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郪國的開山鑿室進行墓葬也隻是局限於王室貴族,郪國的百姓死後是沒有這樣的待遇,在他們看來,死後隻有這樣才能同大地共同長眠。也隻有在這樣空曠的石室中,沒有靈魂的遺體才能更好保留下來。
在送別羅偉的時候,鄭靈兒並沒有留下眼淚,或許她的眼淚早已經流幹了,她痛恨鄭秋,作為一脈同宗的手足,竟然親自斷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如果可能的話,隻要抓住了鄭秋,一定將他碎屍萬段。想到自己和羅偉好的時候,除了為了郪國的使命,更多的幸福就是和羅偉在一起的時候。鄭靈兒暗自發誓,為了羅偉,自己一定要為他守身如玉,終身不嫁。在郪國國泰民安的時候,他要請求郪王在深山給自己興建一座住所,從此離開一想到就會傷心的的郪王城。因為在那座美麗的王城裏麵,有著她和羅偉太多的故事和回憶。她想把這些事情忘記的一幹二淨,不想回憶長期占據她的心頭。
當然,對於鄭靈兒這樣一位為了郪國赫赫有名的愛國良將來說,郪王會答應她的要求的,即使不是為了國家做過貢獻,郪王也會答應她的。
郪王答應了鄭靈兒的請求,立刻派人在雲台上的山頂上興建寓所,以供鄭靈兒的居住,同時他也想到了不能提及與羅偉相關的事情,就連死後都不能安排把他們葬在了一起。郪王在雲台山為鄭靈兒興建住所的時候,秘密的派人在雲台山的懸崖上為鄭靈兒開鑿了墓室。
不僅僅郪王記得鄭靈兒的功勞,還要王小波記錄下來,傳給後人知道此事。鄭靈兒還從蜀國傳回了先進的提煉銅的技術,是整個郪國的銅器使用達到了一個頂峰的水平。
那時候,郪國人自己掌握了製鹽技術,在與蜀國的貿易中,後來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交換物品,蜀國人自從使用了郪國的鹽製獸肉,更是喜歡的不得了。
鄭靈兒在蜀國把這些下去,同時交換了更多的郪國需要物品。
鄭靈兒後來住進了雲台山,過著與世隔絕的身後,自此不希望有人來打擾,雖然她想忘掉前麵的一切,但是,那好比刀子在手背劃了一道傷口,傷好了之後,傷疤始終留在了那裏。他希望通過時間來撫平心中的那一道傷疤,然後靜靜的,平淡的遺留在這個世界裏。她不希望死後像羅偉一樣,有一個豪華的國葬,她自己隻是想,忘掉了傷心,就是餘生最大的心願。
自此,鄭靈兒也隻有幾個婢女終日陪伴,簡單食宿,但是在這簡單的日子裏,鄭靈兒並麼有悠閑的或者。一般的時候,她都會記錄下,在蜀國時候的點點滴滴。郪國的蠶絲紡織技術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鄭靈兒看著這些平淡的蠶絲麵料,便在上麵繡上了美麗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