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盡管用當其“時”的道理十分淺顯,連大字不識的果農都懂得應該及時摘取快成熟的果實,可是,在用人領域裏,貽誤“起用”時機的現象,卻依然存在。造成這種浪費人才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以選拔領導人才為例,較為常見的,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1)因為沒有“空位”而誤才。在不少地區和單位,領導位置早已被那些德才平庸的領導者占滿。這些“捷足先登”的領導者,大都屬於那種“既成不了大事,也捅不了湯子”的“好”同誌。論年齡,他們還不“老”;論能力,他們應付個日常事務,看守個攤子,還蠻行;論人緣,在他們的上下左右,還真有那麼一批擁護者。鑒於我國目前的千部管理製度,還存有一些明顯的弊端,在怎樣遵循“無功即是過”的用人原則,及時撤換那些德才平庸的領導者方麵,還缺之有力的措施和辦法,因此,即使大家跟睜睜地看著某個年輕的潛在領導人才,遠遠勝過現領導崗位上的某個領導者,也無法及時將他倆進行對換。這種狀況,導致一大批有發展潛力的年輕領導人才,白白貽誤了最佳時期。
(2)因為領導者“愛”才而誤才。有些目光短淺、私心嚴重的領導者,他們由於過分“器重”或依賴下屬的傑出才能,總是擔心提拔了下屬,會影響他分管的工作,因而遲遲不提拔下屬。蘢屬由於擅長寫“大材料”,竟被他的上司充當形影不離的“文字拐棍”,一直使用到5。歲,才委任他當個科長。還有的潛在領導人才,由於工作“離不開”,主管領導把住不放,致使他錯過了“提拔”的機遇,造成終身遺憾,此類例子,在實際生活中,是屢見不鮮的,
因為領導者嫉才而誤才。少數領導者,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總是擔心具有真才實學的下屬超過自己,因而想方設法,製造種種借口,十分巧妙地阻撓、幹擾、拖延和無限期推遲上級部門對某個下屬的選拔。
因為領導者“求全責備”而誤才。一些自己並非“十全十美”的領導者,總是要求選拔對象應該十分“成熟”、“完美無缺”。他們對年輕的下屬,百般挑剔,過分苛求,左看“不理想”,右看“欠穩當”,倘若再聽到群眾中的某些閑言碎語,班子裏的一些爭議,那就更不敢放手提拔年輕的下屬了。在這種“求全責備”的錯誤思想支配下,許多本來已經基本成熟的潛在領導人才,被白白耽誤了施展才能的最佳時期。
5)因為領導者“無知”而誤才。這種“無知”,主要表現為:對“人才價值”、“人才效益”、“人才成長規律”和選拔人才的“起用”時機等最起碼的人才學知識一無所知,有的領導者,不懂得貽誤人才的“最佳時期”,實在是一種令人痛心的人才浪費。他們甚至錯誤地認為:“反正你還年輕,過幾年我再提拔你也不晚。”還有的領導者,看不到及時提拔年輕的下屬,會對他們產生難以估量的“激勵作用”,促使他們更快地成長,而是以一種陳腐的“恩賜”的觀點,來看待對下屬的起用。凡此種種忽視人才效益、貽誤人才詢最佳時期的“無知”表現,在一些基層領導者中間,經常可以看到。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顯然和這些領導者身上嚴重存在的主觀主義、官僚主1事務主義和不愛學習的鳳氣,有著直接關係。
當然,影響及時起用人才的主要原因,遠不止上述5種情況。臀如,目前發現、考察、培養和選拔人才的方法,還不夠科學合理,便也是其中的一條重要原因。不過,不輦貽誤人才的最佳時期,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當前,端主思想,提高認識,及時起用已經成熟的各類人才,已經成為我們選才工作中急待解決的一個緊迫問題,隻要各級選才者,能夠充分認識用當其“時”,珍惜最佳時期的重要意義,並且積極采取落實措施,就一定能夠有效地克服和防止貽誤人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