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豬的飼養管理(一)(1 / 3)

一、母豬的飼養管理

(一)空懷母豬飼養管理

帶仔母豬斷奶後,到再次配上的這一段時間叫空懷期。空懷期很短。母豬斷奶後一般一周左右,就會發情,就能配種,受胎後即進入妊娠初期.

為保證母豬身體健康,按期發情,消除不孕現象,提高受胎率,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也很重要。要根據空懷母豬對營養的需要和每日食量的大小進行飼養。既要喂飽,又不過量,營養又要完全。一般要求每公斤飼料中含消化能2.8~2.9兆卡,粗蛋白質為11~12%,日投喂量為體重的2.5~3%,日喂3次,並適當補充些青飼料,使其滿足母豬哺乳期後身體康複。

(二)後備母豬選擇

種母豬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母豬產仔乃至生豬的發展。選擇種母豬一般要求在優良母豬的第二胎以後所產仔母豬中選留,仔母豬應體質結實,體型外貌合乎品種要求,背腰寬而平直,體軀較長,腹大而不拖地,乳頭排列整齊對稱,在6對以上,大小長短適中。身被毛細軟光亮,發肯良好。母豬食欲旺盛,能耐粗飼。

後備母豬飼養,在中豬階段以前采用生長育肥豬采食量,以後按生長育肥豬正常日采食量76%左右喂飼直到配種,多喂青飼料,防止過瘦過肥,保持健壯的體型.

適時配種:母豬發情之後,何時配種為宜,適宜配種的母豬有發情的象征,發情前期,母豬表現為不想吃料、行動不安、外陰部充血,潮紅腫脹;發情中期,外陰部更為充血腫脹,爬跨其它母豬,有時停止食料;發情後期,發情母豬逐步轉為安定,陰戶粘膜由潮紅轉為暗紅色,腫脹漸退,用手按其腰臀部,母豬往往站立不動,或作弓腰姿勢,此時為配種最適宜的時機。

外來豬種及其雜種母豬,發情象征往往沒有本地母豬明顯,要注意觀察,以免錯過配種的機會。

在生產實踐中,也是根據母豬發情的表現,結合發情時間具體掌握配種時機。當地母豬,以發情後第二天到第三天;雜種母豬以第二天下午到第三天上午配種為宜,培育品種母豬在發情開始後當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

為了提高受胎率和產仔數I母豬第一次配種,再過8~12小時後,進行第二次配種,通常能獲得較好效果,

母豬配種後要注意的問題:母豬配完種應在母豬背上倒點冷水,或輕輕在臀部拍打幾下,以刺激子宮收縮,不要讓母豬狂跑,更不要讓母豬擠壓.

(三)懷孕母豬的飼養笹理母豬在配科之後,經過卯多天不再發情,並且食量增大,毛有光澤,性惜變得溫順,疲乏,貪睡,一般就可以認為懷孕了。懷孕到90天左右,用手輕壓腹部,能觸到胎動.母豬的懷孕期一般為112~116天,平均114天.

母豬妊娠第15~20天,受精卵在母體子宮內膜著床,逐漸形成胎膜和胎盤.在這個時期管理不當,如劇烈運動或喂給變質發黴的飼料,胚胎就可能破壞或中毒而死。又如母豬飼料營養不全I青料不足,缺乏維生素,也可引起受精卵死亡,加強母豬配種受精後的飼養管理,是保證胎兒正常發育的一個關鍵。

在配種後和妊娠初期(20天前),要加喂精料。母豬經過分娩和一個哺乳期後,體力潔耗很大,加上母豬在發情後進食少,配種身體疲乏1應適當加喂精料,特別是含蛋白質多的精料,待體況恢複後,再加喂青飼料。

妊娠中期(20~80天)可多喂祖飼料。這個階段母豬食欲增加,能夠很好地食用粗飼料和青飼料。

妊娠後期要加喂精料和礦物質。這+階段母豬要攝取大量營養,才能滿足胎兒發育和產後哺乳的需要。母豬妊娠後期應減少粗料,適當增加精料,特別補充蛋白質飼料,適當在精料中加入15~30%的餅類或豆類,並增加適量的鈣、磷。如日糧內含磷較多的同料(麩皮、米糠等)配合比例增大,補充碳酸鈣、蠣粉或蛋殼粉等鈣質飼料。還可用既含鈣又含磷的骨粉來代替單純的鈣質飼料,每天補充量應為30~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