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憤青來了(3 / 3)

小資開始了戰略退卻,正有如秀才遇到兵最好的策略就是走為上,聰明的小資遇到憤青轉身就走,和憤青對仗,那不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麼?叫憤青探討一下波西米亞、一生之水試試?把劉姥姥放進大觀園再羞辱他麼?

所以漸漸地物以類聚,獸以群分,小資、憤青慢慢地各自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在網絡的新大陸上,小資有了小資的園地,憤青有憤青了的地盤。

在一個小資的據點裏,一個小資就這樣開導另一個剛剛遭遇過憤青的委屈的不得小資,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甲說三七等於二十四,乙說不對是等於二十一。甲就扯位乙不停地爭論,乙不服氣就和甲一起來到縣衙門論理。縣官聽過述說,下令來呀打乙四十大板。乙大呼冤枉,縣官對乙解釋說:天下人誰都知道三七等於二十一,你還同這個白癡爭論,不打你打誰?”

兩個小資頗具優越感地嘿嘿地笑了,最後總結出:對一個蠢貨最大的懲罰就是不去糾正他的錯誤,讓他永遠丟人顯眼去吧。

但是憤青也為自已戰術的臭名昭著付出了代價,在某些已成為社會主流的海歸派、理性派的大本營裏,可以看到博士們、MBA們這樣的話:你理他做什麼,一個憤青而已。

仿佛憤青即荒謬已是不證自明的公理。

他們這樣,隻因為憤青至少叫他們痛了,至少在優雅順暢的生活中被輕輕硌了一下。

天涯裏有一位網友歸納了一下憤青的特征:第一:憤青是一種勇於也熱衷於向他人、向社會、向環境挑起戰爭的動物;第二:憤青是一種容易被他人群起而攻之的動物;第三:憤青是一種極脆弱,一旦戰敗,便或是走向蚋變或毀滅的動物;第四:憤青是一種壽命較短,容易老化的動物。

綜上所述,憤青隻是熱血青年的部分人生裏程,文青或雅青或酸青將成之為他們的必然歸宿。

如果你是憤青,首先你得承認自己的俗氣,有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勁頭。王朔的書你可以不看,但是王小波你得好好研究一下。魯迅也是首選,你就把自各兒當作黑屋子裏一堆沉睡的人中唯一清醒的那個:真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

音樂要重金屬的樂隊。唐朝,輪回、眼鏡蛇、國外的甲殼蟲等等。新生代周傑倫那種rap的曲風不算。最好還要聽brojk,那個歇斯底裏的女歌手。現在再提《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會被憤青罵死,要看小舞台的話劇。

憤青的服裝不見得都是黑色或者是叛逆的,但是一定要有風格。粗獷、隨意。與眾不同,特別是要和小資區別開來。可以是秀水上10元一件的T恤,但是背後得印著:別理我,煩著呢。

旅遊走的地方是莫高窟、樓蘭等地。哪裏偏哪裏鑽。要尋求世間的大美。自然、無人工痕跡。

飲料以啤酒為主,農夫山泉有點甜,但是不適合憤青。但是憤青都是環保主義者。

還有憤青一定要關心時事。希望工程、足球裏的黑哨、江西的爆竹、中國的入世這還隻是國內的。“9.11事件"得站在國際策略家的角度來分析,台獨你得知道知道李登輝現在在哪裏,國際金融分析,明年的走勢並不好。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推己及人,反襯這世道的不合理和自己孤傲。

憤青不具有破壞力,更多的不過是一種姿態,他引人注目,但是很少有人願意跟隨。孤芳自賞,這是憤青心態的普遍描摹。憤青覺得舉世皆濁而自己獨清,他們堅定地認為,惟有用憤怒來抗議才能突出和標榜自己的不入俗流。

