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一個領導群體,以“多一手”的思想構築彈性結構,實屬必要。
根據現代管理的彈性原理,良好的彈性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條件:
1)領導群體具備理想的個體彈性和群體彈性。所謂個體彈性,就是指各個領導成員的個體素質足以勝任多種複雜的組織管理任務。像陳毅同誌,詩寫得不錯,懂音樂,會做政治工作,又善於指揮軍事作戰,全國解放以後,先當上海市市長,抓經濟建設,後調中夾,搞外交,都幹得很出色。這表明陳毅同誌具備很強的個體彈性。領導成員理想的個體彈性,不僅包括多方麵的知識和領導才能,還應具備強烈的“補位”意識和卓越的“補位”見識,即當領導群體內出現某個“空位”時,他應能自覺挺身而出,及時接過同事的重擔,同時,他還應懂得怎樣“補位”,才能獲取最佳“補位”效益。所謂群體彈性,就是指通過合理的排列組合,使領導群體的群體素質,具備多方麵的領導功能,足以應付各種意想不到的複雜局麵。例如,我國目前省市一級的領導群體,基本上都能夠擔負起政治、經濟、科技、文體等多方麵的領導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群體彈性。
管理手段具備良好的“積極彈性”。一個有出息的領導群體,出於對四化建設的髙度責任感和進取心,同肘對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具有充分的自知和自信,勢必在管理手段上,著力加強和追求“積極彈性”,並且盡量避免和克服“消極彈性”。他們在製定方案,進行決策,擬定措施時,不僅在關鍵環節保持性,而且事先預備好了可—用的多種調節方案。對於各種可能遇到的複雜局麵,他/11往采取遇事"多一手”的進攻態勢,而不是為了明哲保身,采取遇事“留一手”、“退兩步”的防守態勢。這種表現在管理手段上的“積極彈性”,是一個敢於開拓的領導群體應具備的理想的軟結構模式。
管理組織具備良好的調節彈性。每個領導群體內部,都需要明確一定的職責分工,建立一定的縱橫人際關係。這種各具特色的管理組織,在應付各種不同的工作局麵時,往往表現出強弱不等、優劣不一的調節彈性。有的領導群體,由於管理組織科學合理,領導成員之問,既能在工作上和諧地合作,又能在位置上靈活地替補,因而一且遇到意外的事態變化,能通過內部的及時調節,表現出足夠的調節彈性。例如,有一個企業領導群體,在某一段時間裏,因病躺倒一個領導成員,上級部門又借走一個領導成員,同時還讓另一個領導成員去學習,整個群體僅剩下兩個領導成員,照樣將工作抓得有條不紊,十分出色。這裏除了含有素質和能力等方麵的因素外,還充分體現了該企業領導群體的管理組織,具有極其出色的調節彈性。與此相反,在現實生潔中,也不乏另一種情況,有些領導群體,一旦某個領導成員
不在,他主管的那項工作就無人接替,結果明顯影響了整體放能。這種現象充分表明,這些領導群體的管理組織不甚理想,缺之必要的調節彈性。由此可見,使一個領導群體的管理組織,保持良好的調節彈性,是顯著提高這個領導群體的整體功能的一個重要環節。
上述3個條件,在組建良好的彈性結構時,必須認真予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