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收藏高跟鞋的男人 (1 / 2)

瓊島東南岸一個風景如畫的城市,一個名叫杜馬期的中年男子,婚戀上屢屢失敗。他在海濱浴場附近一家劇院當會計師,住著祖父留給他的一幢靠海的小別墅。杜馬期平時沉默寡言,形影相吊,很少出席公共活動。那些舞會、棋牌、酒宴、郊遊和海上活動,似乎與他無緣。這位冷峻的眼睛微凸、顴骨微突、臉龐生動、步履矯健的會計師,到40歲上仍是個單身漢。

這年春季,杜馬期又戀愛了。女友名叫郝雯,是位嬌柔可愛的銀行職員。相識三天後,兩人漸有愛意。那天晌午,杜馬期帶著郝雯小姐去“海詩灣”鞋店,他要擇購一雙高跟鞋贈予女友,這是他的一貫作派。“海詩灣”鞋店位於鬧市區,信譽很好,店老板是位喪偶的女子,名叫何莎,三十七八歲,風韻猶存。從她白皙的肌膚和窈窕的身材看,她年輕時一定是個大美人。何莎曾是大學的實驗師助理,長期和試劑和化學反應打交道。十年前,她的丈夫因患病不治離世,她就接過丈夫的鞋店。她接待的第一位顧客,就是杜馬期。杜馬期為女友選購高跟鞋的那種殷勤勁,引起她的注意。引起她的注目的還有,他與她丈夫在容貌和神韻上有幾分相近。這十年來,杜馬期每每陪同女友來購鞋,店老板何莎總是態度親和、服務周到,隻是在送客時,她會用好奇、羨慕又略帶忌妒的眼光凝望老主顧和他女友的背影。

“您好,杜馬期先生,又來買鞋啊?”女老板一麵向他打招呼,一麵端詳著他身旁的郝雯小姐。

“是的,是的。”杜馬期有點尷尬地回應著,眼光掃視貨架上的一溜樣品鞋。

郝雯小姐很快就選中了一雙淺黃色的新款高跟鞋。價錢550元。

三天後,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郝雯小姐來到杜馬期的小別墅,把高跟鞋往地上一擲:“還你的臭鞋!拜拜!”

杜馬期的眼眸裏一片迷惘,訥訥地問:“郝雯,你不滿意這雙鞋嗎?您……”

郝雯小姐不作解釋,奪門而走。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盡管杜馬期早有心理準備,但麵對女友好端端就與他戛然“斷交”,心裏還是痛苦異常。他小心翼翼地撿起鞋,把它放到藏品架上。他成了個收藏高跟鞋的男人。他家裏的藏品廚裏和藏品架上,擺滿了款式各異、尺碼不同的女式高跟鞋。這種情形自然與他的一串串感傷的羅曼史有關。這麼說吧,他每與一位女子交朋友,就會陪她擇購一雙高跟鞋相贈。可是不知怎麼搞的,那些原本對他頗有好感的女子,一俟穿上他買來的高跟鞋,短則三五天,長則半個月,就同他“古特拜”了。而斷交的方式,一律是送還高跟鞋。他每年談一二次戀愛,多時五六次,都好景不長,難以為繼。海市蜃樓般的愛情,使他感到既新鮮又沮喪。

看看杜馬期的藏品吧。有牛皮的、羊皮的、豬皮的、麂皮的、鱷魚皮的,也有用高級仿皮材料製作的。後跟有較低的,三五厘米的;也有10多厘米的特高形的。鞋尖上有嵌仿寶石飾的,有綴花瓣或蝴蝶結的;鞋幫上有鏤花的,也有鑲銅扣的;鞋口或呈方形,或呈角形,或呈弧形。顏色就更加豐富了:玫紅、大紅;乳白、灰白;淺黃、深黃;蔚藍、淡藍;暗棕、赭褐,等等。林林總總,琳琅滿目,堪稱女子高跟鞋微型博物館。從這些尺碼不一、寬窄有異的鞋地可以推斷出,這批穿著過的佳麗的身高在一米六零至一米七五不等,胖型、瘦型、不胖不瘦型的均有。

中秋節鞋店打烊後,店老板何莎瀏覽了一下《海濱晚報》,又讀到了一則多次亮相的《征婚啟事》:

茲有一會計師男子,40歲,無婚史,欲求一品貌端正、心地善良、喜穿高跟鞋的女子為侶,年紀30——40歲均可,其他條件免。有意者請來函或來人至樺樹街濱區別墅群6號。

何莎的嘴角牽出一絲譏嘲,馬上猜度出這則啟事是她的老主顧杜馬期所為。心想這位老主顧也真是過於浪漫了,在婚戀上這麼舉棋不定、懸而不決,天下少有。同時,也冒出一種很複雜、很興奮的探奇情緒,決定親身一試。

中秋節後第二天傍晚,杜馬期照例細細鑒賞一遍藏品架上的高跟鞋,一雙鞋對應一位女子,一雙鞋對應一次愛情的海市蜃樓。他抿一口桂花酒,遙想一會兒,心裏蕩漾著苦澀和迷惘。

門鈴響了起來。

杜馬期啟門一看,見是一位著裝鮮麗、成熟而性感的女人。他困惑地問:“小姐,您找……”

女子落落大方:“您好!我是從《海濱晚報》上看到那則擇偶啟事,特地來應征的……”

杜馬期喜極,連忙說:“請裏屋坐。”

女子摘下禮帽,在沙發上坐定,露出非常親和的笑容。杜馬期的心咯噔一下:“要是我沒認錯,您是‘海詩灣’鞋店的女老板何莎?!”