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2 / 2)

針對當前,美國無疑會充分考慮伊朗的優勢一麵,同時反思其自身的不足。

針對美國而言,“冷戰”結束之後在中東發動一場又一場“反恐戰爭”的結局,替伊朗搬掉了東西兩翼的戰略敵手即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為伊朗的崛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環境,這是其次,關鍵是提供了伊朗現場觀摩學習的良機,反過來不利於美國作戰。

同時,由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組成的伊朗武裝力量,從兵員素質至陸、海、空裝備係統來看,整體在海灣乃至中東可謂首屈一指,此外,伊斯蘭的“聖戰”,宗教背景下的強大向心力,以及伊朗軍隊狂熱的自我犧牲精神均不可小覷。

再就是伊朗殺手鐧之一的導彈威懾。如“流星”和“法塔赫”導彈,這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裏,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幾乎整個中東及海灣地區都將呈現在打擊範圍之內,而升級後的“流星”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裏,能夠打到歐洲中部,這些情況使美軍頭疼不已。

而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則是伊朗另一殺手鐧。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唯一的出口,無論石油還是液化天然氣,大量外運都需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海上石油通道,將戰火燒到整個地區,甚至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無疑將使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陷於被動,從而使危機的轉嫁企圖雞飛蛋打,得不償失。

針對美國而言,上策依舊是不經戰爭,以空手套白狼方式實現其戰略圖謀。但是從客觀現實看,這種可能性極低,比較而言,戰爭方式大於其他方式。

從某種層麵看,按照美國人的邏輯,伊朗無異於廁所裏的石頭那樣,但卻必須正視:因為這是一塊寶石。所以,美國離不開以下算計:

一旦開戰,美國的戰略目的無疑是吞並,以消化美國國內危機,最終結果將是占領。“空地一體戰”顯然是美國的最優作戰方式。通過“斬首領導人”、“清除核設施”等階段組織實施,隨後建立親美政權,最終實現美國的“大中東計劃”。

而開戰則必然是鋪天蓋地的“戰斧”式巡航導彈的發射,隨後戰機出動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對伊朗防空設施、導彈及其他重要軍事基地等目標快速摧毀。

戰爭一旦打響,將不再是簡單的地區衝突,這一現實,美國不能不正視。一是伊朗或將利用所有什葉派穆斯林的影響,鼓動敘利亞、伊拉克什葉派武裝發起反美浪潮,同時利用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對以色列發起攻擊。二是爆發的戰爭或將引發地區什葉派和遜尼派間的教派衝突,如果這樣,整個中東將亂成一團糟,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麵。

同時,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和其他國家卷入戰爭並對親美的以色列群毆後果,不能不考慮進去。以色列本是美國插向阿拉伯世界心髒地帶的一把尖刀,旨在通過操縱以色列令整個阿拉伯世界相互撕咬長期分裂,以實現美國長期控製中東稱霸全球的戰略目的。如果以色列被打甚至遭滅,無論對美國還是以色列,均屬惡夢一場。

因此,美國對伊朗動武將有一前提條件擺到他們的台麵上,美國要攻其一點:伊朗,必須先穩住一大片,首先必須拿下其核心盟友敘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