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郪王收到一封來自蜀國的信函,信是鄭秋傳來的。郪王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其實鄭秋出使蜀國之前早就萌生了叛意,隻是那個時候,表現的不是那麼明顯。在郪國的時候,鄭秋是一個滿腹經綸的大才子,讀書之人那裏容得下自己在別人麵前俯首,雖然他們的同宗通脈,一個娘胎裏出來的手足。可是他並不願意在郪王麵前下跪,他也深深的記得,自己曾經挨過郪王的耳光。自從到了蜀國,在哪裏得到了高於常人的待見,雖然他在蜀國的朝中要給叢帝下跪,可是到那裏,他心甘情願。可以說叢帝就是他的再生父母,他心中的理想,孽願就要靠這個在蜀國人人敬仰的叢帝。隻要有有叢帝給他撐腰,執掌郪國的天下,指日可待。
信件的來意,叢帝治理的蜀國,日益強大,隻要郪王讓位於自己,他可以勸說叢帝不發兵攻打郪國。隻要戰爭一起,郪國的黎明百姓就遭殃了,為了郪國的天下,為了郪國的黎明,郪王讓位於自己是最理想的選擇。
郪王看完信,氣不打一處出來,這個禍國殃民的敗類,如果現在出現在麵前,定讓他碎屍萬段,燒成粉末,讓他永遠不能造反,禍害百姓和國家。
郪緊緊握了握拳頭,朝著空中重重的打了兩拳。這無疑更加增重了郪王對鄭秋的恨。
在鄭靈兒會郪國的時候,林國輝帶著他的隨從並沒有回到郪國,他是帶著使命到了蜀國的,現在沒有完成任務,他回去沒有辦法給郪王交待。
一直等了很久,都不見鄭秋走出蜀國的都城,鄭秋整日出入到蜀國的宮殿,似乎是在商量使命重要的國家大事。
站在蜀國都城外的城樓上,遠遠的可以看見蜀國都城的全貌,甚至可以看清楚鄭秋的點點滴滴。鄭秋身後的隨從隨時給隨身後,寸步不移動。一直以來,林國輝都在尋找刺殺林國輝的時機,可是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走出蜀國都城半步。
林國輝想要用弩機在蜀國都城外的城樓上射死鄭秋,可是距離實在太遠,倘若射殺不成,打草驚蛇,後麵的事情肯定難辦。
鄭秋在蜀國還派了隨從,想必一定是受到了蜀國的重用。
這一天,鄭秋急匆匆的離開了蜀國的都城向城外走去。但是隨從也跟在後麵,離開王城大門的時候,騎上馬,一路絕塵而去。
想來這恐怕是一個最好的時機,早些時候,林國輝想貿然殺進蜀國都城,直接刺殺那鄭秋,可是蜀國的都城戒備森嚴,萬一刺殺不成,功虧一簣,自己搭上了性命,卻沒有完成使命。他也曾經看見鄭秋在蜀國人多始終的地方出現國,可是當他們趕到的時候,鄭秋早已離開。自己的性命倒是一個小事情,隻是留下這個禍根在人間,心有不甘。
鄭秋快速的離開蜀國都城,一路以來,街上的行人紛紛躲避讓道。
他那裏知道,郪國的將軍早已在哪裏等候了,他們雖然騎著馬,但是,他們卻始終沒有林國輝的速度快。
出了蜀國都城的城外,雖然還有行人在路上,但是這裏可能就是下手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