了身子沒有再沉下去。我抱住這根木頭在驚濤駭浪裏翻滾了無數次,最後竟稀裏糊塗地被衝到了岸邊。我連忙攀住礁石登上了岸,氣喘籲籲地往前奔跑,躲避狂濤的襲擊。待到我立住腳跟,回頭一看,那根救了我的性命的木頭已經被潮水卷走了。

我拖著沉重的腳步,登上海島最高處,發現岸堤後麵也有一個礁湖,平靜的湖水和海上的怒濤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心裏想,這是這個島群的最後一個環礁,它會是我要尋找的環洲嗎?

從礁石被衝蝕得滿目瘡痍的樣子來看,這座珊瑚礁已經在海上屹立了很長歲月,但它卻像是剛從水底升起來似的,隻有很少一些牡蠣緊緊貼附在岩石表麵,幾乎沒有任何別的可以吃的東西。由於岸邊總是波濤洶湧,捕魚也不可能。我每天用很大的氣力,使勁撬開緊閉的牡蠣殼,取出肉來,就著島上低凹處的一丁點積水咽下去。我的肚皮隻能填個半飽,連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也不可能。

我這樣半饑半飽地在島上挨磨了好幾個晝夜,絞盡了腦汁也想不出脫離險境的辦法。想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又遭到一次無情的折磨。

這是一個晴朗的月夜,圓圓的月兒像是一個銀盤子,高高懸在天頂,明亮的月光把海麵映照得十分清楚。我因為心裏有事睡不著,正躺在一塊礁石旁邊,迷怔怔地瞅著月光下的大海。忽然海水沸騰起來,發出可怕的咆哮聲,卷起一道道小山樣的大浪,橫掃過開闊的海麵,對準小島猛撲過來。

“壞啦!潮水漲起來了!”

刹那間,我的睡意完全消失了,顧不上身子軟乏,連忙一骨碌跳起來,朝著最高處奔跑。我知道,這是滿月時特別凶猛的高潮。

潮水比我估計的更加猛烈得多,也迅速得多。我還沒有跑上岸坡,它就高聲吼叫著,從我的身後猛撲上來。我要躲避,已經來不及了。隻好就地臥倒,緊緊摟住一塊突出的礁石,讓狂暴的潮水從身邊湧過,蓋沒我的頭頂,掃過島麵和島心的礁湖,再嘩地一下退落下去。

在慌亂中我不小心,那塊刻滿記載的船板木和手裏的小刀,一下子被波濤卷走了。潮水退後,我想把它找回來,早已沒蹤沒影。

這一下我真傻眼了。這個記錄了一段中國古代航海資料的珍貴文物,在南極冰塊下封凍了許多世紀,好不容易才落到我的手裏,隨我曆盡艱險漂過了大半個太平洋。一路上我小心翼翼地保護住它,突然丟失了,怎不感到可惜?失去了證據,以後我向人們說起,誰肯相信呢?再說,那些古代沉船水手雖然早已不在人間,但是他們曾經眼巴巴地盼望把信息送回祖國,我也對不起他們呀!小刀丟了也很可惜,我怎麼剝礁石上的牡蠣殼呢?

潮水在天明的時候下落了,露出了一大片水下礁灘。我朝那兒一看,不由高興得跳了起來。在礁石裏露出了一塊木板,和我丟失的船板木很相像。我十分明白,海水下降是暫時的,很快還會上漲起來,若不抓住機會及時拾回來,再被衝走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我看準了目標,連忙三腳兩步衝了過去,企圖趕在潮水重新上漲以前拾回它。但是我晚了一步,還沒有跑到跟前,潮水已經嘩嘩地湧了上來,逼迫我隻好收起腳步趕忙後退,站在水邊耐心等待新的機會。心裏七上八下的,深怕在這一次漲潮中,會把它衝走。

等到潮水再落下去,我快步跑過去一看,它的木質、顏色都和我丟掉的那塊一模一樣,也是一塊破船板,卻不是我要找的原物。我再仔細一看,旁邊還有一柄青銅劍,劍柄上刻著一行模糊不清的篆文:“越王”踐三年,鑄於“稽”,很像是中國古代寶劍的格式。

