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讓人生的腳本在那一刻被撕去了一頁。
每當,我用忘卻來對抗生活的時候,人生的腳本就被一頁頁地撕掉,因此變得殘缺不全。為了使人生變得完整,我隻得不斷地給那失去的腳本以想象和解釋。
過去,我隻關心自己的心理問題,努力地與它作戰。現在,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它隻是一種象征,是心魔說話的語言,它在訴說著個人生活史前的傳說。我在這種語言麵前失聰了,完全沒有聽懂。我沉迷於假象中,而忘記了它的原型。
我在編造著自己的童話,在童話中,我拒絕長大。
11
幻想使我不至於毀滅。我隻有把自己當作獨一無二的人物時,才能夠承受這樣痛苦的生活。我迷戀於自我的幻想,維持著自我完整而不至於破碎。
那些強迫性的思維和行為不過是自我表達的符號。自我消失在各種“符號”之中,消失在那些儀式化的行為之中。
符號是不允許有感情的,因此我必須抑製感情,臣服於那些符號。我在符號與語言的攻擊中淪陷,情感失去了立足之地。我偏離了生活的正軌,不知道如何更健全地生活,根本原因在於我不知道如何擔當起自己的責任。
我在瘋狂地破壞自己。我讓自己痛苦,讓生活充滿挫折,也許是想用這種方式來報複世界。
我把自己緊緊地捆住,把自己牢牢地摁在地上,然後用一種帶有侮辱性的姿式進行挑釁。
12
在z醫生的幫助下,我開始學會用深層動力的方法來看待我的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以一種變態的方式,滿足了內在的需要。它是我應對生活的“捷徑”,它荊棘叢生,讓我傷痕累累。
我開始複原那失去的生活,尤其是童年的生活。在複原的過程中,我找到了生活的意義,或者說,我對生活進行了重新定義。
正如讀史可以明智。當一個人回顧自己的過去時,雖然那段曆史已經“死去”了,可我們還是在其中體驗到了新的感情,有了新的覺悟。過去,挽救了現在。
在心理谘詢的過程中,我以各種方式努力地求解。我做出了一個個推斷和假設,然後與z交流求證。他雖然沒有直接給我答案,但他教給了我很多求解的方法。我從中得到啟示,以自己的力量去解算這一個個生命的“方程式”。重要的是,在求解的過程中,我不斷地突破了自我的防禦,看到了自己最本源的情緒,並且讓這種情緒盡情地宣泄和流露出來。
13
心理谘詢讓我了解自己,哲學修養讓我洞察人生。心理谘詢讓我看清人作為生物,作為獸的一麵,從而了解本能、人性,看到自我的弱點和局限。這讓我做到了“恕”,推己及人,寬恕自己也寬恕別人。哲學思考讓我看到人接近神的一麵,了解自我的潛力,知道我將往何方,這讓我能夠盡己之力,做到了“忠”,忠於真實的生活。
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乎仁。”我需要堅強地麵對人生的困難,果敢地處理事情,保持一顆純樸的心,不迷失做人的本質。訥於言而敏於行,我需要對自我的約束和管理。我需要通過行動解決自己的困惑,而不是停留在思維的衝突中,坐而思不如起而行。
孟子說:“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之害也……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當我覺察到自己真正的目標和願望時,有一種返樸歸真、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喜悅。以前的我猶如在濃霧之中摸索,而今方才雲開霧散,覺得今是而昨非,大有“昨日死,今日生”之感。而今,晨曦初照,人生如沐春風,這是新生的氣息……
14
今夜除夕。外麵鞭炮齊鳴,到處一片喜慶。平時禁放煙花爆竹的城市,今晚像是火山迸發一般,滿城都震耳欲聾。
今年我把父親接到我所在的城市過春節。雖然農村每年都放鞭炮,但城市的春節如此大的動靜,確實讓老人震驚不小,連呼受不了。父親血壓有些偏高,在如雷的鞭炮聲和彌漫的硝煙中,他感到有些不舒服。電視節目的聲音也淹沒在鞭炮聲中,老人有些鬱悶,不免懷念起老家的過年氣氛。
我站在陽台上,看著不遠處市區廣場上升騰起的絢麗煙花,如同朵朵的鮮花,盛開在夜空,轉眼即逝,留下了美麗和歡呼。
看過了煙花,一年一度的春晚還沒有結束,父親就早早洗臉上
