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中國思想啟蒙之父(1 / 1)

大家好!感謝大家關注讀書的帥貓,我是帥貓。時光荏苒,身邊的孩子不知不覺就長大了。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如果不抓緊時間教,他快比我強了。於是,趁我現在懂的還比他多,我製作了這套《再不教,孩子就要比我強了》係列。我決定先從國學講起。如果你也是中學生,可以一起來聽一聽。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曾經有一位學者被稱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你說這地位高不高?這個人就是黃宗羲。咱們今天就聊一聊這個了不起的人物。

黃宗羲,字太衝,號梨洲,人稱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是浙江寧波餘姚人。他出生在明末清初的動蕩年代。他小時候可是個“神童”,聰明絕頂,過目不忘。有一次,村裏來了個老秀才,擺下擂台,說是誰能對出他的對子,就免費教他一年學問。黃宗羲一聽,眼睛一亮,走上前去,對出了讓老秀才都歎為觀止的絕妙對子。從此,他的名聲就在鄉間傳開了,大家都說,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黃宗羲不僅聰明,還特別有正義感。他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路過一個縣衙,看到一群衙役正在欺壓百姓,他二話不說,衝上前去,用他的智慧和口才,把衙役們說得啞口無言,最後隻能灰溜溜地走了。這件事,讓他在民間贏得了“正義書生”的美譽。

他的父親,是一位忠貞的東林黨人,不幸被閹黨所害。這份家仇國恨,早早地在他心中埋下了反抗與正義的種子。黃宗羲沒有選擇沉默,而是挺身而出,組織了複社,與閹黨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當清軍南下,山河破碎之際,他又毫不猶豫地組織鄉勇,拿起武器,保衛家園,那份英勇與擔當,至今仍讓人熱血沸騰。

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清軍入關後,黃宗羲選擇了隱居講學,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了鬥爭。相反,他在學術的殿堂裏,繼續用他的思想武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學子。

說到黃宗羲的隱居講學,那也是個傳奇。他隱居的地方,風景秀麗,山清水秀,吸引了許多學子前來求學。黃宗羲不僅教他們學問,還教他們做人的道理。他常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意思就是說,做學問最重要的,就是找回自己失落的真心,保持一顆純淨善良的心。他的這些教誨,讓學子們受益匪淺,許多人後來都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才。

黃宗羲還有個特別的愛好,那就是藏書。他的家裏,藏書萬卷,各種經典名著應有盡有。他不僅愛藏書,還愛讀書,經常是手不釋卷,廢寢忘食。他的這種對學問的熱愛和執著,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學生們。

康熙皇帝多次征召黃宗羲入朝為官,但黃宗羲都婉言謝絕,保持了知識分子的獨立與尊嚴。後來,他還參與了《明史》的編纂工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黃宗羲的學識,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天文、曆算、音律、經史百家、釋道、農工,無一不精,無一不通。但最讓人敬佩的,還是他在哲學思想上的獨到見解。他捍衛陽明心學,力主誠意慎獨,對朱熹等人的“理在氣先”理論提出了有力的質疑。黃宗羲認為,“理”並非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而是“氣”的運動規律,這種觀點,在當時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充滿了唯物論的色彩。

更難能可貴的是,黃宗羲在民本思想上的貢獻。他提出了“下為主,君為客”,“有治法而後有治人”,甚至大膽地質疑君權的絕對性,認為天子的意見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這些觀點,在當時那可是石破天驚,連西方學者都稱讚他為“中國自由主義先驅”。黃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訪錄》,更是成為了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裏麵充滿了對封建製度的深刻批判和對理想社會的熱切向往。

黃宗羲之所以能被譽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學識淵博,更是因為他那敢於質疑、勇於探索的精神。在那個封建專製盛行的年代,他能夠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思想為後人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這份勇氣和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和敬仰。

好了,今天咱們就先說到這裏,如果你對國學有其他的收獲和感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點擊訂閱按鈕,關注之後話題的更新,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