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與賢者同行(4)(2 / 2)

看月亮爬上來

敲了一陣鍵盤,來到陽台。看,月亮爬上來了——爬上了樹梢,爬上了樓頂……

爬,每個孩於呱呱墜地時都隻能持仰臥的體位,從最初“受製於人”到後來獨立行走,中間必定經過這一不可缺少的環節,而且多數孩子喜愛爬,即使到了已經可以直立走路時,仍不忘情於爬……

人們總是帶著難以割舍的情懷沿著時間的皺紋爬行。千百年來,歲月始終無法風化人們守望光明的身軀,相信未來的眼睛。於是生活的困境,人生的厄運,隻是在增加眺望的高度。

是的,一支筆,爬著滴落的墨跡可能一時會不被人注意;但隻要堅持,終會揮灑出秀山清水的丹青畫卷;這就像月亮,無論是滿還是虧,隻有爬上來,它才能光芒四射。

“月色迷離,圓月喜人,彎月離人……”月給了人間許許多多的慨歎。源於年紀不斷增長的原因,對月,我也似乎有了一種情感。

失眠的夜漫漫飄過來想念的心沒什麼阻礙

好像聽說最近你也在失眠,一個人發呆

……

妻子在看電視。望著爬上來的月亮,電視裏響起了一首歌。

《看月亮爬上來》是一首優美的月亮情歌。這首歌裏有思念、有愛。

輕快悅耳的民謠小調,似曾相識又久違了的親切。最簡單的旋律和歌詞配合出來極美的韻味與意境。同時借巧妙高超的編曲做最豐富的變化,營造出了“小夜曲”般的優美意境……

自古以來,吟詠月光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此處隻提現代人的月亮。

爬上來的月亮是永遠不變的,就像一直堅持的某種狀態。

看月亮爬上來、聽《月亮爬上來》,努力執著、放鬆心情,原來嚴肅的事與灑脫的心並不是不可同行。這就如農人在刀耕火種裏麵,找到美和溫柔,唱出詩三百;這就如作家寫作,而後人發掘作品與他私生活的關連;這就如無數科學家殫精竭慮,發明手機,但大家用來聽歌聊天……

月亮爬上來,爬過了孤獨,爬過了寂寞,爬出了好心情,甚至是在向幸福之港爬去。

半讓座

不久前,我們一家人一起從鄉下92歲的老母親那兒回來。

乘公交車了,擁擠的事情見得多了。我和妻子,女兒女婿,還有小外孫一行五人從家裏出發。當到一招呼站時,調皮的小外孫賴著要我抱。3周歲多的他雖然不胖,但也有30斤,抱起來夠沉的。

一輛公交車來了,遠遠望去,裏麵黑壓壓的,看來車子不僅僅滿載,該算超載了。新年裏,能擠上車就算不錯了,哪顧得上擠。車一停下,女婿就扶著讓我先讓,接著妻子、女兒又被他扶著推著,上了;最後他自己也擠了進來。我站上車就擔心:人如此之多,車內如此之擠,不能讓孩子站下去,孩子站下去肯定危險。

車開動了。車喇叭也放了錄音:請剛上車的旅客朝裏走……我抱著小外孫很吃力地朝裏擠著,心裏嘀咕:哪位好心人能讓個座就好了。不然,抱著多累人!其實與其說是嘀咕,倒不如說是祈禱,是期盼。忽然眼前一亮,原來是有座位的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朝我招手。再細看,她雖然招手,卻沒有站起來讓座的意思。我的喜悅也因此而降了溫度。

她見我站著沒朝她那兒去,很禮貌也很關心地說,我看您抱孩子很累,您能讓孩子坐到我的腿上嗎?說著,好像有準備似的,特地從口袋裏掏出兩塊糖,朝小外孫晃,示意讓他拿,哄他到她那兒去。

不要說,她這一著還真行,小外孫雖然沒接糖,卻朝她笑了。小外孫是個有名的外交家,從會笑開始,就不認生。我是抱著小外孫擠上車,又朝裏擠的,確實有點累,雖然沒給我讓座,也無奈地點頭表示同意了,說了聲“謝謝”就將小外孫遞給了她。

小外孫坐在她的腿上,朝我笑,繼而朝他爸爸笑,朝他媽媽笑,一會兒又轉過臉對著那個她笑。我看著小外孫在她的腿上,與她又是親又是笑,還阿姨長阿姨短地叫,很高興。

這位女士沒給我讓座,但能讓小外孫坐在她的腿上,讓小外孫有了安全,有了快樂,我不僅高興,還從心裏感激。當時在車上我就想,這位女士也是一種讓座的方式。我還給這種方式想了個名稱:半讓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