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元氣黃蔬菜(2)(1 / 3)

6,香菇雞

[備料]白條雞一隻(剁成大塊。如果是做香菇雞翅或者香菇雞腿,則不用剁開,直接用就可以了),水發香菇(撕開成兩瓣。小的也可以整用),胡蘿卜蒸熟,去皮切成滾刀塊。雞蛋、澱粉、味精、料酒、醬油、白糖、鹽、高湯、蔥段、薑塊、蒜片、花椒、大料、味精、香油各適量。

[作法]雞蛋打散,與澱粉攪成稀糊,把雞塊放入拌勻。起油鍋,下入花生油,油熱五六成熱時,下入雞塊,炸成金黃色撈出。砂鍋上火,加入高湯,燒開,把配料、作料、雞塊一齊下鍋,武火燒開,改用文火燉,八成熟時,把紅蘿卜、豌豆下入,待汁濃、肉爛即成。不喜歡油炸食品的食客,可以用炒法:炒鍋內放少量油燒熱,加雞塊炒至變色,加香菇、鹽、醬油、料酒炒幾下,再加白糖少許、高湯、蔥段、薑塊、蒜片、花椒、大料,燉熟後加味精,淋上香油即成。

[要領]根據主料不同部位配以輔料。

[特點]肉爛鮮香,微透甜味。

7,香菇粥

[備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

[作法]先煮小米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

[要領]每日服3次,持續服用方能有效。

[特點]大益胃氣。適用於氣虛食少,有開胃助食作用。

竹蓀

【特性成分】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幹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菌體顯得十分俊美、色彩鮮豔稀有珍貴,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雲南、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廣西、海南等地,其中以雲南省昭通地區最為聞名。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鬱,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竹蓀基部菌索與竹鞭和枯死竹根相連,當菌蕾頂端凸起如桃形時,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開裂,先露出菌蓋,菌柄相繼延伸,到中午柄長到一定高度時停止伸長,菌裙漸漸由蓋內向下展開,空氣相對濕度為95%時,菌裙生長正常,溫度偏低和濕度過小時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時菌蓋上擔孢子成熟並開始自溶,滴向地麵,同時整個子實體萎縮倒下。竹蓀是名貴的食用菌,又是醫學上的新秀,曆史上列為“宮廷貢品”,近代做為國宴名菜,同時也是食療佳品。其營養豐富,據測定幹竹蓀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無氮傾倒物總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纖維8.4%,灰分9.3%。其對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腸胃疾病等具有顯著效果,能防癌抗癌,減肥壯體。還具有特異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蓀烹調的菜、肉多日不變餿。竹蓀於80年代由中國首先馴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類、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若栽培條件適宜,1個月覆土中長出菌索,2個月出現菌蕾,3個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後洗淨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曬幹或烘幹便成商品。

【營養功效】

1,竹蓀特有的成分非常有益於人體健康,對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腸胃疾病等具有顯著效果。

2,竹蓀能防癌抗癌,減肥瘦身,強壯筋骨。

3,竹蓀具有特異的防腐功能,夏日烹調的菜、肉如果加入竹蓀,那麼就多日不變餿。

【當令季節】

竹蓀現多為人工栽培,如果生長條件適宜,一年最多可以出產4茬,生長期不超過100天,所以可以隨時消費。

【挑選保存】

竹蓀的形狀略似網狀幹白蛇皮,菌帽是深綠色的,菌柄是雪白色的圓柱狀,菌托為粉紅色的蛋形。鑒於竹蓀的這種植物形態,所以在挑選竹蓀時,要以色白、體大,無蟲蛀者為上品。再就是看有無雜質,菌托和泥土是否被剔除幹淨,還要注意其幹濕程度,不選購潮濕的。

【食物生克】

竹蓀與蔬菜和肉類都可搭配食用,而且其營養成分更能被人體所吸收。

【注意事項】

在使用竹蓀做菜前最好溫水泡一會使其滑軟,然後在涼水中將泥土等雜質徹底除去。再用開水焯一下以去土腥味。

【食療新招】

1,竹蓀肝糕

[備料]豬肝、竹蓀、鹽、味精、胡椒粉、蔥、薑、料酒、雞蛋、清湯各適量。

[製法用法]把肝打碎,過籮,加蔥薑水、鹽、味精、蛋清上屜蒸,蒸好的肝糕取出來放入容器、注入清湯、放入竹蓀。

[功效主治]]肝糕細嫩、味道鮮美、有滋補和補血的功效。

2,香酥竹蓀魚

[備料]幹竹蓀、魚肉、雞蛋、鹽、雞精、澱粉、麵包糠、芝麻、椒鹽、食用油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