五.憤青、嬉皮與朋克

憤青最主要的武器是行為、文字和搖滾,能和憤青談的來的,有嬉皮和朋克,他們比憤青走的更遠了一步。

如同小資與憤青的對麵而立,曆史上,與雅皮士相對是嬉皮士。

一提起“嬉皮”運動,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它是一種頹廢、墮落的反文化運動,尤其是對當時的毒品泛濫及性解放都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也許隻看到了“嬉皮”運動的一個側麵。“嬉皮”運動實際是50年代“垮掉一代”的一個變種延續。對於未經曆過二戰的新一代美國年輕人來說,他們不用勞動就輕而易舉地實現了他們父輩辛苦一輩子所追求的“美國夢”,他們有著漂亮的住宅、汽車、立體聲音響、電視和足夠的零花錢。但是,豐富的物質生活卻未能帶來豐富的精神生活。因此,許多人在失望之餘,去追求一種比目前生活方式更美好的東西,以充實精神世界。

他們主張仁愛、反對暴力、提倡和平主義、利他主義。這種思想也是和當時人世的冷漠、戰爭的危機和爾虞我詐的社會現實相對的,因而是反主流的理想主義。由此可見,早期“嬉皮士”是一些很有素養和理想的青年。決非人們想當然的那些肮髒邋遢、衣衫襤褸、吸毒成癖、逃避現實和性變態的流氓。他們留長發、穿奇裝異服,是為了排斥當時美國光潔整齊的形象。這等於排斥美國社會及其觀點、立場,這種做法等於說:“我不願成為你和你所代表的觀點的附庸。”

這種消極的反叛現在看來畢竟有些幼稚。由於這是一場自發的“群眾運動”,沒人能控製其發展規模、方向,所以“嬉皮”運動以美國舊金山的鬆樹嶺地區為中心。以勢不可擋的威力席卷全球。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不僅對搖滾樂,而且對整個世界的文化形態及生活方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嬉皮”運動發展到後期,便背離初衷,向兩派發展。一派是真正的理想主義,一派是純粹的享樂主義。而後者的吸引力似乎更強烈一些。越來越多的嬉皮士把感官享受和聲色口腹之樂當成了生活的目的。此時的“嬉皮主義”已變成了絕對的“自我中心主義”。這一點明顯地可以在搖滾樂中找到例證:“甲殼蟲”作為理想主義者,專門演唱一些關於愛情、和平與冥想的歌曲,而“滾石”和“大門”樂隊則到處肆無忌憚地讚美性愛、毒品、無政府主義和極端享樂主義。

“嬉皮”運動對搖滾樂的影響很大,反過來搖滾樂對“嬉皮”運動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開始,嬉皮士們喜歡成群結隊地坐在海濱和公園聊天、彈奏樂器、唱歌。這種集會叫“狂歡大集會”,而每位卻那裏的人都是促使這些集會成功的積極參加者。當集會的人群越來越多時,搖滾樂隊便開始表演,但同時樂隊的演奏又起了喧賓奪主的作用。因為音樂的聲音完全壓倒了一切,而這些嬉皮士們便從一個參與者變成了一個聽眾。整個集會的氣氛便被搖滾樂所控製。其中最有名的便是“Grateful

Dead”樂隊。終於,在加州阿爾塔蒙特的“滾石”演唱會上發生的一樁凶殺案給這種集會敲響了喪鍾。當“滾石”演唱他們的經典作品《同情魔鬼》時,號稱“地獄天使”的摩托黨徒在舞台前痛打並刺死了一名聽眾。事件發生後,連那些最樂觀的嬉皮士都感到整個運動變成了一場恐怖遊戲了。從此,“嬉皮”運動進入了尾聲。

可以看出,在嬉皮早期有著頗重的憤青的影了,在嬉皮運動的後期,其中的一派理是純粹和堅定了憤青理想主義。他們的共通點就是不滿現狀、抨擊醜惡和理想主義。

朋克,來自Punk的譯間,也有人譯作旁克、龐克、叛克、崩克。

近年來朋克以其強烈的反叛性和極端性贏得了眾多青少年的酷愛,通過精神的渲瀉和靈魂的狂躁滿足了內心的煎熬,這就是朋克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有人把朋克叫做端著音樂武器的憤青,是憤青中的憤青。

