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寧拙毋巧(2)(2 / 3)

當今中國生產的東西在世界上賣得很多,可給全世界一個印象:中國的東西裏頭摻有水分。中國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巧人”,可謂比比皆是,從商界到學界,無其不有,甚至已經向未成年人群體蔓延,這是一切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憂慮的,作為一位守拙的愛國老人,能不憂心忡忡。

拙,雖然在當代辭典中的解釋除了用於自謙的如拙筆、拙作、拙見等為褒義外,其餘詞條如拙劣、拙笨等卻都是貶義。然而,在古代這個拙不是我們今天意義上認為的“笨拙”的“拙”,而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價值取向。“拙”與“巧”相對,“大巧若拙”是中國的先哲老子的話。這句話是中國哲學的重要思想,對中國文化、中國人的思維和藝術觀念有很深影響,在文學作品、藝術創作上都有體現。《論語》裏麵也有5個“巧”字,除了一個借用《詩經》中描寫美人笑容的句子,其他都帶貶義。傳統文化包括儒家在內,一直都主張不要花言巧語,要“訥於言,敏於行”。

寧拙毋巧的“拙”,當然不是笨拙的拙,而是傳統文化意義的那個價值取向的拙,指老老實實,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用汗水去換成果,走正途去求成功;而這個“巧”,卻是《論語》中貶的那個巧,即投機取巧,歪門邪道,弄虛作假,偷工減料,巧言令色……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知識經濟、信息爆炸的社會,這樣的社會現實容易導致人們浮躁心態的產生。因為浮躁,就會導致假、虛、刁、滑。平心而論,那些投機取巧者,也確有僥幸取得成功的,且確實比一般人投入少產出多,這就像那些耍小聰明的學生,他們隻注重考試,通過各種小技巧,甚至不當的手段,開始的成績往往會高於那些在平時紮實打基礎的。但要知道,能夠走得遠,有大發展的卻還是那些注重基礎的。這就如大海裏的小灰雀與海鷗那樣,小灰雀總能迅速地起飛,甚至它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了,而海鷗卻顯得很笨拙,它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用比小灰雀長得多時間,翅膀也要多拍打好多次。但誰都知道,真正能飛越大海,跨過大洋的卻是顯得笨拙的海鷗。

記得《史記》中記載老子對孔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愚笨的背後,其實是一種寬厚無邊的道德。孔子在向老子求教中,從老子的話感悟的“剛、毅、木、訥近仁”,正是對老子“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最好解讀。

沒有品德支撐的聰明和精明隻能是狡猾,不是智慧。時下,靠虛假廣告騙人,靠假冒偽劣產品欺世的商家,固然也能一時賺得暴利,但終究露餡,早晚垮台,這已經被無數種事例證明,他們輸就輸在一個投機取巧的“巧”字上。靠投機取巧出大成就、幹大事業的,古今中外從未耳聞。

文以拙進,道以拙成。守拙——“寧拙毋巧”,這是大智慧,更是高境界。

趣談屁股

屁股,北方人私下叫它“腚”,南方人私下就叫它“屁股”,公開場合的學名則稱作“臀部”,有時也被人誤念成“殿部”。也許最後的那個叫得也恰當,因為它原本就是掌控把持人類生命關口的“宮殿”!

我有時候想,父母給小孩設計開襠褲,不是為了讓他們大小便方便,而是為了給自己行個方便:打小孩的屁股。在農村裏,小孩子偷了嘴挨打,跟大人頂了嘴還要挨打,且不論偷嘴頂嘴是不是就算錯誤,也不論大人體罰孩子有何合理性,就算大人打孩子全是合理的,犯禁的明明是嘴巴,挨打的也應該是嘴巴,而屁股是無辜的。責任在嘴,與臀何幹?

每想起孩提時打屁股,就會想《紅樓夢》裏寶玉被打屁股的事。寶玉被打之後,那麼多女人把寶玉圍起來疼愛,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褪褲的褪褲,送藥的送藥。為什麼這世上人與人這麼不平等,我們挨打時誰也不問,你說,連屁股也分出貴與賤來。

“拉下去,重打××大板!”這樣的語詞在古書與古裝戲中隨處可見。這裏“重打”的地方,指的是打屁股。

幾千年的封建帝製,流傳著“伴君如伴虎”的說法。無數大員是在一路棍棒的調教下成長起來,轉而有了權力再去調教那些巴望著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人們。

俄國的托爾斯泰說:“中國人是靠打屁股治理國家的。”但是他不知道中國古代打屁股的首先一個步驟就是脫褲子。當年朱元璋創造了一千多大臣一起被廷杖的世界紀錄,而這些倒黴的大臣無一不是光著屁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