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大家關注讀書的帥貓,我是帥貓。時光荏苒,身邊的孩子不知不覺就長大了。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如果不抓緊時間教,他快比我強了。於是,趁我現在懂的還比他多,我製作了這套《再不教,孩子就要比我強了》係列。我決定先從國學講起。如果你也是中學生,可以一起來聽一聽。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四書裏麵有一本叫《大學》的典籍。這部書在璀璨的中華文明裏又不僅僅是一本書,而是千百年來,無數智者心靈的燈塔,是儒家思想的一座巍峨山峰。
《大學》原本隻是《禮記》這本大書裏的第四十二篇,默默無聞。可到了宋朝,程顥、程頤這兩位大學問家,慧眼識珠,把它從《禮記》的海洋裏撈了出來,像挖掘到寶藏一樣,重新編排了一番。後來,朱熹老先生更是不得了,他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本書打包在一起,合稱“四書”。從此,《大學》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搖身一變,成了儒家經典裏的明星。
說到《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兩兄弟認為是孔子當初的教學內容經過曾子的記錄而傳承下來的。而朱熹呢,他更進一步,把《大學》分成了“經”和“傳”兩部分。經,是孔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呢,是曾子的思想,再由他的弟子們整理。這就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孔子和曾子,還有他們的弟子們,一起給我們留下了這份寶貴的精神遺產。
《大學》不同於教你識字斷句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修身齊家的“大人之學”。它告訴我們,要想成為大人,得先從修身開始,然後一步步地,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裏麵有三大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還有八個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條目,就像是通往至善之路的八級台階,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特別是修身,這是根本中的根本。不管是皇帝還是百姓,都得把修身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想想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比如嶽飛,精忠報國,他的修身就是忠誠和勇敢;再比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修身就是氣節和擔當。這些,都是《大學》裏修身理念的生動體現。
《大學》的文字簡潔明了,但背後的意思卻深邃如海。它告訴我們,做人要有格局,做事要有章法,立業要有根基。在現代社會,雖然環境變了,但《大學》的智慧依然熠熠生輝。它教會我們如何麵對誘惑保持真誠,如何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庭和睦,讓社會和諧。
好了,今天咱們就先說到這裏,如果你對國學有其他的收獲和感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點擊訂閱按鈕,關注之後話題的更新,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