朋克出自70年代的英國經濟危機時期,所以決定了朋克的反叛性。70年代,日益衰落的英國麵臨著經濟危機,原油價格猛漲,幾大工業都陷入困境。國際貿易停滯不前、物價上漲、大量工人失業。人們麵對現狀毫無辦法,精神上受到嚴重的打擊。因此,青少年對現實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甚至絕望的心情。他們憤怒的抨擊社會的各個方麵,而且是通過一種狂放的渲瀉式的行為表達了他們的思想。

之後,朋克傳入美國,最初在美國的規模並不大。而且,此時的朋克並不像它在英國那樣是一種政治上“無政府主義”的音樂,而是青少年反對他們的父母和他們所討厭的中產階級的一種語言。因此,朋克在英國和美國體現的是兩種不同的性質。“滾石”樂隊的吉他手凱思?理查德說過“在朋克中,音樂似乎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想惡心什麼人”。

作為一種藝術,音樂一旦失去了個性,那麼它麵臨的即將是“70年代的英國危機”。70年代末,在音樂流派上,朋克被“新浪潮”(New Wave)所替代。

但是到了90年代,朋克精神還在繼續,隻不過它把音樂升華到了主體地位,這就是“垃圾樂”(Grunge)。“垃圾樂”吸取了朋克中較為粗重的搖滾樂形式,表現的是青年人在社會的壓抑下產生的悲觀、焦慮和憤怒之情,但是他們追求節奏與和聲的張力,結構也變得更為複雜,“涅槃”(Nirvana)樂隊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他們的音樂中,聲嘶力竭的渲瀉、喧鬧狂噪的現場,眾人皆知。但是真正的渲瀉並不是聲嘶力竭,它是文明的。隻有在沉默的氣氛中才能真正的讓人感覺到,你所表達的是什麼。因此,1993年“涅槃”

的“不插電”演唱會最真實的表達了科特?科本(Kurt

Cobain,樂隊主唱)當時的心情,演唱會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科本吞槍自殺了。這是一種地道的朋克精神,走到了憤青的極端,他的寄托最終沒有了嘶吼,而是選擇了安靜。

在中國,在引進和傳播朋友音樂的同時,更多憤怒的青年認定朋克不隻是一種音樂,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極其純粹的精神,一場對目前生存狀態的革命。

朋克的革命性在於其絕對不會向周圍的任何事物妥協,盡管在大多數時候,對立麵總是顯得那麼強大。

朋克在音樂上的不妥協性表現為與商業的勢不兩立。自從商業界入藝以後,庸俗、流行毒瘤,充斥了藝術界。力圖用藝術為自己貼金,將藝術貼上標簽放在貨櫃。商業的界入從來沒有為朋克的發展提供一絲一毫的幫助,反而扼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樂人,商業對朋克這朵帶刺的玫瑰已無所適從,最終商業悄悄遠離了朋克。

朋克從產生的那天就沒有向現實妥協過,正是由於社會的壓迫才使得克樂人大多出身在社會的底層,自幼對底層的黑暗、貧窮、暴力有很深的感受,並在他們的心靈留下了不可撫平的創傷。他們企圖用音樂摧毀整個讓其失望的現實,顛覆許多業已存在的習慣、紀律、規則,打破舊傳統的禁錮,去尋找真正屬於自由的天性,去尋一批人成了朋克的創造者。

正如有伴隨小資、憤青的興起同進有了更多的偽小資、偽憤青一樣,朋克的隊伍中也不免攙雜了很多的假冒偽劣。也有幾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從時裝店購入幾件另類的衣物,掛滿亂七八糟的金屬零件,滿嘴吐著髒話,瞧誰誰不順眼,忽然拿起了吉它,煞有介事的稱“我們是朋克”。許多樂隊的音樂可以說是髒、亂、差,模糊的聲音,不可分辨的器樂,就像一鍋不可下咽的豬食。事實上,朋克需要反叛,但不是輕浮。深入的剖析朋克,看到的是朋克靈魂最深處的本質,那是一顆幹幹淨淨淌血的良心。

一個朋克的獨白

朋克雖然隻是一個音樂詞彙,但它總是以一種深刻的社會現象學的姿態呈現,呈現出一種義務反顧、直麵現實、永不氣餒的批判精神。而後者的概念注解就是我對朋克思想的理解和體會。朋克是不分疆域、界限、知識層麵、範疇、方式方法的真正屬於普羅大眾的僅存的思想方式,唯一的文化手段。它是反精英文化,去偽存實,反意識形態的一種不妥協批判態度。

