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單元 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1 / 3)

【寫作指要】

本次作文的要點是:勤觀察,勤修改……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對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對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作文良好的習憤包括勤讀書、勤練筆、勤觀察和勤修改。兩點已經在第四單元講過,這裏再介紹後兩點。

一、觀察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必須首先占有材料,沒有材料,寫不成作文。怎樣占有材料?魯迅先生在讀到文學創作時強調“第一須觀察”,並說:“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作文和文字創作有區別,但道理是一樣的。養成觀察的習慣不僅有利於積累寫作素材,而且有助於培養我們對新鮮事物的熱情和敏感,提高我們的觀察力和認識能力。觀察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①全麵觀察,周到細致

觀察要全麵細致。所謂全麵細致,一是說在觀察時既要注意事物的整體,又要注意事物的各個側麵;一是說在觀察時要法意觀察事物發生、發展的全過程,觀察事物構成的各個部分,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聯係,等等。

②多種角度,突出特征

觀察要抓住特征。所謂特征,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觀察者要調動自身的眼、耳、鼻、舌、身多種感官,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多種感覺,突出事物的形態、聲音、色彩、味道、質地等方麵的特征,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

③觀察有序,層次清晰

觀察要有序。觀察時不僅要選好觀察的立腳點,還要根據所觀察的對象不同選擇恰當的順序。常用的有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或按時間的早晚,遊蹤的先後;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外到內,從內到外;或從四周到中間,從中間到四周……。也有從主到次,從次到主;從點到麵,從麵到點;以及按部分類的……。隻有按一定順序觀察,才能使播寫的人、查、物、景層次分明,井然有序。

④結合聯想,內容豐實

觀察要與聯想結合。聯想是指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的心理過程。也就是由眼前直接看到的(或聽到的)人和事物,想到與這些人和事物相關聯的,不在眼前的其他的人和事物。當然,這種聯想要為觀察目的服務不是生拉硬扯為聯想而聯想,要依據每次觀察重點和寫作的內容需要進行選擇。在觀察中進行恰當的聯想,可以豐富寫作的素材,培養觀察力和想象力,寫出的作文就會內容充實,中心突出,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董。

⑤動腦分析,融人情感

觀察要與分析結合。觀察時要善於用腦筋,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要進行深入的思考,不斷提高對觀察對象的認識。觀察人,要在對人物的外貌、言談舉止、動作行為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想一想表現了人的什麼性格、思想和精神;觀察查,要通過事件的演變過程,思考這件查蘊含了什麼道理,或說明了什麼問題;觀察景、物,要思考這些景、物給予我們哪些有益的啟示,等等。同時,在觀察時還應融人觀察者的情感,這“情感”不僅有助於對觀察對象的進一步了解,也是觀察對象給予我們“啟示”的感情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就能使“啟示”生動感人,真實可信。

-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隨時留心你身邊的一切,多觀察,多思考,多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二、勤修改

常言道:“文章不厭百回改。”古往今來,所有傑出的作家都是精於修改自己文章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在寫作過程中曾“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於完成了這部不朽的傳世巨著。王安石的著名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繹”字曾經反複斟酌,修改十餘次,他錘煉語言的認真態度也5傳為文壇佳話。

九年義務敎育全日製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稿)中明確提出“養成觀察分析周圍事物、收集積累語言材料、勤動筆多修改的習慣”。著名語文是前輩葉聖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隻有學會了自己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這些都說明了養成修改作文的習慣對於中學生寫好作文是至關重要的。

1修改的內容

①檢查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確、集中;

②檢查材料是否得當,內容是否充實;

③檢查文章的條理是否清楚,結構布局是否合理。

④檢查遺詞造句是否得當。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修改文章其實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確、更完美。想對了,寫對了,才可以一字不易。因為,客觀事物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認識清楚、認識完全的,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認識;表達我們的認識的文字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選擇恰當的,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選擇。修改文章的過程就是調理思想的過程,也是選擇表現形式的過程。通過修改文章,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構思為文的優缺點。凡是成功的地方,寫得好的地方,以後為文時可以借鑒,可以發揚;凡是失敗的地方,不足的地方,我們也可找到病因,可以在以後的寫作中努力避免重複這些毛病。這樣,經過多次修改實踐,我們就可以知道文章該怎樣寫和不該怎樣寫,怎樣寫才能具有較強的表達效果,而這種認識反過來又能指導我們下一次的寫作。經常修改作文對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將有極大的的幫助。修改的方法

①讀。文章寫完之後,大聲讀它幾遍,將拗口的地方,不連貫的地方,生澀的地方改順了。一般來講,讀得順暢,所寫的文字也就順暢了。

②想。一是按照“誠”和“通”的標準想一想所寫的東西是否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用詞是否適合,篇章是否調順了,不當的地方改正過來。二是從讀者方麵設想是不是把話說明白了,將“不明白”的地方改好。

③複看。就是魯迅先生所提倡的“等到成後,擱它幾天,然後再來複看,刪去若幹,改換幾字。”寫完文章後,“擱它幾天”,等頭腦冷靜下來,再去讀一讀,想一想,往往會有新的“發現”,這時再來改,效果就會更好。

三、規範書寫

要盡快提高作文水平,除了養成勤觀察、勤讀書、勤練筆、勤修改之外,還應注意養成規範書寫的良好習慣。書寫要工整、美觀,標點運用合乎規定,訂款、格式要符合常規要求。這樣做不僅有利於文章的質量,更重要的是有助於養成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優良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