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忘野心,爭做將軍不做兵(4)(1 / 1)

不可否認,經驗在很多時候能夠幫大忙,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也能節省時間。但是,固守舊習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人們的思想,使讓人們裹足不前,畏手畏腳,隻會用一種方法去奮鬥。這種時候,創新是無從談起的。正如一位心理學家說過:“隻會使用錘子的人,總是把一切問題都看成是釘子。”就好像卓別林主演的《摩登時代》裏的主人公一樣,由於他的工作是一天到晚地擰螺絲帽,所以一切和螺絲帽相像的東西,他都會不由自主地用扳手去擰。

第二個要素是學習。

德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有句名言: “構成我們學習的最大障礙是已知的東西,不是未知的東西。”很多人被自己已有的認識裹住了手腳,因此總是將自己的思想局限在很小的範圍內。事實上,知識的海洋是極其浩瀚的,每個人學到的那一點兒知識,實在是不足一提,和未知的東西比起來,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創新就要在否定自己的基礎上多用心學習。

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在《問大鈞賦》中,有一句話叫“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簡言之,就是要不斷有所追求,有所創新。這事實上指出了走向成功必須要堅持的方向和途徑。當一個人樹立了明確的目標後,要做的就是專注於自己的目標,然後跨越坎坷和泥濘,超越困難和危險,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地積累和進發。但是,人們靠什麼來實現這種積累和超越呢?那就是不停息地追求和不間斷地創新。

第三個要素,換個角度。

很多人把創新看得很高深,以致不敢輕易涉足,這就是被自己的認識束縛的原因。其實,創新很簡單,說白了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當一條路走不通,一個辦法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那就換個角度,說不定就有收獲呢!

我們平時切蘋果一般總是從締處落刀,一分為二。如果把蘋果橫放在桌上,然後攔腰切開,就會發現蘋果裏有一個清晰的五角形圖案。吃同樣一個蘋果,如果用心去發現,就會有更多的驚喜,自然也會對生活生出更多的感悟。

第四個要素,善於思考。

當你隻是習慣於執行、從不問為什麼的時候,那你的創新能力就在被一點點剝蝕,這是很可怕的。因為如果這樣持續下去,你就會失去思考的能力。想想看,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思考,那還能做什麼?因此,善於思考是創新的前提,而思考的前提則是提出問題,保持基本的好奇心,這樣問題才更容易出現。

當問題產生後,為了滿足心理需求,人們就會想辦法去剖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成就了創新的最初衝動。鄒衡教授說過:“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不能拯救自己,最終陷入痛苦的掙紮中呢? 就是因為他們有健康的身體,卻無健康的大腦,沒有認真思考的能力,完全不能根據自身條件和時機尋找一條有創意的道路。創新思考是你在百般無奈時、沉思默想時意外的發現,是一種細致的觀察,是一種才智的爆發!”

第五個要素,敢於否定“權威”。

這一點已經在科學界、藝術界被廣泛證明,而在企業中,由於老板掌握著一個員工的升遷,因此討好、巴結老板成了職場中人最慣常的做法。體現在工作中,就是老板怎麼說就怎麼做,老板說錯了也使勁鼓掌叫好,凡事唯老板馬首是瞻。可老板畢竟是人,也會犯錯,知識、能力、經驗等方麵也會存在缺陷,更何況老板把握的是大方向,具體的工作還需要員工根據自己了解的實際情況去做。如果一味地按老板說的辦,那無異於成了簡單的執行者,連思考都省了。長此以往,離開了老板就不會幹活了,更別說創新了。因此,否定老板的“權威”是說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隻要自己的想法能出成績,那就要堅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