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哈裏的一番解釋,再沒有人提出什麼疑問,於是不少人紛紛掏錢購買。
這種機器切菜的速度有多快?它能切多少種菜?它的使用到底是否安全?這一係列的問題都是顧客非常關心和疑慮的地方,如果不能很快地進行圓滿的解釋,就不容易讓顧客為它付出。哈裏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一一進行解疑,並且在回答的時候,還用了充滿幽默的話語,讓顧客在快樂中接受了這款產品。
任何一個顧客在購買商品的時候,必然會有種種疑問,因而總是要多加思量,才會決定是否購買。可是有的推銷人員總是害怕顧客的問題,或者避而不答,甚至有意隱藏一些問答的答案,這恰好加重了顧客的疑惑,從而對商品失去信心。如果能夠站在顧客的角度,采用自問自答這種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迅速解除他們內心的疑惑,那麼就為成功的推銷消除了不少障礙。
17.放大顧客的損失
先進的商品價格往往較貴,但在使用之時可以節約使用成本,在推銷的時候,如果能夠把節約的成本放大,往往就能打動顧客,促使他購買我們比較貴的商品。
一個推銷員趕往一個集會現場推銷烹飪設備,一邊操作示範,一邊講解它如何節省費用,一邊把做好的食物散發給大家品嚐。但是這套設備確實太貴了,一套得要將近400美元。
這時,一個當地的守財奴接過推銷員的食物,一邊吃,一邊說:“這做的東西的確是不錯,不過我想告訴你,即使你說它再好,我也是絕對不會買的,400美元買一套做飯的東西,簡直就是笑話。”
推銷員聽了之後,沒有馬上接話,而是從身上掏出了一美元,當著大家的麵,將它撕成碎片,然後問守財奴道:“把錢給撕了,你心疼嗎?”
守財奴笑道:“撕碎的是你的錢,又不是我的錢,我心疼什麼?”
推銷員正經地說:“我撕碎的不是我的錢,而是你的錢,你知道嗎?”
守財奴一臉驚疑,問道:“那你說說,它怎麼就是我的錢呢?”
推銷員說:“我問你,你結婚多長時間了?”
守財奴回答:“我結婚有23年了。”
推銷員說:“我現在就說23年了,就算20年,一年是365天,我也隻算360天,如果你用這套設備,一天就可以節省下來1美元,一年就是360美元,那麼在過去的20年裏,你如果沒有使用這套設備,你就損失了7200美元,這不就相當於撕掉了7200美元嗎?”
守財奴聽了之後,感覺非常有道理,推銷員見此情景,於是馬上逼問一句:“如果你現在還不買這套設備,那麼你還要在今後的20年裏繼續撕掉7200美元嗎?”
最後,守財奴買下了一套。
一般來說,舊的東西雖然價格低,但是使用成本比較高;新的東西價格比較貴,但是使用成本比較低。可是人的天性都是習慣於看到眼前,而很少以長遠的目光來看待問題,所以往往都傾向於買價格低的東西。但是,當你以長遠的思考,把經濟利益的得失放大之後,就能觸動別人的心理,讓他覺得如果不買新的設備,那麼就要損失那麼大一筆錢,從而放棄短暫的計劃,而開始進行長遠的投資。
18.用同一種態度對顧客
做銷售的時候,要以一致的態度接待每一位顧客。無論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他是來買東西的,還是不買東西,都要以自己認真熱情的態度進行服務,把每一個人都當做自己的顧客。
在一個夏日的午後,天氣格外炎熱。一個農民推開了一個汽車展示中心的大門,這時迎麵就走來一位滿臉笑容的小姐,熱情地問道:“老大爺,我能為您做些什麼嗎?”
老農民不好意思地說:“哦,不是,我是因為外麵熱,想到裏麵來涼一下,馬上就走。”
小姐聽了之後,客氣地道:“嗯,今天的確是熱,預報說今天高達36℃,把您給熱著了吧,我去幫您倒杯茶,您先在這沙發上坐坐。”
老農民說:“可是我的衣服不太幹淨,我怕把你們的沙發給弄髒了。”
小姐笑著說:“沒有關係,沙發放這裏就是給人坐的,不然放到這裏幹什麼。”
把茶喝完之後,老農民看到了裏麵的新貨車,於是就走了過去,左瞧瞧,右看看。
於是小姐就跟了上去,說:“大爺,這款車要不要我幫您介紹一下?”
“不用,我隻是看看,我哪有錢買車。”
“沒有關係的,自己不買,有機會可以幫我們宣傳一下嘛。”說完小姐就不急不慢地跟老農民講起了這種貨車的性能。
沒有想到,聽完之後,老農民居然從口袋拿出一張紙條,遞給小姐,道:“這是我想訂的車,請你幫我辦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