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奇的複利投資
宇宙間最大的能量是複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跡是複利。
——愛因斯坦
複利,這個被愛因斯坦稱為比原子彈還要具有威力的工具,簡單地說就是“利上加利”。其計算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n(n:期數)
打比方說:1萬元的本金,按年收益率10%計算,第一年年末你將得到1.1萬元,把這1.1萬元繼續按10%的收益投放,第二年年末是1.1×1.1=1.21萬元,如此第三年年末是1.21×1.1=1.331萬元,到第八年就是2.14萬元。
同理,如果你的年收益率為20%,那麼三年半後,你的錢就翻了翻,一萬元變成兩萬元。如果是20萬元,三年半後就是40萬元……
聽上去如此誘人,事實真是如此嗎?
來檢查一下這個“神奇”的公式。
首先關於本金。假設一個1994年開始工作即開始投資的人——趙星為例。1994年他第一個月的工資是300元,在當時算是中等水平。假定他把這第一個月的工資拿出100元用於一個年收益率為10%的項目投進去,到第十一年即2005年末,也就是100×(1+10%)11=285元!285元!那是他當月收入的90%還強!而今天這個經過投資收益達10%的投資得到的285元相對於他現在的工資來說僅僅是個零頭。
由此看來,想要讓你的複利來的神奇,你的本金可不能是個小數目。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複利公式中的本金即使以萬元為單位,都隻能在兩位數上停住,多不過幾十萬元。而當你有了幾十萬元的時候,你就該看看利率了。
關於利率。以上的計算,我們選用了10%這個數字。但凡是存過錢的人都知道,上哪裏找10%的銀行利率呢?正如經常炒股的人都知道,上哪找沒有風險的10%的投資產品呢?
關於期數。這個期數是和你的利率相對應。利率按年利率算,期數就以年為單位,如10年、15年。如果利率按月利率計算,那期數的單位就是月了。
再說說72法則。所謂“72法則”就是以1%的複利來計息,經過72年以後,你的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倍。這個公式好用的地方在於他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的年報酬率的投資工具,經過14.4年(72/5)本金就變成一倍;利用12%的投資工具,則要6年左右(72/12),才能讓一塊錢變成兩塊錢。
綜合起來,複利要讓它成為我們心中可觀的累積,需要三個條件:
(1)讓你足夠滿意的本金;
(2)好的投資渠道;
(3)足夠的耐心和精力。
由此可以看出,要讓複利真正的能為我們的錢財服務,首先要完成本金的積累,或者持續的對本金進行投入;其次要我國有限的投資渠道和在這些渠道裏的進行恰當地選擇;最後要具備精明的選擇能力,這是複利能否發揮神奇作用的分水嶺。複利的神奇需要條件。錢能生錢,這是複利告訴我們的,可是複利具有可行性嗎?
2.生活中巧做複利投資
與其到頭來收拾殘局,甚至做成蝕本生意,倒不如當時理智克製一些。
——李嘉誠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個愛下象棋的國王棋藝高超,任何人隻要能贏他,國王就會答應他任何一個要求。一天,一位年青人終於贏了國王,年輕人要求的獎賞就是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放一粒麥子,在第二個格子中放進前一個格子的一倍,每一個格子中都是前一個格子中麥子的一倍,一直將棋盤的格子放滿。國王很爽快地答應了,但很快就發現,即使將國庫中所有的糧食都給他,也不夠百分之一,因為即使一粒麥子隻有一克重,也需要數十萬億噸的麥子才夠。
這就是複利的力量!盡管從表麵上看,雖然起點很低,但經過很多次的乘積,最終的結果會變成龐大的數字。影響財富積累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具備增值能力的資本,二是複利的作用時間,三是加速複利過程的顯著增長。顯然,盡早開始投資並享受複利,是讓資金快速生長的最好方式。
那麼,生活中投資者應該怎樣做複利投資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複利的定義。複利是與單利相對應的經濟概念。單利的計算不用把利息計入本金;而複利恰恰相反,它的利息要並入本金中重複計息。複利就是複合利息,它是指每年的收益還可以產生收益,具體是將整個借貸期限分割為若幹段,前一段按本金計算出的利息要加入到本金中,形成增大了的本金,作為下一段計算利息的本金基數,直到每一段的利息都計算出來,加總之後,就得出整個借貸期內的利息,簡單來說就是俗稱的利滾利。
複利的力量有多麼強大呢?看過下麵的小故事你就知道了。
1777年嚴冬,當時的美國聯軍統帥華盛頓將軍所率領的革命軍彈盡糧絕,華盛頓為此向所困之地的賓州人民求援,大地主哈德文借出時值5萬元的黃金以及40萬元的糧食物資,這筆共約45萬美元的貸款,借方為大陸國會,年息為6厘。
211年後的1988年,45萬美元連本帶利已滾成1416億美元,這筆天文數字的債務足以拖垮美國政府。當哈德文的後代提出還款時,美國政府當然要耍賴拒還了。
曾經的歐洲金融的統治者羅思柴爾德曾說過,“我不知道世界七大奇跡是什麼,但我知道第八大奇跡是複利。”複利的力量無處不在。大到社會,小到個人投資。
在投資領域,如果將銀行利率作為社會資金回報的基準,投資人通過投資於盈利能力強於基準的金融品種就可以創造超額收益。這樣長年疊加下去,複利的效應終會顯現。筆者所作的實證研究表明,從2003年到2006年上半年,國內的開放式基金當中,每年排名第一的品種的收益率分別為35.8%、16.3%、18%、36.4%,排名最末的品種的收益率分別為12.5%、11.3%、8%、18%。讓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你從2010年起投入1萬元購入開放式基金,又假如你運氣絕佳,每年均會拿到排名第一的品種,那麼你的原始投入經複利計算已變為2.54萬元;即使你運氣壞到極點,每年都與排名最後的品種為伍,你的資產仍有1.08萬元,收益與銀行存款相當。作為普通的投資人,運氣應介於上述兩者之間,最後的資產應在1.8萬左右,總收益率為80%,這一成績也應該可以讓人滿意了。
雖然複利公式並不困難?但若是期數很多,算起來還是相當麻煩,於是市麵上有許多理財書籍,都列有複利表,投資人隻要按表索驥,很容易便可計算出來。
不過複利表雖然好用,但也不可能始終都帶在身邊,若是遇到需要計算複利報酬時,倒是有一個簡單的“72法則”可以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