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隱核”和“明核”德才水平不相上下,隻是由於“明核,受到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矛盾糾葛的製約,難以發揮核心作用,才不得不借助於“隱核”的協調優勢,去疏通關係,緩解矛盾。倘若真的讓占據核心地位,也有不少缺陷與不足,很難長期發揮“班長”的核心作用。對於此類情況,上級領導部門應首先考慮幫助“明核”疏通關係,緩解矛盾,為其㈣威信和影響力提供必要的外部條件。如果這一著無效,再考慮另行選派一個精明強於的新“班長”來當家,從而使“隱核”自行失去核心作用。
3、“隱核”品德很差,但在玩弄權術、籠絡人心方麵,卻具有超群的“才能”。正因為“隱孩”在暗中搞鬼,才使“明核”的威信受到損害,難以發揮核心作用。對此,上級領導部門應該采取果斷搢施,立即將這拉害群之馬清除出領導群體,唯有這樣,這個領導群體才能重新形成新的堅強有力錄領導核心,構築起理想、和諧的核心結構。
有的領導群體,管理結構既懶又散,處於核心地位的“班長”,對各個領導成員失去了控製能力,在同一個領導群體中,竟出現了若千個與“I班長”分庭抗禮的小“核心”,他們各自為政,各行其事,使整個領導群體四分五裂。這種以多個“核心”各自行使統禦權的極不穩定的內耗結構,就叫作多核結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兩個方麵,(1)先天不足。上級領導部門早在選配領導群體時,就沒有“搭配”好各個領導成員的個體素質,致使領導群體建立後,整體素質存有嚴重缺陷;或者“班長”基本素質較差,難以勝任核心領導的工作;或者存有多個能力水平不相上下的領導成員,互爭髙低,互不服氣;或者組織不純,混進了個別不適合當領導的害群之馬,在領導群體內興風作浪,製造矛盾。針對這種情況,上級領導部門應該盡早采取組織措施,有針對性地調整領導群體,使其有效克服先天不足的弱點。(2)後天不良。領導群體組建以後,由於主要領導忽視政治思想工作,民主作風差,黨的組織生活不健全,管理製度不夠完善,致使領導成員之間情況溝通少,感情傳遞少,思想交流少,互相幫助少一且產生矛盾、糾葛,就很難消除,甚至愈積愈深。對此,上級領導部門應著重幫助領導群體整頓思想作風,健全黨的組織生潘和各項管理製度,尤其應幫助“班長”重視加強思想政洽工作,不斷增強自己在領導群體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同時,輔以必要的組織調整。
無核結構
也有的領導群體,處於核心地位的主要領導軟弱無能,起不到“強核”的凝聚作用,而處於非核心地位的其它領導成員,又都不“想”充當“強核”,或者不“能”充當“強核”,他們彼此和平共處,既不互相掣肘,又不互相協作,大家自行其事,實行“自我管理”,幹勁強弱不均,績效好壞不等,整個領導群體形同一盤散沙。這種鬆散軟弱的不穩定結構,就叫作無核結構。與多核緒構相比,無核結構顯得比較“溫和”,領導群體內矛盾、糾葛並不突出,各個領導成員都處於一種缺之朝氣和進取精神的氛圍中,湊湊合合地工作著。顯而易見,這種領導群體,在群眾心目中是沒有威信的,它的績效,肯定也是十分低劣的。
無核結構的症結,在於“無核”,在於缺之強有力的管理。解決的辦法:(1)上級領導部門應及時給此類領導班子物色一個好“班長”;(2)好“班長”上任以後,應記取前任的教訓,立即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製度,從而將一班人有效地統起來。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唯有像“單核結構”和“雙核結構”那樣的核心結構,才是理想的穩定結構。形成這樣的核心結構,關鍵因素有兩條:一是上級領導部門務必將“班長”選準選好,在黨政分設的企業、事業單位,則應該將黨政一把手選準選好;二是要抓好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必要的管理製度,確保整個“管理機器”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