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不僅可以増加食欲,而且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提高飼料利用率的作用,因此在日糧中也應加入0.5~1%的食鹽.
分娩前4天到分娩後6天,應少喂精料,多喂粗料和青飼料,母豬分娩後要少喂精料可以避免發生乳脹。
妊娠母豬的管理.妊娠母豬除吃好、睡好外,每天要活動兩次,每次1~2小時,但不要激烈運動,圈內應保持潰潔.冬季要防寒,夏季要防暑,保持豬舍通風涼爽。
(四)分娩母豬的飼養管理
1.產前準備工作。產前7~10天,應徹底清掃、消毒產房,墊以柔軟、切短的墊草,準備接產工具,安排好日夜值班人員
2臨產症狀。產前3~5天,乳房膨大,發熱,乳頭外張,發紅、光亮、變粗,有時可擠出少量稀薄乳汁。陰門腫大,鬆弛,顏色發紅或紫紅色,從中流出稀薄的較潤的粘液。產前一晝夜或幾小時,多數母豬前麵的乳頭中可以擠出或漏出稍帶黃色,較粘的初乳。母豬躁動不安,叼草絮窩。如果母豬站臥不安,時起時臥,徘徊運動,尾根抬起,有時頻頻排尿,開始陣痛,從陰門中流出粘液,則馬上就要分娩,接產人員應做準備。
產前將母豬腹部、乳房及陰戶附近的汙泥清除,用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然後清洗擦幹。
接產。母豬產仔時,都是躺臥。如果初產母豬站著產仔,則應設法用手撫摸其腹部,使其躺臥產仔。
仔豬出生後,馬上用清潔布片將其口鼻腔粘液擦淨,將全身粘液擦幹、斷臍。並用碘酒消毒直到不流血為止,放在母豬旁哺乳。哺乳後,放入提前裝有紅外線燈的小圈內.
如仔豬產下後不能呼吸,可用手輕按臍帶根部,感到脈搏尚跳動的假死仔豬,應用人工呼吸法急救,其方法是:使仔豬仰臥,用手推其兩前肢,牽動身體作前後伸屈動作,用手掌輕輕按壓仔豬胸壁,促進呼吸,對仔豬鼻孔猛吹氣。也可倒堤其兩後肢,用手輕拍其胸部,鼻端塗以氨水,酒精,針刺山根穴,都能激發仔豬呼吸。
4產後護理。全部仔豬產完,排出的胎盤,要馬上清除掉,對母豬喂些豆餅,麩皮水或米糠水,並適當加些食鹽。
分娩後2~3天內,不要喂得太多、太稠,飼料要調製成稀粥狀,喂量要逐漸增加,5~7天達到正常釆食量,保持旺盛食欲。
(五)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哺乳母豬要專人管理,單圈單槽飼喂。勤換褥草,舍內外幹燥衛生,無髒水,勤打掃糞便。使豬錢有良好生活環境。
根據哺乳母豬的特點,在飼料中注意多供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飼料,以滿足母豬的需要。飼料中如果蛋白舉不足,就會使母豬消瘦,產乳量減少,仔豬生長不良。如果飼料中的礦物質含量不足,尤其是鈣和磷缺乏,產乳量就會降低。飼養不善的母豬,往往哺乳一個月後就很瘦,乳房收縮,乳景降低,因而仔豬也養不好,母豬本身的骨骼組織也會變得疏鬆,行動困難,性周期紊亂,影響發情。因此,必須給哺乳母豬適當喂些豆餅、豆科牧草粉或豆類、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等含蛋白質較多的精料,以及多喂青、綠多汁的飼料,如南瓜、番薯、薯苗等。注意飼糧中的鈣與磷的含量是否量夠與平衡。
哺乳母豬不要喂黴爛、有毒和含泥沙的飼料。喂食次數可以増加到每日4~5,夏天要喂些稀食或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