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無吩咐胡半金,把方圓三十裏內的狗貓牲畜全部捉走,再把石灰粉撒在糧囤山四周,之後所有人閉門不出。胡半金一一照辦。
到了晚上,了無提出鐵籠,揭開黑布。胡半金一瞧,不禁大失所望,籠子裏竟是一隻一尺長短的瘦弱黑貓,更讓人泄氣的是,它居然隻有三條腿,是個瘸貓。胡半金哭笑不得地問:“道長,這瘸貓就是貓王?”
了無擺手笑說:“別看它瘸,它卻正是那無尾鼠的克星。”了無讓所有人回房睡覺,自己給貓王喂了半碗清水,然後把它放了出去。隻見貓王在空氣中嗅了嗅,突然雙眼放光,蹦蹦跳跳地躥入了黑夜。
黎明時分,胡半金被一陣吵鬧聲驚醒,他起身一瞧,就見院子裏圍了一圈人,個個喜形於色,地上躺著一隻死老鼠,正是那隻無尾鼠。胡半金大喜過望,急忙上前對了無抱拳道謝。誰知了無卻拉過他,小聲說:“胡先生先不要高興,這無尾鼠是捉到了,可卻跑了幾隻幼鼠。”了無說,他剛才圍著糧囤山下撒的石灰粉轉了一遍,發現石灰粉上有幾行細小的腳印,這時他才知道那無尾鼠是隻母鼠,他猜測,無尾鼠明白貓王一到,自己在劫難逃,就趁著與貓王周旋時,放走了自己的孩子。“這……這如何是好?”胡半金嚇得臉色發白。
了無沉吟半晌,才說:“如今幼鼠四處逃竄,貓王也無可奈何,希望幼鼠有自知之明,從此不再禍害人。”胡半金卻搖頭說:“老鼠就是老鼠,變不成溫順的綿羊,如果它們回來報複該咋辦?”最後他提出,了無能不能把貓王寄養在他家,等貓王捉住了幼鼠,再把它還給了無。了無不好推卻,隻得答應。臨走,他再三囑咐胡半金:“這貓王隻吃清水素食,絕對不能讓它吃葷腥,而且方圓幾十裏不準其他人家養貓,否則後果自負。”說完,告辭而去。
光陰荏苒,轉眼一年過去了,了無回來取貓,卻見各家各戶一片蕭條景象,尤其是胡家,屋破房漏,好不寒酸。了無大吃一驚,進胡家一看,就見胡半金呆坐在椅子上抽泣。一見了無,胡半金雙眼放光,撲通跪倒:“道長救命。”了無忙問發生了何事,是不是逃走的幼鼠又回來報仇了?
胡半金說:“不是老鼠,把我們禍害成這樣的,正是那三爪貓王!”他說,了無走後不久,那隻貓王突然瘋了,見人咬人,見牲畜咬牲畜,而且它行動敏捷,來去如風,比無尾鼠還難對付,藥餌、夾子、獵犬,啥都對它沒用。而且被它咬傷的人,傷口潰爛見骨,痛入骨髓,不出半月,傷者就會發狂而死。“可憐我兒小山,就是被貓王咬死的,”胡半金號啕痛哭起來。了無呆了,許久才大聲質問:“你們是不是喂過貓王葷腥,而且讓它接觸過其他貓?”
胡半金開始不承認,見了無要拂袖而去,這才點頭承認,說自從貓王來後,不但糧囤未遭鼠害,而且田裏和百姓家也再無鼠跡。他見貓王如此賣力,卻隻吃清水素湯,心裏過意不去,就忘了了無的叮囑,每頓喂它些魚肉,後來胡小山說堂堂貓王沒有個伴兒怎麼行,就弄了隻母貓來。
“天哪!你們這些愚人呀!”了無仰天長歎。他告訴胡半金,這隻三爪貓王生於嶗山三星觀太上老君的神像前,被觀裏的道士養大,吃素食飲清水,每日聽道士誦經,清心寡欲,因此修煉得心聰目明、法力無邊,能降服各種鼠害。但是來到胡家後,它不光吃了大魚大肉,還與母貓****,這樣一來,葷腥汙了它的靈氣,美色蒙蔽了它的慧心,再加上它咬死過許多老鼠,貓齒留有鼠毒,烏煙瘴氣的生活讓它心性變得凶殘暴戾,鼠毒趁機侵入它的身體,終於使堂堂貓王變成了禍害。
胡半金傻了眼。了無從背囊裏取出根竹笛,輕輕地吹起來,悠揚的笛聲叫人心曠神怡。不久,一隻三爪黑貓悄無聲息地奔來,一年不見,當初瘦弱溫順的貓王如今體健身壯,毛發倒豎,雙眼發著凶光。一見了無,貓王就發出一聲淒厲的尖叫,然後衝向了無。胡半金大叫“小心”,了無卻不慌不忙地從腰間取出個黑布袋子,猛地把半空中的貓王罩在了裏麵。貓王被裝進布袋裏,咆哮撕咬,卻怎麼都逃不出去。
了無把布袋掛到腰裏,對胡半金說:“貧道想幫胡先生,不料卻弄巧成拙。其實我早該知曉,一個剛強無欲的人在塵世間過了幾年奢靡放縱的生活,都免不了變得狡詐暴戾,何況是一隻貓呢!”說完,他丟下目瞪口呆的胡半金,飄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