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三)(1 / 3)

鐵木真同父異母的兄弟別克帖兒因為一點小事,把他給得罪了。他先是搶了鐵木真釣來的一條鹹水魚,不久又重施故伎,搶了他捉到的一隻雲雀。這可把年少氣盛的鐵木真給惹惱了,他拔箭射死了別克帖兒。

闖了大禍的鐵木真一回家,他媽媽馬上就瞧出了不對勁。知道鐵木真射殺了自己的兄弟之後,她滿腔悲憤,責罵鐵木真:“你就像一隻要吞食自己胞衣的狗,又像衝向懸崖的野獸,又如忍不住怒氣的獅子,又如吞下活物的蟒蛇……你除了影子沒有別的伴,除了尾巴沒有別的鞭子,這樣我們的大仇怎麼能報?”(《蒙古秘史》中的記載)

讓後人匪夷所思的是,為了一隻野鳥和一條魚,鐵木真為何非得把別克帖兒置之死地?難道他真的嗜血成性嗎?

最合邏輯的說法是,按照蒙古的習俗,在家長死了而兒女們都還年幼的情況下,是由這一家的長妻,也就是最早娶進來的妻子來代理主持這個家庭,代行家長的義務。別克帖兒的母親可能就是也速該先娶進門的老婆。鐵木真的母親可能先生了孩子,但卻是後娶進門的。在這種情況下,這個被親屬驅逐的流亡小部落,應該會由別克帖兒的母親當家。為了強化自己的勢力,鐵木真逮著機會就把別克帖兒解決了,從而消解本屬於別克帖兒母親的家族控製權。

無論殺別克帖兒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小小年紀的鐵木真已經顯示出了超越他年齡的果斷和狠辣。雖然他的羽翼還未豐滿,他和他的部眾們還過著漂泊無依的生活,但他對命運的不甘和征服的野心已經蓬勃欲出。同樣無法規避的是,在他稱霸草原的征途上,已經灑上了第一滴戰敗者的鮮血,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鐵木真明白要圖謀大業,就必須積聚起自己的力量。他想到了自己童年時結交的摯友紮木合。他們兩人從小就玩在一塊兒,練習劍法、投擲,或者穿上冰鞋到冰上去玩。他倆曾經起誓,結為安答。按照蒙古的習俗,安答是部落貴族首領之間一種互相承諾的義兄弟關係,有點像桃園三結義的那種感覺。兩個人的感情很不錯。

在鐵木真被部落拋棄的時候,紮木合已經成長為一個強大部落的首領了。但紮木合這個人算是很不錯的,他沒有因為鐵木真家遭遇的變故而背棄誓言。當時,鐵木真的妻子被蔑兒乞部落搶去了。鐵木真想起了向安答紮木合求助,紮木合爽快地挺身而出。他們一同出兵攻打蔑兒乞部落,奪回了鐵木真的妻子。經此一役,兩人算是結為聯盟了。

但那畢竟是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他們同心同德的關係並沒有維持多久。在與鐵木真聯合出兵攻打蔑兒乞部落一年半以後,紮木合發現安答鐵木真的勢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點點壯大起來。看到自己部落裏的人對鐵木真越來越好,紮木合當然心有不爽,擔心會不會哪天他要來搶自己的位子。

終於有一天,他對鐵木真說,“挨著山放馬,有好日子過;挨著溪流牧羊,有好日子過。”鐵木真聽了,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到底什麼意思啊?倒是鐵木真的妻子聽出了其中的意思:“他是希望各行其道啊。該放馬的人就挨著山下,該放羊的人挨著河邊,你倆就各安其所吧。”

這樣的話,不走也不行了。當天晚上,等紮木合安睡以後,鐵木真就離開了紮木合的營地。他是悄悄離開的,等到天亮的時候一看,鐵木真大吃一驚。非但自己率領的小隊部眾沒有離開他,還有很多紮木合的部眾,也一聲不響地跟著鐵木真走了出來。看來鐵木真還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就這樣,一對摯友就此分道揚鑣了。雖說是分道而行,但兩人至此也還算是“和平分手”,相安無事。但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讓他們結下了梁子,兄弟反目,打了個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