可是今天,中國的朋克僅僅倦縮在我眼前的這本封麵充滿花哨電腦設計的薄薄的《通俗歌曲》雜誌裏,並且它已經升華為時尚的《吉他之友》了!朋克就是青春期的噪動?朋克就是誇張的炫示?朋克就是凶猛的挑釁?朋克就是棒打一大片?朋克就隻是中國樂壇一朵即將調謝的奇芭?朋克就不講技術?朋克就是時髦?——謊言,全是謊言!這是有知識沒文化的所謂樂壇精英、文化青紅幫、媒介幹將們合力泡製出來的最最惡毒和陰險的誣告,這就是它們的策略。普羅大眾的唯一發音筒就這樣瞬間的、合情合理的被它們剝奪了。

鑒於目前形勢,我厲兵秣馬,積極備戰,我要做一個外形最最普通的朋克份子,衣著樸素整潔大方,以寬鬆為準。每天準時作息,按時讀書看報,了解一切資訊情況,然後埋頭苦幹。不參加集體活動,不過夜生活,不拉幫結派,不喝酒,不抽煙,不嫖不賭不經商,不風花雪月,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對人謙虛友善,對敵時刻警惕,並做好隨時痛殲敵人的準備。對一切人民群眾積極團結和爭取,嚴厲打擊中間份子,嚴防背後給你一槍的同道們。

我不搞音樂,我用我自己的方式。我有正式職業,但對我的思想沒有任何幹擾和影響,我反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更善待單位的同事,更捍衛自己的思想,我相信練就強大的控製力則會凝聚更強大的戰鬥力。打破所謂手段方式方法的局限和束縛吧,隻要朋克之心永存,就應該就地而起,揭竿奮戰。那怕最後失敗了,那怕別人說你落後了,那怕隻剩下幾杆老槍了,那怕時代變遷了,我們仍然,一如既往,毫不猶豫的,戰鬥下去。

六.偽小資和偽憤青

無論是哪個朝代哪個社會都會同時有捍衛公理者“每論說古今時俗行事,恒發憤歎息” 抨擊時弊,也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者求“詩緣情而綺靡”。既有人摔爛課桌衝出校門,有人高唱著“五月的鮮花”扛起了槍;也有人依然輕吟“繁星閃爍著——深藍色的太空”,有人揮揮衣袖依然說“輕輕的我走了”;有人握著拳頭依然說,“I

HAVE A DREAM” ,有人用汽油點燃了一切,說我們反戰燃燒是為了和平。

這個世界一直是這樣,有熱烈,有低吟,有人隻願意做夢,有人揮了拳頭大聲喝喊怕沒有人聽。

仔細看看世界各國的文化發展史,就會發現,憤青玩剩下的反叛和革新過些時日到小資那裏就成了時髦和流行了。那時候呢,憤青就又玩別的去了,同時回頭來滅小資。

中肯一點的說法是:小資生怕被別人拉下,憤青唯恐被別人趕上。這就是看似相似的本質不同。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任何年代偽小資和偽憤青都太多,他們才是真正把很多事情混淆弄得一團稀泥的罪魁禍首。

上海的偽小資特別多。就是沒錢又想找資產階級的感覺。

北京的偽憤青特別多。就是沒才又想混事兒成角兒的人。

而今天,在我身邊一些自詡為憤青的人卻是在小資生活(或以上)的基礎上閑得沒事兒幹,裝痛無病呻吟,用一副看什麼都不順眼的姿態審視周遭事物,然後做一件更可恨的事,用自己的一套理論(大多是偏激或不成熟的)去評價某事。但你還不能反駁他,因為一切道理都可以被破壞,譬如某音樂人吸毒,自稱尋找靈感,而在另一些人眼裏,這種行為被視為墮落,甚至是可恥的。所以當你反駁他時,他就會以他的理論(也許他自己都覺得站不住腳)與你爭論,假如其中某一方不作出讓步,那這種爭論沒準就能爭到你小時候尿過多少次炕。每次和自詡的憤青呆在一起,必須得裝聽不見他們說話,否則,你就想揍他,但是卻打不過,就算能打過,也不能打,因為沒有合適的理由。假如理由是不願意聽他胡說八道,那麼他就會跟你扯人權。

