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4章 郪國墓葬(1 / 2)

鄭秋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世人的噴怒,他現在已經沒有顏麵會到郪國了,但是他的心中依然想著的是郪國的霸業。

郪王修書給叢帝,要把郪國駙馬的遺體運回郪國,舉行國葬。叢帝以為,這隻是他們兄妹之間的矛盾引起的一場血雨腥風,叢帝自然要放行回去。

叢帝那裏知道,正是鄭靈兒勸說王兄鄭秋改邪歸正而引起的禍端,他們的一切劣跡已經讓郪國人知道了,其實叢帝隻是把鄭秋當做了一個傀儡。

叢帝安排了人員將駙馬的遺體運送到了郪國的邊境,郪王帶領的迎殯隊伍早已在哪裏等候。羅偉是為了郪國的事業殉國的,理應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和郪國最高榮譽的國葬。

早些時候,郪王就命人在郪國的後山,開鑿山門,為皇室人員準備墓葬。現在看來,羅偉隻有享用已經開鑿好了的墓穴。

郪國人麵水而居,依山而葬,羅偉的墓穴中,並不足以見到有多麼的豪華,但是現在時間緊迫,羅偉隻能夠被安排在早先為別人準備好的石棺中,放在了墓穴的正中間,四種的壁畫,是郪王命令工匠加班加點的雕刻出來,要趕在出殯的前一天完成。

在擺放著的石棺墓穴內的牆壁上,雕刻有羅偉生平事跡,羅偉的居所,羅偉入朝拜見郪王的時候。還有他此生為郪國所做出的貢獻,出使蜀國。每一副壁畫在這些能共巧匠手中,都被刻畫的栩栩如生。隻要依次看了壁畫,就能知道羅偉生平所有的貢獻。

羅偉出殯的時候,幾個身著奇異服飾的人法師,先用貢品祭拜蒼天,然後用粟米磨成粉,在鍋中炒幹,點燃一把火把,抓一把粟粉,投向火把,火苗瞬間大了起來,從郪王城的西門出發,沒走一段路程,都由不同人不同時間來投擲粟粉。郪國人用這種方式為死去的亡靈開路,在先前的拜祭中,是在向上天的神靈通告,人間的一個生命的結束,祈求上天的眷戀,手下一個來自人間的亡靈。

長長的隊伍,一直護送著羅偉的離開,羅偉被移放在了早已準備好了石棺中,墓穴中的陪葬品已經擺放整齊,羅偉用過的物品,陶罐,陶碗,酒杯,打獵的弩,在蜀國時候與鄭秋對決時候的寶劍。羅偉被放置石棺的時候,穿了一件上乘的蠶絲外衣。這是代表他的功勞,郪國的養蠶事業有他莫大的功勞,似乎也應該享受了。

密封墓穴的工匠準備了密封的材料,一道封閉之後,羅偉將從此與大地為伴。

郪王不相信人能夠長生不老,自古以來,沒有看到哪一位能夠延年益壽,所以郪王也早早的為王室的成員們準備了墓穴,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但是郪王自己的墓穴根據自己的要求,要開鑿在懸崖高處。可能他有自己的深謀遠慮,高為郪國的國王,理應高人一等。難免世人有類似鄭秋一樣的人,在郪王長眠石室墓穴的時候,這些不明事理的人,暗自造訪,驚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