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一看,皺巴巴的紙上寫著要訂8台貨車,於是連忙道:“大爺,您訂的車太多了,需要去跟我們經理談,還要安排您試車。”
農民說:“不用了,我就是一個種田的,但是跟人一起投資了貨運生意,所以需要幾輛車,但是我什麼都不懂,買車也簡單,隻要售後服務和維修好就可以了,所以我隻好去試探每一家汽車公司。這些日子我去了好多家,但是他們看到我穿著不起眼,就對我十分冷淡,讓我感到很不好受,隻有到了你們這裏,在不知道我會買車的情況下,仍然熱情地接待我。不是你們的客戶都能夠做到這樣,如果真的成為你們的客戶就可想而知了。”
這家汽車銷售公司就是以熱情的服務贏得了顧客,如果這位小姐也是像其他的汽車銷售公司一樣,以貌取人的話,那麼必定失去這一大筆生意。
很多做銷售的人員,常常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如果看到一個人穿著體麵時髦,就格外的熱情殷勤,服務周到;如果看到一個人穿著樸素,往往就非常冷淡,愛理不理。總是這樣的態度來對待顧客,往往就會失去很多的顧客,因為人人都討厭不被尊重。
19.消除顧客的防範
在進行推銷之時,對於防範心理強的人,首先就要消除他的防範心理,不要讓他覺察到你是來向他推銷東西的,讓彼此之間產生對話,這樣才有可能把推銷工作進行下去。
一位老人開了個雜貨店,常常有人來給她推銷商品,但她總是認為,凡是別人給她推銷商品,一定會讓自己吃虧,因此對推銷之人非常討厭。
有一次,湯姆去向她推銷一款香皂,剛到門口還未出聲,就被老人喝住了:“又來幹什麼?”
湯姆知道老人的性格,並沒有被嚇住,而是露出一臉笑容,打趣地說:“我來幹什麼,您猜猜看。”
老人鼻子出氣道:“還不是來推銷你的破東西。”
湯姆聽後又是一陣大笑:“我這次可不是來做推銷的。”
老人愣了一下,說:“那你來我這裏幹什麼?”
“今天是來向您討教的,聽說您是賣香皂的高手,我想求您告訴我您賣東西的方法。”
老人賣了一輩子的東西,從沒有人向他請教,於是就跟湯姆談起賣東西的事來,一談就是好一陣子。
最後,湯姆準備離開,剛轉身走出門口,老人叫住他:“等等,聽說你們的香皂還不錯,給我留下三箱。”
如果湯姆像其他的推銷員一樣,直接說自己是來推銷香皂的,那麼勢必就被老人趕出門了。但是他隱藏了自己推銷的目的,而得以與老人進行交談,最終反敗為勝,為推銷找到了一個切入口,成功地達到了自己推銷的目的。
老王的一輛車子開得太久,已經不能使用了,當這個消息傳出去後,很多推銷員就陸續而至。
有的說:“您的車已經太舊了,再不換一輛就太有失身份了。”
有的則說:“這車現在需要經常換零件了,還不如重新再買一輛。”
……
總之,這些推銷員勢利的嘴臉,讓老王感到非常厭煩,隻要有人上門推銷,他就自然而然地想:“這些人又來了,絕對不能上當。”
這一日,又來了一位汽車推銷員,老王同樣是這樣的反應:“又來了,不能上當。”
然而,這個中年推銷員看到他的汽車之後,說:“你這部車還可以開那麼一兩年,到時候再換車不遲,現在就換的話有點可惜了,過一陣子再說吧。”說著就遞給了老王一張名片,轉身就離開了。
老王本來已經預備好了很多拒絕的說辭,可是現在卻全無用武之地,心理防範頓時就完全消解了。這天還沒過,老王就按照名片上的電話打了過去。
老王經曆了前麵推銷員的輪番推銷,自己內心的防範之牆已經築得很高,如果想進行直接的推銷,恐怕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撼動他。但是采取這種欲擒故縱的策略,反而讓老王的防範之牆不攻自倒,從而變被動為主動,完成了自己推銷的目的。
一般人都見到過推銷員,尤其是遇到一些道德敗壞的推銷人員之後,更是痛心疾首,把推銷員都看成是無賴和騙子,對推銷員產生了極大的防範心理。倘若能夠在一開始不說出自己推銷的目的,往往就容易讓顧客解除防範,放鬆對你的警惕之心,這樣就比較容易進行交談,然後一步一步讓形勢向著好的方麵轉化,並最終達成銷售的目的。
20.引導潛在的需求
當顧客需要一件商品的時候,可以透過這件商品,看出顧客的潛在需求,如果銷售員能夠開動腦筋,主動進行引導,那麼就會促進顧客進一步的需求,提高自己的銷售成績。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買棒球衣,營業員看到之後,連忙熱情招呼道:“你們來買棒球衣嗎?”
父親笑著點頭道:“你怎麼知道我們要買棒球衣?”
營業員說:“我發現你們走進來的時候,就盯著棒球衣看,況且你孩子的手中還捧著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