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英雄的靈魂.它們在悲劇的殘酷中自我肯定,堅強得足以把苦難當作快樂來感受。
——尼采《權力意誌》
西西弗被諸神處罰著,不停地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石頭由於自身的重量又滾下山去。
1
這是一個英雄衰落的時代。但我仍然相信,我將在其中崛起。
即使我將死於非命,也要克服我內心的憤怒和畏懼。
在生活的麵前,我想做一個英雄!
我一直鼓勵自己,男人最珍貴的品質是勇氣!
我想,成熟,就是讓自己在生活中變得具有英雄氣概。正如尼采所說:“珍愛自己的激情,同樣也珍愛自己準備赴死的心境。”
2
我想尋求宗教的庇護。我多麼希望神佛能夠拯救我!我想祈禱……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我相信你是上帝的兒子。我承認我在你麵前的一切罪過,求你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洗淨我的不潔不義,求你帶領我走永生的道路。我願意接受你做我的救主,幫助我過聖潔的生活。
“全能的神,求你憐憫我們,因為我們受過去的事的困擾,失去信心、勇氣和希望。求你憐憫我們,保護我們,使我們有真實的信心支持,深信你是仁慈而憐憫的,我們就能勇往直前,遵守你的誡命,倚靠你的憐憫,盼望永生。求主使我們無論遭遇什麼都記得有你的引導,在你的眷顧之下,受你旨意支配,以致我們在最幽暗的日子中,仍然仰望你,有勇氣上進,有信心堅持,有盼望忍耐,始終如一。主啊,你是永遠不變的神,求你使我們存忠實的心行經這一年,一切的事都在你愛的眼光中承蒙悅納。阿門。”
教徒們在虔誠地做著禮拜,可我仍然沒有找到上帝。
在這座城市最大的教堂裏,我站在教徒中間,聽他們祈禱,聽他們唱讚美詩。
禮拜結束後,我與坐在我旁邊的一位老年婦女聊了幾句。當她知道我是第一次來教堂時,就把自己手上的《聖經》送給了我。我翻開來看,裏麵有《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
我向她致謝。
老婦人說:“相信主,主會賜福於你。”
“可我還沒有完全相信他。”
“主會指引你,並讓你確信。我信了幾十年的主了,他照看了我一輩子。”
“我不會是一個好信徒,因為我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對主忠誠。我有時候很恍惚,甚至害怕失去自己……”
我無法讓自己皈依佛門或者接受基督為救主,因為我的“雄心”不能放下,我害怕自己真的皈依了宗教就會變得消極和無所作為。
3
在我悲傷與困頓、茫然與脆弱之際,我找到兩個有力的朋友——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和《約翰·克利斯朵夫》。
當我發現它們時,它們正躺在昏暗的路邊地攤上。每到夜晚,這兒就會有人擺舊書攤。今晚,寒風習習,我恰巧在舊書攤前駐足。《貝多芬傳》老板要價2元,上下冊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則要價10元。
“10元錢,這3本書我都拿走。”
老板點了點頭。也許今晚的生意並不太好。於是,我掏出了10元錢,低頭把這幾本書拾起,揣在懷中。
我把流落在街頭的這兩位“朋友”,“廉價”地請到了我的住處。但他們寬宏大量,毫不計較,在這間簡陋的小屋裏,他們給了我最珍貴、最真誠的鼓勵。
貝多芬,這個被羅曼·羅蘭稱為“最堅強、最純潔”的英雄,確實無愧於他作為一個人的偉大。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交響曲一樣,宏偉而聖潔,讓人猛醒,使人震撼。他的人生,使許多論述人生哲學的書籍黯然失色。
貝多芬,他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來到了我的身邊,安慰我,給我勇氣。他一生在貧窮、殘疾、孤獨中度過,他一生追求愛情而不可得,他終身保持著童貞。他的人生,超越了音樂,超越了時代。
在我為疾病、孤獨、情欲所困的時候,我“遇到”了這位偉人。他交給我力量,鼓舞我向上。我把他作為榜樣,要堅強,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功,要保持純潔的感情。
由於受到《貝多芬傳》的極大激勵,我懷著虔誠的心,到音像店買了幾張貝多芬的正版cD。《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的旋律交替在我的房間裏回響,我默誦著羅曼·羅蘭的為《貝多芬傳》所寫的序言,競至於熱淚盈眶:
“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夜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跟著他們走罷,跟著那些散在各個國家、各個時代孤獨奮鬥的人走吧。讓我們來摧毀時間的阻隔,使英雄的種族再生……時間會把他們一齊摧毀。成敗又有什麼相幹?主要是成為偉大的人,而非顯得偉大……悲慘的命運,把他們的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困難中折磨,在貧窮與疾病的鐵砧上鍛煉……他們固然因為毅力而偉大,可是也由於災患而偉大……但願不幸的人,看到一個與他同樣不幸的遭難者,不顧自然的阻礙,竭盡全力地成為一個不愧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依著他的先例,我們應當重新鼓起對生命、對人類的信仰!”
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一句多麼充滿英雄氣概的豪言呀!
貝多芬,他戰勝了死神的威脅,堅強地走完了人生的旅程。他以音樂開創了一個廣闊的時代,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
4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羅曼·羅蘭以貝多芬為原型而寫的小說。在我看來,它更是生命的詩歌,是心靈的檄文,是人生的宣言!
羅曼·羅蘭那如火焰般燃燒著的思想和語言,好似專為我而說,我側耳諦聽著這位法國老人的教誨。他的題記:“獻給各國的受苦、奮鬥,而必勝的自由靈魂”,如同《命運》第一樂章的定音鼓,叩響了我的心房。
他在序言中說:“寫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難關,是懷疑與破壞性極強的情欲的狂飆,是內心的疾風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毀了……”這不正是現在的我嗎?我的靈魂好像被羅曼·羅蘭剝去了一切形式,赤裸裸地坦露了出來。
讀著《約翰·克利斯朵夫》,它震撼著我的心胸,給了我極大的力量。我把克利斯朵夫作為榜樣,然而,他感動我的同時,卻又讓我嫉妒。我跳躍過所有描寫他愛情的篇章,他與我一樣是個受苦而又奮鬥的人,然而他比我幸運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天才,他有成功的創作,他經曆過愛情。這正是人生最強大的兩股力量,有了它們,足以讓人去征服和戰勝人生所麵對的所有艱難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