這真太意外了!是大海玩弄的魔術,把我的小刀和刻滿字跡的船板木變成這兩樣東西,還是本來就藏存在這兒的古代遺物?我高興極了,伸手想去拿,卻不能撼動分毫。原來它們都緊緊地膠結在礁石裏,生成珊瑚礁的時候就沉落在這兒的,時代非常古老。

潮水又在我的身邊嘩嘩地喧響了,我撬不動青銅劍,心慌意亂地握住一個石塊砸下了一小塊木片,扭轉身子就逃跑了,新的發現激勵著我,打算等待潮水退落下去再作一次衝刺。但是大海已經恢複了常態,潮水不再大漲、也不大落了,翻來滾去的波濤又封住了水麵,使人望而生畏,不敢往前再邁一步了。

我坐在岸坡上,手捧著從水底找到的木片慢慢理著頭緒,覺得像是做夢似的。命運像是給我開了一個大玩笑,把我從古荊州帶到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然後又帶到神秘的幽靈島和鳥島,最後把我孤零零地撇在這兒,用這塊小木片換去了我所有的一切。難道這就是我漂洋越海追求的東西?難道這就是慷慨的大海爺爺賞賜我的最高獎品?

我搔著腦袋仔細想了一會兒,不由恍然大悟。青銅劍是中國古代的遺物,它很可能和我丟失的那塊船板是同一艘沉船遺留下來的。這個波濤喧天的珊瑚礁,必定就是我要找的環洲。

按照船板上的記述,他們是從一個名叫“桑的地方返航,途經這兒不幸觸礁沉沒的。由於沒有航行工具無法離開,四周暗礁密布,水勢險惡,也不能拋下易碎的浮標瓶向外界求援。他們隻好別出心裁,在一塊破船板上刻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夠落到人們的手裏。他們曾經到達過一個遙遠的國土,想把那兒的情況告訴祖國的親人,心裏不知有多麼焦急。他們不知在這兒被困了多少日子,生活一定比我艱苦得多。

想不到的是,得到這個消息的我,竟也被困在同一個荒涼的礁島上。我會不會落到和他們同樣的結局?我兩手空空的,沒有小刀和木板,想用同樣的方式送一封信出去也不可能,真為難啊!

我焦急不安地在島上兜著圈子。日子一天天過去,饑餓、幹渴和焦慮,把我折磨得支不起身子。我也記不清是困在這個孤島上的第幾天,我正迷迷糊糊地躺在礁石上,聽著身邊無休無止的波濤轟鳴,忽然聽見幾聲快樂的鳥叫聲和一陣嗡嗡的馬達聲音。我好奇地睜開眼睛一看,啊哈!原來是我的最親密的夥伴小海鷗,一架靈巧的小型直升飛機跟著它落下來,機門打開,從舷梯上走下來我在故鄉古荊州城邊結識的考古學家楊思源教授。

楊思源教授把我帶上直升飛機,飛到附近不遠處的一艘考察船上。

“你的朋友帶來了消息,”他手指著棲息在船欄杆上的小海鷗,對我說,“我剛從古扶桑國回來,追蹤慧深和尚的先驅者,考察一條失蹤的航線,在這兒失去了線索,正好遇見了它。”

“你說什麼!扶桑國在哪兒?”我想起了船板木的記載,激動地問他。

“扶桑國就是墨西哥呀!”楊思源教授解釋說,“這是懂得一點考古知識的人們都知道的常識。”

他聽完了我的敘述,比我更加激動,緊緊握住我的手說:“謝謝你,現在一切都明白了。”

楊思源教授的知識非常淵博,很快就解開了船板和青銅劍柄上的兩段文字的啞迷。

複原了船板木上的記載是:“越王鹿郢元年,自扶桑還,船壞於洲。困居荒島,思返故土。”

青銅劍柄上的篆文是:“越王勾踐三年,鑄於會稽。”

楊思源教授解釋說:“勾踐和鹿郢都是古越國的國王,會稽在浙江紹興境內,是古越國的一個都城。鑄造青銅劍的勾踐三年是公元前494年,古代沉船水手被困在環洲的鹿郢元年是公元前464年。這些無名水手是從扶桑國回來的,比慧深和尚早一千年到達美洲,是最早發現美洲的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