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一章 要善於發掘下屬的優點(2 / 3)

其二,作為領導者,其主要職責,在於充分“發掘”每個下屬的優點,而不是拿著放大鏡去“發現”缺點。在開發人才資源方麵,他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在那些尚未受到重視的人們身上。在他們中間,或許隱藏著真正的人才。

運用挖掘優點原則,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領導者應該善於選擇適當的時機,看準適當的對象,采取適當的“發掘”手段,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下麵,我們就圍繞著這3個方麵,來具體探討一下怎樣巧妙發掘下屬的優點。

1選擇適當的時機

在某些情況下,領導者應該隻看下屬有什麼優點,而不計較他有什麼缺點。這些情況主要有:

1)當下屬的某些缺點遭到人們的過分非議,而他的某些優點卻被人們忽視或遺忘的時候;

2)當下屬因為種種原因,突然陷入人際關係的漩渦之中,正在遭到人們的冷落或遺棄的時候;

3)當下屬因為過去的過失和錯誤,盡管決心痛改前卻始終無法償還精神債務,卸下思想包袱,心境處於極度苦悶之中的時候;

4)當下屬被某個頂頭上司看死,認為他不能重用;而事實上“毛病”卻主要出在那個頂頭上司身上的時候;

5)當下屬確有某些明顯的缺點,以致於掩蓋了他的另一些優點,致使他長期被人們視為“廢物”,被擱置在一邊的時候;

6)其它各種委屈、虧待下屬的複雜情況。應該指岀的是,即使在正常情況下,隻看優點,不計較缺點,也比隻看缺點強。它能使領導者發現更多的人才,充分發揮每個下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看準適當的對象

透過缺點“發掘”被埋沒的優點,通常適用於下列對象:

(1)優點突出,缺點也突出,但缺點往往掩蓋了優點,結果招致人們過分的非議和責難,甚至導致某些別有用心的小人抓住他的缺點當把柄,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對於這樣的下屬,領導者應該力排眾議,竭力發掘他的優點,同時幫助他明智地克服缺點。

(2)才華出眾,技壓群芳,成為同類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甚至成為同類的一種可怕的威脅,因而誘使他們絞盡腦汁,為他製造出一些莫須有的“缺點”(諸如驕傲、目無領導、有個人野心等),再經不明真相的人的廣為傳播,以訛傳訛,終於形成一種無形的輿論壓力,不僅壓得他本人抬不起頭來,而且也壓得他的領導者不敢重用他。對於這樣的下屬,領導者隻要看準了,就應該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大力宣傳他的優點,放手委以重任。

(3)由於派性、人事糾葛、不正之風、門戶之見等,以及各祌複雜的外在因素,導致人們隻看他的缺點,而不看他的優點。對於這樣的下屬,領導者為了在進行用人抉擇時,避免判斷上的失衡,就很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運用逆反思維,故意“隻看他的優點,而不計較他的缺點”,這樣做,往往能做出比較公正的結論。

有的下屬,在本地區、本單位長期受到冷遇,本人表現也很“一般”,但是每當他被打發出去從事臨時性的中心工作時,卻出人意料地在外地區、外單位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好評,本人也一反常態,顯得精神飽滿,幹勁倍增,表現極為出色。對於這樣的下屬,領導者就應該想到,是不是現有的工作崗位和人際環境埋沒了他的優點,壓製了他的才華?對待他,不妨拋開“偏見”,多看看優點。

缺點確實很多,而且令人十分討厭,但又算不了什麼“原則”問題;優點呢,有一些,但和缺點相比,又顯得如此微不足道,因而人們都認為此人“沒有”優點。既然沒有優點,也就等於沒有任何使用價值。在整個人才資源中,無異於“貧礦”一類。對於這樣的下屬,領導者不應該無情拋棄,恰恰相反,應該看到他在本質上是好的,是能夠向好的方麵轉化的。為了促進這種轉化,作為領導者,就應該充分珍惜這些“貧礦”中含有的“金屬”(優點)成分,想方設法將它們提煉(發掘)出來。

當領導者的德才素質明顯低於被領導者,兩者之間出現嚴重的“人才倒掛”現象時,有些領導者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不願意或者不能夠看到下屬的突出優點,似乎隻要承認了下屬的這些優點,就會“暴露”出自己的無能。對於處在這種不良環境中的下屬,居於更高層次的領導者,就應該深入基層,作一番必要的調查研究,然後根據第一手調查資料,充分肯定下屬的突出優點和超群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