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單元 應用寫作:短評(1 / 2)

一、訓練提示

短評就是簡短的評論。這種評論往往選取生活中一個小小的側麵,或某一種現象進行深入的剖析。評的可以是一件事、一種觀點,也可以是一本書、一部電影,還可以是一個人、一個集體。

短評雖短,但必須有論證性。評論中一定要鮮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張,並進行有理有據的論證。

寫好短評除了要有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掌握一般的議論方法外,還必須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強。同時要注意聯係實際,以小見大。對所評論的問題一定得具體分析,辯證說理,特別是要做到實事求是,以理服人,切忌主觀武斷,用大帽子壓人。語言力求簡潔、流暢。

二、句子仿寫訓練

範句1: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在驅逐日本帝國主義之後,進行了三年的解放戰爭,取得了基本的勝利。

仿寫示例:我市廣大公安幹警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領導之下,在認真完成清理“三無”人員的任務之後,又積極投入了整治交通的工作,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仿寫(要恰當地運用起修飾、限製作用的詞語,以使意思表達得更準確):

修改:

範句2:工作有沒有大小的分別?仿寫示例:人究競有無尊卑貴賤之分呢?

仿寫(要用設問句以引人思考):

修改:

範句3:過去蘊藏在地下為外國人所看不見的偉大的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之下,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了,中國人和全人類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

仿寫(要運用比喻論證法來增強論證效果):

範句4: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科學是嚴肅的、嚴格的、嚴密的,是不允許馬虎的,所以科學技術工作者必須首先有良好的科學工作習慣,要有條理。”

仿寫(句中要用同義詞以增強語言的準確性,使論證更為嚴密):

修改:

三、語段仿寫訓練

範段1:古人說:“天下之事,必作於細。”立誌為四化建設作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必須從一點一滴開始,養成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索養,鍛煉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這是終身必備的高貴品質。

仿寫示例:唐代文學家韓愈說:“業精於勤。”學業的精深造詣來源於勤。立誌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人,必須從讀小學起,養成勤學、勤思、勤問的好習慣,培養刻苦鑽研的精神,這是成才的可靠保證。

仿寫(要運用引證法進行論證):

修改:

例段2:我們寫文章敘述不簡練,為什麼?這一方麵長我們的文學修養不夠,另一方麵是因為我們不會總結生活經驗。我們有很多敘述文,不管是唐朝人寫的,還是宋朝人寫的,至今傳誦,就是因為文章裏有許多句子,值得我們記住。為什麼會記住?就是一句話總結了一個經驗。他們觀察得非常深刻,周密,所以敘述得簡練。我們寫東西,不能用三言五語把觀察到的事物總結起來,所以一說就長了。

仿寫示例:我市的環保工作一直做得不夠好,為什麼呢?這一方麵是市委領導對環保工作不夠重視,另一方麵是由於廣大市民的環保意識不強。我國很多城市,不管是在治理噪音擾民方麵,還是在治理白色垃圾方麵,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就是由於這些城市采取了非常有力的措施。這很值得我們學習。為什麼會值得學習?就是他們所采取的措施裏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他們對環境汙染的危害性的認識十分深刻,所以治理得很認真。我們治理環境,不能靠搞一二次突擊就把發現的問題全都解決,所以髒、亂、差的麵貌長期不能改變。

仿寫(要逐層提出問題分析問題):

修改:

範段3:不過什麼樣的事可箅做大,什麼樣的事隻能箅做小?什麼樣的貢獻可算做大,什麼樣的貢獻隻能算做小?這卻是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易有一致的見解。

仿寫(要連續設問,以引起讀者思考):

修改:

範段4:我看哪,學生腔恐怕是寫文章的一種習氣。這就是說,一執筆為文便擺起架子來,話不由衷,有現成的話不用,故意去找些不必要的詞兒作裝飾。這樣寫出的文章總是沒有多少生活氣息,空空洞洞,說的多而含意少,咬言咂字而欠親切生動。寫這樣文章的人總以為把“眾所周知”“然而所以”一用上便有了文學味道。事實上,好文章不仗著空洞的修詞來支持,而必須有生活氣息,親切動人。

仿寫(語言力求明白曉暢,接近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