偽憤青們喜歡刻意創造一種與眾不同,所以他們傻不愣登的瘋狂迷戀朋克,他們誇這種音樂真實,而他們卻不知道什麼是假的;他們自命清高,但不知道JAZZ們都不願看他們一眼;他們極端,但不知道極端的人容易遭人恨,許多人都想盡各種以不觸犯法律為前提的辦法將他們除掉;他們排斥,但不知道所排斥的HOT也是他們喜歡的HIP-HOP;他們頹廢,但不知道頹廢的結果是一無所知;他們厭世,但卻沒有勇氣自殺;他們要絕對的自由,要無政府,但不知道萬物的相對,無政府主義也有意外死亡。之後他們以這種不成熟為資本,標榜自己是新時代的“憤怒的青年”,這個本應屬於有見識,有熱情,有理想的青年的代名詞被無理(無恥)的蹂躪了。

這個世界一直是這樣,有不平和不公,有怒吼有催眠,隻是,現在,現在你們看看吧,有人把人分成小資和憤青。然後憤青豎起了中指,PINK

FLOYD露著半個屁股在嘶吼著表現著對社會的責任心。這個時候被稱為小資的人們穿著西裝,套裙坐在星巴克的咖啡店完成一個夢想人生。他們不懂哪裏來的這樣帶著濃重口水味道的電吉他聲。

不喝咖啡、大聲喧嘩的憤青象買足球門票一樣爭著承認自己是憤怒的良知青年,怕進不了場喝不了倒彩罵不出聲砸不了酒瓶。被劃分成小資的人們死活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和小資有什麼緣分,因為多數他們隻是低頭喝咖啡而不願在咖啡店賣唱,不願意要那一個強給的胸卡。

所以,到處聽的到憤青的聲音,或者說,憤怒的聲音。我們的確憤怒,因為隔壁的趙大爺和帶紅箍的劉姥姥也都加入了憤青,他們大聲叫喊,今天的大氣汙染指數又高得驚人,那家狗官又貪汙了,全世界人民圍剿拉登,憑什麼李湘可以上電視出唱片,劉姥姥就不能。他們有真正的責任心,前街的垃圾問題她們一共給“晚報”

寫了信3封。

所以,到處看到小資的身影,或者說,做作的身影。小資的確做作,因為隔壁的趙工和用手機的劉姐都加入了小資。他們小聲商量五一的假到哪裏旅遊,好象“美麗心靈”有盜版了,家裏的床單都是帶紫色流蘇的,喝星巴克的咖啡看西單夜景就能忘記風沙暴。他們最大的責任心,是不隨地吐痰,被人踩了腳掏了錢包也不在街頭就開始罵人。

其實以上種種,好象都有點可疑的8代混血。比如那種憤青,一定不會參加植樹,也不會走近任何一個捐款箱,學來的東西如果不是罵人就是為了換點美金。不具真正社會責任純血的偽憤青,卻願意繼承一切憤怒的特征,比如漫罵,比如焚燒汽車,四處飛舞酒瓶。真正的憤青坐在法庭上一字一句的說:我不會用拳頭去打越南人。真正的憤青打著領帶含著淚水的說:美國給了黑人一張空頭支票。

比如那種小資,不一定真的有錢買齊一套貝多芬交響,也分不清哪一種咖啡該加棕糖,哪一種加蜂蜜,學來的東西如果不是為了趕時髦就是為了換點美金。不具真正閉室自戀純血的偽小資,也繼承了一切自我的特征,比如對人溫文爾雅,比如舉手投足都帶著點格調。真正的小資敢在旗袍外加一件讓全車間都停工的棉襖,真正的小資喝黑咖啡掛熏衣草看硬皮原裝本,最重要是他做這一切不會象偽小資那樣,做得一定要世界都知道。

