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十九飿食節來臨之前,澶州一帶又下了一場夜雪。東邊日出冉冉升起,雪已經停了,澶州城似被蒙上一層薄薄的白紗,又泛著金色的光芒,整座城望過去寧靜而安詳。
比起過年,飿食節在澶州百姓眼裏顯得尤為隆重。其間人們傾城而出,舉行各種廟會燈祭,祈求未來,保佑平安興旺、五穀豐登。為了迎接飿食節的到來,沿街沿巷到處是掃雪的人們,敬神的燭台高掛起來,偶爾還有孩子們的歡鬧聲。
我的心情如天氣這般清爽,腳步輕快的,一直到了姬賢的畫坊。
門外的雪地上,清晰的一串男子的腳印。我順著腳印小心地踩上去,又似怯怯的,瞥見姬賢坐在屋內拿著本書細讀。
我輕咳一聲,姬賢抬眼看我,笑了笑,露出潔白的牙齒。
“飿食節柴府上下放假半天。”我將好消息告訴他。
姬賢勾起會意的微笑,暖暖的,“紫蘇會回來。”
我進去,坐在他的對麵,笑道:“每次看你讀書習武入了迷,莫非真的想考取功名?可我覺得你不是那種迷戀膏粱文繡之人。”
他這樣做,也是為了和紫蘇的將來吧?
姬賢放下書,搖頭道:“我出生便在富貴人家,鍾鳴鼎食享受不盡。父親總說習武不過為了練身,讀書為了修心。後來姬佐氏家來了位仙長,並非傳文授武,而是放下這本書和一把劍,留下幾句話便踏雲而去。當時我年幼,父親說那是雲神屏翳。”
“屏翳?”我好奇地睜大眼睛。
姬賢繼續道:“屏翳臨走時告訴我,等到讀完這本書,我才會理解神道的真諦和陣法,才能達到最高境界。可是這本書我讀了十八年,練了十八年,卻怎麼也讀不完,練不完。”
我拿起擺在書旁的劍,劍鞘上刻著五龍,鱗爪分明翻騰欲飛的樣子。我問:“就是這把劍嗎?”
“可惜劍不出鞘。”姬賢點了點頭,遺憾道,“也許是我悟性不夠。書讀完的那一天,便是劍能出鞘的時候。”
我費力地拔了拔劍柄,劍在鞘內紋絲不動,便還給姬賢,“沒想到你還有這段仙緣。戰爭何其殘忍,生靈塗炭,還將你處於困苦流離之中。”
姬賢倒無所謂地笑笑,“生死存亡之際,幸好我把這些交給紫蘇帶了出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你說是不是?”
我收起頑劣,鄭重地回答:“大頭陳也說過,一個人隻有經曆過苦難,才會更堅強更勇敢!”
姬賢環臂而立,歪著頭,用審視的表情望定我,唇畔的笑意在漸漸加深。
“這個傻妹,和以前的那個傻妹,好像有點不一樣……”他緩緩道。
“記得別再叫我傻妹,現在叫天葵子!”
我一字一頓地提醒他,突然又莫名的羞澀,操起一把大掃帚出了畫坊。四處寂然,隻有我沙沙的掃雪聲,偷眼看裏麵姬賢專注閱書的模樣,掃雪的動作不由得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