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蔬菜包括黃豆芽、黃花菜、香菇等。它們富含的維生素對髒器功能會產生很大的改善,可以減少皮膚色斑,延緩衰老,並能幫助消化。黃色蔬菜中所含的黃堿素還有較強的抗癌效果。元氣是人體根本之氣,是保持一切活力的源泉。黃色蔬菜可以幫助人守元固本,添實養真,具有其他食品不可替代的功效。
快節奏生活使人精神疲憊,體質勞傷,出現令人堪憂的亞健康,尤其需要蔬菜來補充營養,蓄積能量。黃色蔬菜正好可以不同程度地滿足這樣的需求。黃色蔬菜仿佛是大地力量的延伸,將黃土之“黃”引申演化為營養豐富的食物,從而契合並張揚了土地的原色本質。人類擇而食之,如同吸取地母力量的西方巨神安泰,就會元氣大增,體魄強勁,因以身心雙暢,萬事順遂。
猴頭蘑
【特性成分】
猴頭菌又稱刺蝟菌、蝟菌,擔子菌亞門、層菌綱、無隔擔子菌亞綱、非褶菌目、猴頭菌科、猴頭菌屬,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猴頭菌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在試管斜麵培養基上,初時稀疏,呈散射狀,而後逐漸變得濃密粗壯,氣生菌絲短,粉白色,呈絨毛狀。放置時間略長,斜麵上會出現小原基並長成珊瑚狀小菌蕾。在木屑或蔗渣培養料中,開始深入料層,菌絲比較稀薄,培養料變成淡黃褐色,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菌絲體不斷增殖,菌絲體密集地貫穿於基質中,或蔓延於基質表麵,濃密,呈白色或乳白色。在顯微鏡下,猴頭菌菌絲細胞壁薄,有分枝和橫隔直徑10~20微米,有時可見到鎖狀聯合的現象。子實體是猴頭菌的繁殖器官,由雙核菌絲在適宜條件下進一步發育而成。通常為單生,肉質,外形頭狀或倒卵形,極似猴子的頭。新鮮時顏色潔白,或微帶淡黃色,幹燥後變成淡黃褐色。直徑3.5~10cm。人工栽培的有達14~15cm,甚至更大。基部著生處較狹窄,象菌柄的樣子。除基部外均布有針形肉質菌刺,刺直伸而發達,下垂如頭發狀,長1~3cm,直徑1~2毫米,刺麵布以於實層,產生大量的孢子。在顯微鏡下,猴頭菌的孢子橢圓形至圓形,無色,透明,光滑,直徑5~6微米,內含油滴大而明亮;油滴直徑2~3微米,孢子澱粉質。黑龍江省的大興安嶺一帶,非常適合猴頭蘑的生長。所以,猴頭蘑成了該省的著名特產。猴頭蘑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猴頭菌幹品每百克含蛋白質4.2克、碳水化合物44.9克、鈣2毫克、磷856毫克、鐵18毫克、胡蘿卜素0.01毫克,維生素B1 0.69毫克、維生素B2 1.89毫克。猴頭蘑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用菌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味道也特別鮮美,氨基酸種類多過16種以上,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較高的礦物質成分。猴頭還含有很多藥效成分,它還具有利五髒、助消化、滋補身體及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等病的功效。同時,猴頭還含有多種糖類物質對癌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營養功效】
1,研究查明,猴頭菌含有多肽、多糖和脂肪族酰等多種抗癌物質,有很好的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作用,對消化道癌腫有很好的療效,並有利於手術後傷口愈合。
2,猴頭菌性味甘平,具有利五髒、助消化的功效。野生猴頭蘑一向被列為國宴名菜,可與燕窩、魚翅媲美。猴頭蘑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用菌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味道特別鮮美。
3,食用猴頭蘑有助消化及治療胃潰瘍、神經衰弱等病的康複。
4,可鮮食,亦可烘幹後煮食。
【當令季節】
全年都是消費佳季。
【挑選保存】
選用正品,注意包裝和相關標識。
【食物生克】
猴頭蘑可以和絕大多數蔬菜及肉類搭配食用。
【注意事項】
不管鮮品或幹品,先用鹽水浸泡數小時,去除苦味,然後切片,爆炒、煲湯均可。
【食療新招】
三鮮扒猴頭蘑
[備料]水發猴頭蘑300克,鮮冬筍50克,水發口蘑50克,水發銀耳50克。料酒、精鹽、味精、白糖、蔥、薑、濕澱粉、麻油、熟雞油、雞清湯各適量。
[製法用法]將水發猴頭蘑用涼水洗淨,然後切成長5cm大薄片。鍋燒熱倒入雞清湯,待湯沸後下猴頭蘑焯透撈出,整齊地碼在扣碗中,加雞湯、料酒、精鹽、味精、白糖上籠蒸熟爛取出,將湯瀝在調料碗中,再將猴頭蘑翻扣盤中。將冬筍、口蘑、銀耳分別洗淨,然後用沸水焯一下撈出。鮮竹筍用刀改成5cm抹刀片。鍋放旺火燒熱,倒入雞清湯,待湯開後下入鮮冬筍片、口蘑、銀耳,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白糖,煨火靠入味用漏勺撈出,分別碼在猴頭蘑兩邊。蔥、薑均拍鬆待用。炒勺上旺火燒熱,倒入麻油,待油熱後放入蔥、薑煸至金黃色時烹入調料和碗裏的蒸湯,待湯燒開一會後撈出蔥和薑塊,調好口味,用濕澱粉勾稀芡,淋熟雞油,出勺裝盤後再把湯汁澆在猴頭蘑、鮮冬筍、口蘑、銀耳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