說到這裏我們比較清楚了,這個世界沒有幾個真正的憤青和小資,就象沒有多少真正天然海珠,掛在人們頸上的大部份是人工養殖之淡水珠。循軌蹈矩的偽小資,至少是有利於愛國衛生運動及洋為中用之改良。而偽憤青的憤怒,七大姑八大姨的攙雜了各種貨色,到底是披了羊皮的狼還是披了狼皮的羊,大家還是小心為好。

因為無疑的,憤青比小資具有攻擊性,偽者更甚。

出門前,偽憤青看了看天,把不太皺的褲子又揉皺了許多。

出門前,偽小資看了看天,把不太皺的褲腳又仔細燙的筆直。

世界就這樣在偽憤青的眼裏皺了,在偽小資眼裏有了該有的形狀。

於是,在小資和憤青內部也開始了爭論。有小資作家剛寫出轟動性的小說,立即就有同黨出來揭發,說她壓根沒有當教授的父親,不過是可憐巴巴拿退休金的工人,也不是後花園狂歡的寶貝,不過一小縣城的土妞。言下之意,小資還需血統純正。高級小資在漫和地辯解,小資之所以這麼快地淪為貶義詞,都是偽小資們壞了事,以致於真小資們也被遷怒,齊齊打入另冊。於是又有了真小資與偽小資、高級小資和跟風小資的區別。

憤青們也在做著同樣的事。

真小資VS偽小資

我生活的城市裏年輕的先生小姐們越來越懂得包裝自己和品味生活,這多少有些讓我這樣“農村包圍城市”的人有些酸葡萄情結。寫字樓裏舉止優雅的先生小姐,咖啡館裏邊聽音樂邊喝咖啡的年輕男女,寫稿和通信都用筆記本電腦的人們,我認定他們就是正在向小資生活努力發展的“偽小資”。

據說小資的四大標準是吃飯喝礦泉水,看伊朗電影,光腳穿球鞋和早上洗澡。如果想要做到這四點實在是太容易了,光腳穿球鞋和早上去河裏洗澡在我的童年時候差不多每天都要上演一次,至於伊朗電影,我看的是盜版,吃飯喝礦泉水那是因為比吃飯喝湯要便宜。一不小心我符合了小資的四條標準,這使我對這個標準產生了莫大的懷疑。

一般來講小資通常是有文化的人,隻有高學曆才能讓他或她找到高薪水的工作。但是小資不可以太富,如果太富那就不叫小資叫大款了。安妮寶貝筆下的女主人公應該是表現“小資”女人生活很好的例子,就連我這樣的年輕農民也寫過許多這樣的“小資”類小說。上海這座偉大的移民城市是小資生活的最好處所,那些高高的中西建築,那些獨特的街道和弄堂,以及具有典型特色的石庫門,還有那些富有情調的咖啡館冰淇淋連鎖店,都蕩漾著別處不能比的小資情調。有一回我在聊天室裏誤撞上自稱是“我是小資如假包換”的小姐,但是她又告訴我她正在某某網吧。我告訴她如果是小資請她回下榻的酒店,然後打開她的筆記本電腦再和我聊。結果那位小姐很生氣,她說我們小資不和你一般見識就匆匆下網。

這個世界上不是沒有小資,這個世界上是充斥著太多的偽小資,我一直以為加上一個“偽”字的就有了可恥的成份,但是反過來我覺得做一個偽小資也不錯,隻要不把自己叫成小資就行。比如五一長假約人去旅遊了,比如《指環王》的盜版碟買來了有空的時候看一看,比如在街上被人撞了也不隨便罵人,比如在“上島”喝咖啡的時候忘記掉了白天被老板的一頓罵。偽小資也懂得用盜版貝多芬交響樂冒充正版碟,懂得吃西餐時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還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偽小資也懂得溫文爾雅待人落落大方。

偽小資看了《花樣年華》後會為自己做一件旗袍,真正的小資卻是在旗袍外麵隨時都可能加上一件棉襖。偽小資為自己點燃香煙是用的是名貴打火機,真正的小資是隨手拿起火柴,輕輕一劃,劃亮了他的典雅與高貴。(文: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