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港口投資主要模式
世界各國港口投融資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大都實行投資主體和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原則。港口的投資建設一般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企業和外國資金共同參與。港口投資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港口設施全部由政府負責投資建設,港口基本建設項目由國家投資,納入國家財政預算並直接撥款。這種模式對於港口初期的投資發展有一定作用,但對於港口的大規模投資建設,有限的政府財政能力製約著港口的快速發展。
(2)企業及外資的投資建設模式。采用這種投資模式,港口建設全部都由企業(包括外資企業)進行投資,由於港口建設投資巨大,單靠企業投資的資金及動力不足,不利於港口的長期持續發展。
(3) 政府與企業(包括外資企業)共同參與港口投資建設的模式。這種模式也稱為地主港模式,就是把港口投資區分為公用性基礎設施投資和經營性設施投資,分別由政府和企業進行投資。
由政府的財政資助直接投資於港口的開發建設是最為傳統也是我國最為廣泛應用的一種模式。港口的開發建設雖然投資量大、回收期長,但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由政府參與和主導的港口投資建設在世界上十分普遍。但近年來由於政府的財政直接撥款逐年下降,其大多轉變為政府對港口投資的補貼、提供稅收的減免,以及提供貸款的擔保和貼息等方式進行。
地主型港口投資模式主要有以下特點:(1)港口的土地、岸線和基礎設施的所有權歸當地政府。(2)港務局行使政府職能,主要負責港口的規劃、經營、租賃,保障港區內安全、裝卸質量,維護港口設施及港口疏浚、環境保護等工作。港務局負責港口的開發建設和日常管理工作。(3)港務局對港區內的土地、碼頭、航道和其他基礎設施進行統一開發,企業隻需投資碼頭上部的機械設備、庫場和其他配套設施,雇用碼頭工人和管理人員。地主型港口投資的最大優點在於:(1)確立了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固定投資渠道,實行滾動開發,為港口的長遠發展和有效管理提供了保障。(2)從根本上解除了港口企業的負擔,為企業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由於政府財政負擔越來越重,並且港口公有經營存在著種種弊端,港口企業化及民營化的趨勢席卷全球。英國率先推行港口民營化,使港口企業嚴重虧損、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等一係列問題得以緩解,但港口私有化也造成了一些新的問題。大多數國家在不放棄國家對主要港口所有權和控製力的前提下,對經營權有所放寬,並引進社會和私人資本對港口進行投資。如日本實行政府與私人共同參與管理港口的模式。政府投資社會性和公益性的基礎設施,負責建設、規劃和維護港口;私人則投資經營性和競爭性的設施並負責經營和管理港口。
7.2.2國外港口的投資管理政策
(1)美國港口的投資管理政策
美國港口實行地主型的投資管理模式。港務局行使政府職能,主要負責港口的規劃、經營,保障港內安全,維護港口設施等工作。港務局擁有港口的土地及碼頭設施,有些曆史悠久的大港同時擁有城市的一些設施。例如紐約港除擁有港口外,還擁有機場道路、公路客運站、橋、隧道、商業大廈。港務局按3~5年租期把港口租給私人公司或船公司經營,一般租給私人公司含碼頭陸域的全套設施,而租給船公司的是光板碼頭。港務局鼓勵碼頭設施的充分利用,如果貨物裝卸量增長到一個台階租金率就下降,並且處理的貨物箱量越多租金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