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單元 作文——精神產品的獨創(2 / 3)

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有人來我家買菜苗。我爸爸就讓我一起去地裏數苗,來到菜地,開始我們三個人都蹲在畦埂上數。數了半個多小時也隻數了小半畦。這時我忽然想起一本數學書有一個算苗數的公式,於是我就把想法告訴了父親。父親找來皮尺不一會兒幾個畦的茱苗數就算了出來。

由於有了一個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目的,我讀起書來就更有勁了。所涉及的範圍也越來越廣,天文、地理、生物、政治、曆史之類,我都讀。由於讀的書多了,時間也就緊張起來。後來,我從書裏學會了速讀法,加快了讀書的速度,讀的書也就越來越多。一次,一天裏我就讀了十幾本一百多頁的書。而且內容也記得十分清楚。

讀書使我從無知變成有知,從有知變成多知。有一首詩這樣寫道:“書是知識的寶庫,書是智慧的海洋。”不錯的,正是有了書,社會才會進步,科學才會發展。朋友,讓我們一起發備讀書吧。

(張旭)

【簡評】

本文作者擷取的是極普通的查一一讀書,14歲的小作者現身說法,通過自己在生活和勞動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娓娓而談,由於讀書使自己增長了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因而對讀書產生了濃厚興趣,從“無知”變成了“有知”、“多知”。一般來說,中學生閱曆不多,但隻要能做個“有心人”,注意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家查、茵查、天下查,查查關心”,並且認真去思考、去讀書、去實踐,是不難寫出好文章的。像本文提到的《奇聞錄》、“算苗數公式”等,都是引發作者喜歡讀書的身邊瑣查。隻有不斷認真地觀察體驗生活中時時發生的事件,發掘出這些事件的內在意義,才能寫出像樣的文章。這裏有一點是必須強調的:一定要寫你最熟悉的生活,否則,絕對不可把事件寫得具體、真切。對你所要寫的事物,了解得愈清楚,理解得愈深刻,就能寫得愈生動。

二、我喜歡作文

作文,記栽著我生命爆發出的閃亮的火花,在字裏行間都流露著我真摯的感情。我喜歡作文,它不僅是我生活中一種美好的享受,而且給了我幫助,記栽著我人生道路上的前進的步伐。

當我最高興的時候,我要寫我的心情和感受,讓一個個漢字隨著跳蚨的思維,立在紙上,彙聚成一篇表達我愉悅心情的作文。我的作文《我終於戰勝了自己》就是我這份心情的記栽一一有一次,我信心百倍地去征服一座小山,可爬到半山腰,因為怕累就不想再往上爬了。這時,我看見兩位老人直相攙扶著,步屐蹣跚卻仍在攀登的情景,全身立即奔湧著一股力量。當我攀到了頂峰,看到了滿山的綠色而爆發出的激情,在老師的手中變成了幾條鮮紅的波浪線:

“這綠,綠的真實,綠的堅定,綠的旺盛,綠的頑強,似乎在向我這個勝利者喝彩!”老師旁達的批語是:你是登山的勇士,也應該是生活中的強者。

可是,我並不是永遠的強者。

有一次,我的語文測驗沒有考好,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哭了。過了幾天,老師讓以《最難忘的一件小事》為題,寫一作文,我就把這件事寫入了文章。

“頓時,鮮紅的76分在我麵前旋轉,似乎在譏笑我這個在學習上偷懶的人。”老師又在這句話上畫出波浪線,批語是:能夠找出自己的缺點,這是你進步的基石。

從作文中,我吸取了教訓,以後我將會付出百倍的努力,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

作文對我繪畫的幫助也是莫大的。

我總認為,繪畫和作文是彼此相通的,隻是表達形式不同罷了!因此,作文也作為我繪畫的素材,繪畫的對象。

我還記得,我的那幅獲獎作品《農家樂》就是源於作文的。初二那年暑假,有一個《中國少年兒童美術文學大賽》,我準備參加,可就是找不到一個繪畫的主題。我無意地找了一本書,漫不經心地翻開,忽然,一篇作文吸引了我:

“……院裏長了幾棵秀美的棗樹,樹上站著幾隻小鳥,樹下兩個小孩手攥著玉米粒逗雞玩,老屋的煙囪裏冒出了炊煙……“我突然靈感大現,這不正是一個繪畫的素材嗎?多好啊,充滿了生活氣息。

我趕忙提起了畫筆,先勾出樹幹,然後在樹幹上皴些橫紋再著以白色,樹枝上以石綠點上小點;再畫上老屋,小孩,雞……嘿!整個畫麵充滿了柔媚的春光。

沒想到這張畫還真獲了獎。當我手捧證書時,非常激動!我應該感謝那篇作文。畫隻是一個骨架,而作文才是真正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