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單元 多讀多寫文自工(1 / 2)

【寫作指要】

多讀書讀產講法勤寫作寫必有方

本次作文的要點是:多讀多寫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如果說提高作文水平有什麼訣竅的話,就是“多讀多寫”這是古今中外有識之士的共識,也是眾多成才之人的經驗之談,請看下麵一例:

據報載:李曉莉以634分的優異成績奪得1999年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她酷愛讀書,閱讀廣泛,曾認真讀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現代和近代的名作:《兒女英雄傳》《呐喊》《彷徨》《丁玲文選》《趙樹理小說選》《柳青小說選》等、還讀過外國名著《簡愛》以及《安徒生童話》等多部著作。勤於練筆,初中時僅觀察日記、日記和讀書筆記就寫了厚厚的三大本,、商中仍堅持練筆,在報刊上發表文章20餘篇……

以上事實證明,多讀多寫確實是作文的成功之路。一、多讀

讀是寫的基礎。要想寫出好作文,必須多讀好文章。因為,讀書可以提高人的認識,陶冶人的情操,開闊人的視野,豐富人的知識;讀書,有利於人的語言積累,在文章的構思布局以及寫作技法等方麵給人以極有益朐啟示,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讀書應有所選擇6首先要讀好課本6因為課本都是文質兼美的好文章,內容好,文筆也好,而且包括了不同題材,不同體裁,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同時,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獲益更大。其次是選擇那些思想性和藝術性強的名家名作,尤其要注意閱讀短小精萃的時文。“時文”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思想和寫作更具指導意義。

讀書要講求方法。如精讀與博覽相結合,眼到手到心到相結合等讀書的方法很多,對提高寫作最有益處的是"熟讀精思”。“熟讀”,就是反複讀,要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精思”,就是要認真思考,邊讀邊思考,光讀書而不思考謂之“傻讀”,―傻讀"當然收效甚微。有位叫亞克敦的英國人,他的書齋裏雜亂地排宥各種麵書七萬卷,而且每卷書上都有他的手跡。他零零碎碎地記住了不少知識,可人家問他什麼,他總是七扯扯答不清楚。他活了六十六歲,可以說是讀了一輩子書,卻什麼也沒留下。亞克敦的教訓我們應該記取。

怎樣讀書呢?英國哲學家,培根把讀書方法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螞蟻式的,專靠搜集別人成品,僅能搬運與儲存,缺乏自己的主見;第二類是蜘蛛式的,隻講內在的獨立思考,憑自己腹內有限之物而吐露,經有枯竭之日;第三類是蜜蜂式的,講究外求與思考相結合。它不斷吸取群芳的精華,經過辛勤的釀造而成蜜,這是合理的治學方法。我們讀書應學習蜜蜂,既廣泛閱讀,博取眾長,又經過自己的思考加工而釀成豐富的“蜜”。

二、多寫

能力是練出來的,光說不練,作文能力就不能形成,更不能發展。著名作家老舍曾說過:“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憤。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裏就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經常生活,經常積累,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這樣,日積月累,你肚於裏的東西就多了起來,寫作品不僅僅要臨時觀察,更需要隨時留心,隨時積累。”老舍先生的“要天天記”為我們指出了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

練筆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寫日記、觀察日記、隨筆;可以結合家庭和學校需要使用文字的地方盡能地去寫,如寫信、寫條據、計劃、總結、新書介紹等等;可以辦壁報、手抄報、辦廣播,組織文學社團;還可以向報刊投稿,參加作文競賽,演講比賽和讀書比賽……其中最為簡便的是寫日記(包括觀察日記)。

日記的內容靈活多樣:可以寫當天的基本情況和較為重大的活動或事件,以備查考;可以寫社會見聞、自然景物、生活趣;也可以結合觀察寫自己的心緒和感受;還可以對所遇到的生活現象和社會現象加以認識、分析、判斷,寫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等。日記的功能是多方麵的。認真寫日記,可以積累寫作索材,可以錘煉自己的語言,還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認識,陶冶情操等等。古今中外不少作家都有寫日記的習憤。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一生寫了五十一本日記;我國散文大師劉白羽從七歲開始記日記,一直到現在;作家孟偉哉、魏鋼焰、張抗抗等都有寫日記的習憤。

練筆也有練得好與練得不好之分。練得好的標準主要是“誠”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