我在書房打開台燈,翻開一本書看了起來,這是埃德加·斯諾所著饑者甘食……則不及人不為憂矣:饑餓者吃什麼都香,於渴者喝什麼都甜,這是沒能嚐到飲料、食品的正常味道,受了饑渴之害的緣故……人要是能夠不把這種饑渴之害發展為心害,那麼,也就不會因比不上別人而憂愁了。《漫長的革命》。我曾經讀過他的《西行漫記》,而在今夜讀起《漫長的革命》,卻別有一番滋味。
在今夜,回想起多年來的誌向,我已不再那麼狂妄,而是多了一些淡自從容。
外麵喧囂依舊。我向往居住在一個幽雅的地方,靠近著名的大學以及專業的圖書館,平時能夠專心地讀書,在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中,聆聽大師們的教導。先秦諸子、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朱熹、李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隨時可以聽到他們的心聲,不啻為人生的一大幸事。間或聽聽經典名曲,看看影視名劇。有寫作欲望的時候.,可以奮筆疾書,暢快淋漓地自由抒發感情。
閑暇時,約二三好友,或喝茶,或娛樂,或郊遊,或談天說地,隨興所至……有空出去遊學,徜徉名山大川之間,喜歡一地,可以租一屋小住……
如果真能靜心讀書、思考、寫作、娛樂、交友、出遊,實是一個快樂而優雅的人生。
15
所有的哲學和宗教,都在尋求了解世界及生命的本源。看透了世界及生命的人,要麼是一個瘋子,要麼就成為一個聖哲。我知道自己介於一個瘋子和聖哲之間,我是一個真實的人。我可以有很多的困惑,但我也可以很好地生活。
我開始想方設法讓自己快樂,我讓自己學會遊戲,學會微笑,學會享受著生活的樂趣。我不再戴著沉重的道德麵紗,我相信自己真正的人性就是道德的。
我不再懷著一顆苦難的心投入到生活中去。我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為豐富和有趣,而我也開始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我願意坦露自己的情感,能夠在別人麵前開懷大笑,也能夠讓別人笑起來。
生命如一首正在演奏的交響曲,生命的流逝就像是不斷消失在空氣中的音符,每一個音符都轉瞬即逝,而又相互連續。生命也許會突然結束,就像音樂可能戛然而止,但是我們要努力地奏好每一個音符,即使有低沉的音調,也不能使我們的整個樂章成為靡靡之音。
歲月如梭,白晝與黑夜的更替,讓生命的日曆一頁頁地翻過,既翻得靜悄悄,又翻得驚心動魄。時間是流動的,如果說一切都是易變的,那至少這種流動是一種永恒。生命便在這種流動中成就了自身的本質。
在生命的長河裏,快樂也罷,痛苦也罷,都具有同樣的價值。當我們翹首以待,總有一天我們會回首。當我們經曆了一段時間後,再回到同一個場景裏,我們會把以前的感覺連在一起,而這中間的間隔,竟好像夢一樣地虛幻。有些人隻看到了虛幻的一麵,而沒有看到實在的一麵,免不了感到空虛;有些人隻看到變化的一麵,而沒有看到永恒的一麵,免不了感到絕望。
Z醫生手記
很多心理問題往往是來訪者的一種“需要”,能夠給其一種特別的“保護”。心理問題是以脫離現實的方式來與現實接觸。當一個人把自己當作神的時候,是因為他想逃離作為一個人的現實。幻想是對現實的拒絕,而心理谘詢的作用就是回到現實的堅實土壤,不需要幻想、象征、隱喻、異化和變態的防禦。
心理谘詢揭示出行為的意義,以及其後隱藏的動機,使來訪者不必再以痛苦的方式求得滿足,而代之以更現實、更成熟的方式。雖然心理問題乖症狀是一個討厭的“惡人”,但來訪者往往會在潛意識中擔心失去它。心理問題常成為來訪者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去除它意味著要改變其獨特性,這對於當事人來說,是一種危險的、難以接受的和痛苦的過程。猶如一個受到虐待的女子,往往並不能主動離開施虐者,因為受虐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
心理谘詢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解析防禦和阻抗,能夠撕碎心理問題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