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1政府在港口投資發展中的作用(2 / 2)

7.1.2地方政府在港口發展中的作用

世界各國對港口一般實施分級管理的港口管理體製。港口的主權管理由國家統一實施,有些國家對港口發展進行宏觀的指導或製定發展規劃,具體的行政管理基本上都是由港口所在的地方政府實施管理。鑒於港口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對港口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並采取各種措施促進港口的投資發展。並且港口發展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港口配套設施如鐵路、公路等集疏運體係的建設以及後方市政設施的完善往往是港口營運商所難以承擔的,港口投資的選址、建設規模和經營模式等基本框架也大多由地方政府參與決定。

港口投資要服務並服從於地區的區域定位、區域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區域產業結構。在早期港口投資中,由於政府對港口發展的認識不足,缺乏港口整體規劃,使得港口布局比較淩亂,港口設施利用效率不高,難以適應區域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伴隨著國內外港口產業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地方政府在加強對港口投資管製的同時,對港口功能、港口規模、港口布局等規劃方麵的要求不斷強化,從而把握了港口投資發展的主動權。

港口腹地經濟的發展狀況(如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市場體係、對外經濟交往等)決定了港口的投資規模和貨物吞吐量。地方政府投資的一些重大物流設施項目,如連接港口與主要城市及經濟腹地的高速公路項目,往往會對區域物流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從而直接導致港口的經濟腹地擴大,並促進港口的貨物流量增加。隨著內陸交通體係的不斷建設與完善,與交通幹線和居民集聚點聯係密切的港口在競爭中獲得優勢,並不斷吸引附近其他港口的腹地貨物,形成港口與經濟腹地的良性循環發展。金融、保險、稅收、財政製度以及城市支持係統對於港口的發展意義重大,地方政府在這些方麵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對港口投資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港口競爭的三個層次:即不同港口群之間的競爭,同一港口群內不同港口之間的競爭,同一港口內不同港口企業之間的競爭,但地方政府在這三個層次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以我國為例,與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相對應發展起來了三大港口群:北方以大連、天津、青島為核心的港口群,長三角地區以上海、寧波為核心的港口群,南方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港口群。三大港口群之間由於經濟腹地基本不重合,因而港口之間的競爭不明顯。同一港口群內的港口競爭,由於各港口的經濟腹地高度重合,麵臨同一市場,彼此間競爭激烈。港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應直接為本地的港口投資發展提供各種支持,降低港口企業的成本或降低整個物流鏈的成本為本地的港口競爭增添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